学习笔记分享:小腿健康知识

刘行评健康 2024-04-17 21:18:35

今日不分享科普,而是自己的学习笔记总结:

1.人体的小腿是由两根骨头组成,分别是内侧的胫骨和外侧的腓骨。而内侧的胫骨要粗大一些,在我们的身体上并非呈现于笔直的状态,它有一定的旋转弧度,即从胫骨近端向远端的横向扭转,我们把它称之为“胫骨扭转角”,正常情况下,约15°的外旋。

从功能而言,胫骨几乎支撑着从大腿到足部的所有重量,因为在膝关节处,只有胫骨和大腿的股骨相关节,而在踝关节处,胫骨又是主要的承重面。在胫骨远端内侧的肌腱沟内是胫骨后肌肌腱走行。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若出现胫骨相关的功能障碍,一定不要忽略胫骨扭转角:

①若是胫骨扭转外旋角度增加,它和我们膝关节上的髌骨轨迹异常及Q角增大有关;

②若是胫骨的扭转内旋角度增加,它和我们足的内八姿势相关。

外侧的腓骨相对内侧而言较细,远端与距骨相关节,构成外踝,其后侧有腓肠肌腱沟;在功能来说,它仅支撑人体1/6的静态体重,前面是足伸肌群附着,外侧是腓骨肌附着,后侧是足屈肌附着。

2.在胫骨和腓骨之间,有3个关节构成,分别是上端的胫腓关节、下端的胫腓关节和两根骨头之间借助小腿骨间膜的纤维连接。

上端胫腓关节,虽然从解剖的角度而言,不构成膝关节;但从功能的角度而言,是属于膝关节的范畴。它是一个滑膜关节,有关节囊和腓骨头的前后韧带。

而下端胫腓关节,是纤维连接,没有滑膜层,仅由胫腓前韧带、胫腓后韧带连接。在小腿上的这个第3关节,主要是通过骨间膜来加固稳定上下胫腓关节。

从功能的角度来说,虽然小腿之间的两根骨头运动的幅度很小,但是在上端和下端的胫腓关节之间仍有一些微小的运动,这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多膝关节或踝关节的问题中,它的运动会体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说,当我们踝背伸时,下端胫腓关节会稍微变宽来容纳足踝上的距骨,相应的近端腓骨会向上滑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胫骨或腓骨在摔跤、车祸时发生骨折,多见于小腿的远端部位,往往会因为骨折而造成韧带、支持带,筋膜的损伤或增厚,最终导致下胫腓关节没法变宽,影响到踝关节的背伸功能。

3.另外,在小腿上还有非常重要的软组织结构,如筋膜和支持带。

小腿上的筋膜是大腿上阔筋膜的延续,它和胫骨内侧面的骨膜紧密相连,在小腿筋膜的外侧、前侧很致密,不具有延展性;后侧部分是松弛的。

在小腿的筋膜上形成4个肌间隔,主要是容纳足踝运动相关的肌肉;如前侧筋膜室容纳伸肌群,外侧筋膜室容纳外翻肌群,后侧浅、深两个筋膜室容纳屈肌群。

如上图所示,足踝上方横行的白条即是支持带,它象一条带子一样,阻止它下面的肌肉和肌腱在收缩过程中脱离骨头。

在小腿远端前侧,是伸肌支持带,有伸肌上支持带、伸肌下支持带,浅层筋膜可稳定使足背伸的肌腱,包括胫骨前肌、趾长伸肌、踇长伸肌。

而在内踝和跟骨之间是屈肌支持带,包括浅层筋膜和深层筋膜;深层筋膜可稳定使足跖屈的肌腱,包括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踇长屈肌。

在屈肌支持带的浅层筋膜和深层筋膜之间的区域是跗管,里边有支持足底的胫后神经。

由于小腿上前侧和外侧筋膜室的筋膜特点致密,主要起到承载体重的液体静压;筋膜室把肌群分开,起到润滑作用,从而减少摩擦,让肌肉更充分发挥收缩。同时,也别忽视筋膜室内还有小腿的主要动脉和神经。

一般当车祸或重物砸伤、挤压小腿时,容易造成小腿筋膜的张力变化,出现小腿的快速肿胀、静脉淤血、缺血缺氧等,特别是小腿前侧和外侧的筋膜致密,肿胀更容易压迫动、静脉、神经,阻断足部的供血和感觉;这就是临床所说的筋膜室综合征。

也还有一些下肢的不等长,小腿的旋前,也会引发小腿上肌肉的张力失衡,特别是后侧筋膜室内的肌肉,如比目鱼肌、腓肠肌、胫骨后肌、踇长屈肌、趾长屈肌,会处在一个被拉长无力的位置,造成胫骨肌腱骨膜处发炎。

4.小腿上的神经,主要是坐骨神经的分支来支配,分别有腓浅神经、腓深神经、胫神经、隐神经、腓肠神经。

腓浅神经、腓深神经是沿着腓骨长肌穿过一个位于腓骨头远端的弓形组织或开口;在穿过近端小腿比目鱼肌的腱弓时,胫神经成为胫后神经,在经过内侧踝后,成为足底内侧、外侧神经。

隐神经是股神经的终末分支,在大腿内侧、膝关节内侧表浅;腓肠神经是胫神经和腓神经分支构成的皮神经。

在功能上,腓深神经支配前侧筋膜室的肌肉,以及分布于第一二足趾之间足背皮肤;腓浅神经支配外侧筋膜室,以及大部分的足背感觉;胫后神经支配后侧深筋膜室,以及足底的感觉;隐神经支配足内侧、小腿内侧的感觉;腓肠神经支配小腿后外侧远端1/3的感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