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为何强调端午后才能送棉衣?

读书文史 2024-06-12 10:13:25

【未经授权,请勿搬运,需要开白请联系后台】

文 | 读书君

端午节,也叫龙舟节、重五节等,是我国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流传着不少的说法,而其中最让大家熟知的,便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说法。

其实,除了纪念屈原说之外,端午节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说,驱邪避疫说、庆祝丰收等起源说法。

端午节有不少的习俗,比如吃粽子,划龙舟等。

吃粽子是端午节最为经典的习俗之一。粽子是用糯米、芦苇叶(或其他植物叶子)、肉类、豆类等食材制作而成的传统美食。它不仅美味可口,更富有象征意义。粽子的形状是三角形或长方形,寓意着稳定与和谐。同时,粽子的包裹方式也象征着团结与凝聚。在古代,人们相信吃粽子可以驱邪避疫,带来好运和健康。

而划龙舟是端午节另一项重要的习俗。龙舟竞渡源远流长,传说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避免鱼虾吃掉屈原身体,但是划到湖的深处,依旧找不到屈原的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便以划龙舟纪念屈原。划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竞技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在龙舟比赛中,人们齐心协力、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得到了充分展现。

此外,端午节还有挂艾叶和喝雄黄酒的习俗。艾叶具有驱蚊、驱魔、祛病的作用,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将艾叶挂在门前或家中,以此来祈求健康和平安。而雄黄酒则被认为具有驱邪避疫的功效,人们会在端午节这一天饮用雄黄酒来祈求身体健康、长寿。

可以说,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时令节气标志。所以,在我国民间,有“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的说法。意思是过了端午节,才能把冬天的衣物送人。

“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这句俗语,实际上蕴含的是古代人民对时间流转和生活节奏的把握。

在中国古代,农历五月初五正值春夏之交,天气逐渐变暖。吃了端午粽之后,人们开始准备迎接夏天的到来,因此要将厚重的棉衣送走。

与之相似的还有不少的俗语,比如“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表达的也是同一个意思。

这些俗语放在今天,仍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大家都知道,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南北方地域跨度大,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影响,气候有所不同,且变化是有时间差异的。

对于南方地区而言,每年三四月份的时候,早已是春意盎然,而北方还可能在飘雪,所以,老话说“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也就是说端午节还没有过,冬季的衣物等不要着急地送人,或者丢掉或是收起来,因为随时还有可能有大降温,需要寒衣来保暖御寒。

而到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时候,南方已经进入到了夏季,北方也慢慢从春过渡到夏了。

当然,按照季节来划分的话,这个时候也入夏了。具体来说,中国的夏季起始于立夏,时间是公历5月5日至7日间,终结于立秋,时间在公历8月7日至9日间。

(顺带说一下,而西方人则广泛地将夏至至秋分这段时间视为夏季。)

比如读书君身处的广西地区,每年到了端午前后,黄皮逐渐成熟,知了已经在枝头“吱吱吱”地鸣叫个不停,这时候就明显感知到夏季的到来了,气温逐渐升高,电扇也早已开启了工作模式。

而这个时候的北方地区,也基本上进入夏季。此时,不太可能再发生急剧的大降温天气。所以,就有了老祖宗的“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的经验总结。即意思是过了端午节,就可以将冬天的衣物、鞋袜以及冬被等送走了,又或者说把它们收起来了,因为已经不需要厚重的棉衣来御寒。

这句俗语背后,其实折射了人们对季节变化的敏锐感知,也反映了古代人民根据自然规律安排生活的智慧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在古代社会,由于科技水平有限,人们必须密切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以适应生存需求。因此,“吃了端午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提醒人们春天已经结束、夏天即将到来,需要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衣物和生活方式。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还蕴含着一种顺时而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顺应天时、地利、人和是非常重要的观念。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界的节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以达到与自然界的律动保持一致的目的。

总的来说,“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这句俗语不仅是对端午节习俗的生动描述,更蕴含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智慧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在农历节气的指导下,人们知道何时该添衣保暖,何时又该减衣适应温暖天气。这种顺应自然的智慧,不仅有助于人们的健康生活,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讨~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2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