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存亡之战》:真实的铁原阻击战,远比电影惨烈百倍!

小松历史菌 2024-11-02 18:29:52

最近,陈凯歌执导的志愿军电影第二部《存亡之战》,正在全国各大电影院热映,而这部电影所讲的,便是志愿军第63军在朝鲜涟川、铁原的阻击战史实。

虽然说,电影《存亡之战》用各种大场面来渲染铁原战役的惨烈,包括重装坦克(英国最新的百夫长主战坦克)、重型榴弹炮、飞机等装备轮番上阵。

然后,还有志愿军将士为阻挡美军增援铁原,化整为零,将部队分成200多个作战单位,向联合国军进行阻击,掩护铁原大部队修筑防御工事,如果班组全军覆没就吹“熄灯号”声。

当我在电影院,数次听到熄灯号声响起时,眼泪止不住往外流,这就表明志愿军又一支战斗小分队全军覆没了!

还有曹川水库的情节,为掩护志愿军手动开启水库阀门,杨传玉主动背起木门,用身体抵挡敌军狙击手一次又一次的射击,最终水库阀门打开,铁原被冲洗为一片泽国,联合军重装部队自然毫无用处。

那位曾经在松骨峰战役中,因为害怕而没有炸掉敌军坦克的杨传玉,最终在曹川水库执行任务英勇牺牲,完成了自我救赎。

当然,还有保护军工专家吴本正的警卫张孝恒。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都在践行上级交给他保护专家的任务,而且还配合专家吴本正击毁了两辆坦克,而自己也被敌军炮弹甲片击中牺牲。

但是,这部电影银幕上所展现的铁原阻击战,不过是冰山一角。历史上真实的铁原阻击战,远比电影还惨烈百倍!

1951年5月下旬,在朝鲜战场接连取胜的志愿军,却因为补给问题陷入巨大危机,补给问题在整个抗美援朝战场都是我军的巨大短板。

此时,铁原作为我军补给前进转运基地,有大量伤兵、武器弹药、药品等物资,能否守住铁原便成为第五次战役我军胜利的关键。

彭总一声令下,志愿军63军要像一颗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铁原一带,一场惊天动地的阻击战也由此拉开历史序幕。

不过,志愿军63军刚刚经历连续战斗,战斗减员严重,部队从入朝时的3万余人,到铁原阻击战前,全军算上机关和后勤也就2.4万人,而他们需拖住5万联合国军至少12天以上。

志愿军63军的对手,是4个美军整编师,他们拥有300辆以上的坦克,包括英国最新的百夫长坦克,然后还有1600门以上各型火炮,以及空中火力和人员支援,以及多路联合国军支援部队。

其实,63军的将领到战士都很清楚,这次上级下达的命令,并不是要彻底战胜美军,而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命令,阻止美军突破占领铁原防线。

说实话,面对如此悬殊的军事力量。63军从军一级首长到小兵,每一个人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们需要把自己的身体牢牢地焊死在铁原,阻挡联合国军的大规模军事攻击。

李奇微

其实,很多人都清楚,联合国军总司令最初是麦克阿瑟上将,但是他并没有指挥部队完成既定占领朝鲜的任务,甚至妄图使用核武器,美国杜鲁门政府无奈之下,只能将联合国军总司令换成更懂中国军队的“李奇微”。

说实话,李奇微接任总司令后,就没有让杜鲁门失望,他一到战场就立刻走访部队,一方面是提振联合国军的士气,另一方面就是了解志愿军实际情况。

在和麾下将领军事交流后,李奇微发现,志愿军因为补给问题,对于联合国军的追击最多以7天为一个周期,无论战局成功还是失败,7天一过,志愿军就会迂回撤退补充给养。

李奇微发现志愿军这个弱点后,大喜过望,于是给志愿军的这种攻势叫做“礼拜攻势”。

李奇微回到司令部后,连忙制订新的作战方案应对志愿军。开战初期,对志愿军不采取重炮攻击,而是采用拖延战术,将志愿军的粮草消耗殆尽后,再立刻进行攻击。

李奇微的新战术,正好击中志愿军的弱点,使得志愿军的牺牲非常大,而且他发现铁原地势平坦,非常适合美军坦克重装部队作战。

同时,铁原与涟川有着长达25公里的防御阵线,对于志愿军来说想要面面防守到位,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但是,63军不能退,也不能失败。就算是剩下最后一个人,最后一发子弹,63军都必须要守住这条生命线,一旦铁原这条生命线被联合国军突破,到时牺牲的志愿军将士更是数以万计。

1951年5月31日,在李奇微的指挥下,联合国军4个师向铁原防线突击。志愿军63军为避敌锋芒,便使用了“撒豆成兵”的战术,分成200多个战斗小组在25公里的生命线上,并使用“三三制”战术配置攻击。

当时,联合国军天真的以为,就凭借他们武器装备精良、兵员规模大、单兵战斗力强等优势,区区志愿军根本就不在他们话下,他们也依然对志愿军抱有轻视之意。

但是,他们太小看志愿军的战略部署了!

志愿军63军,在铁原的兵力部署如下:以187师为右翼,189师为左翼,188师作为军总预备队,在铁原西侧待命,并组建一个营级单位的反空降预备队,歼灭联合国军投放伞兵作战。

同时,为增加第63军的攻防力量,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把兵团掌握的所有炮兵,全部划拨给了63军。

所以,187师在得到炮火支援后,便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了全部炮火,将所有炮弹发射到联合国军阵地,并依托连夜构筑的野战工事,对联合国军展开阻击。

不过,志愿军的炮火,和联合国军的重炮压制比起来,那就真不在同一个水平线。

铁原阻击战刚开始,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便指挥美军,一个小时内就向志愿军阵地轰炸了4000多吨弹药,远超出美军作战规定限额的5倍以上。

整个铁原前线阵地,可以说就是一片刀山火海,人间炼狱,也可以用绞肉机级别的战役来形容。

在战斗最紧急的时候,傅崇碧直接把军部的直属警卫连、以及文工团和勤杂人员等,全部都派到了一线,导致身边根本没人可用,军部连像样的岗哨都无法安置!

同时,联合国军为彻底切断志愿军补给,便不计代价轮番攻击,导致铁原阵地在一日内反复易主,铁原阻击战也有了一个外号,叫做“铁在烧”。

但是,即便有着巨大的战争压力,志愿军将士依然是毫不畏惧,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准备和联合国军顽强抗争到底。

就这样,志愿军63军2.4万战士,在铁原阻击战后只剩下3000余人,充其量就是一个团级编制,而若非铁原阻击战的胜利,很有可能改变整个抗美援朝的战局!

2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