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邓丽君一样,她也是华语乐坛的有且仅有。
如果此话有些言过其实的话,那她至少是台湾乐坛的有且仅有。
这个“她”,就是歌手陈淑桦。
5月14日,将是淑桦姐66岁的生日。
在此,写上一篇关于陈淑桦的软文,提前祝姐姐生日快乐。
先说一句心里话:陈淑桦不缺歌迷,她不会因为自己有多少多少歌迷而骄傲,但我会因为自己是淑桦姐的歌迷而骄傲。
写一写认知中的陈淑桦吧。
如果说邓丽君的国语小调开启了台湾现代流行乐的发展的话,那么从邓丽君开始,台湾女子流行乐大抵被划分成了四个时代。
从国语小调开始,台湾民歌曾短暂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流,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女歌手,齐豫、蔡琴、潘越云、郑怡等是其中的佼佼者。
与此同时,一种叫“玉女歌手”的类型在当时的乐坛大行其道,银霞、刘蓝溪、沈雁、江玲、林慧萍、李碧华、杨林、金瑞瑶,乃至此后的方文琳、方季惟、孟庭苇、陈明真、苏慧伦等。
无论是民歌歌手还是玉女歌手,她们都是女子歌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没有哪一位歌手能领袖江湖。
直到大器晚成的苏芮横空出世,用她豪迈的嗓子,硬生生吼出了一个女子硬派摇滚时代,这个时代主宰了当时的乐坛,也深深影响了内地流行乐的发展。
歌坛也从“男学刘文正,女学邓丽君”衍化到了“男学齐秦,女学苏芮”。
流行乐的车轮滚滚向前,80年代中后期,以李宗盛为首的滚石唱片音乐人,敏锐地捕捉到了都会情歌这个新潮流。
1985年张艾嘉的《忙与盲》专辑是这个题材的萌芽与探索,奈何张美人其志不在歌坛,而且她也不是一位音乐综合素养睥睨群芳的存在。
1986年,随着滚石唱片取代四海唱片代理国际唱片巨头——EMI在台湾的唱片发行业务,这一年的“金钟奖歌后”陈淑桦也建立了与滚石的全方位合作。
滚石老板段钟沂用“如获至宝”来形容陈淑桦加盟时自己的心情。
而钮大可、李宗盛、Bobby Chen甚至后面的小虫、王治平、郑华娟、李正帆,也因为与陈淑桦在都会情歌题材上的合作与碰撞,一个个都跻身顶级音乐人的行列。
陈淑桦开创和发扬光大了都会情歌,同时代的其他女歌手也紧跟时代脉搏,在此题材上创新延伸。
林忆莲、辛晓琪、万芳、赵咏华,转唱此题材的蔡幸娟、李碧华、林慧萍、张清芳,甚至后面的许美静、许茹芸、张惠妹、萧亚轩。
都会情歌深深影响了一代人,但这个时代的领军人物,只会是也只能是陈淑桦。
陈淑桦在1996年几近淡出歌坛的时候,一位唱着她歌曲《问》的卑南族原住民歌手——张惠妹,用三年两张破百万实专销量的成绩,成功接住了陈淑桦留下的时代空缺。
张惠妹的时代,有很多优秀的女歌手,无论是上华唱片的“二后”,还是晚一些的“四大三小天后”,无论是莫文蔚、李玟、徐怀钰,还是后面的杨乃文、蔡健雅、陈珊妮,唯有“妹神”才堪当后现代情歌时代的代表人物。
所以,从时代性上来说,邓丽君、苏芮、陈淑桦、张惠妹是同一个级别的。
再说陈淑桦的歌手生涯。
陈淑桦1966年获得歌唱比赛的冠军从而签约天使唱片,此时的她只有八岁。
这样的“天才童星”,在陈淑桦之后,唯有“小调歌后”蔡幸娟。
虽然陈淑桦比邓丽君小5岁,但二人却是同一年出道,因此Sarah在台湾乐坛的辈分很高,罗大佑很尊重她,李宗盛、小虫等人在她面前自称后辈,不是没有原因的。
虽然出道早,但陈淑桦并没有放弃学业,她虽然在自己15岁的时候发行了个人的独立首专《爱的太阳》,但确实是在自己大学毕业后才全面进军歌艺圈的。
因此,毕业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的陈淑桦,是同时代歌手中货真价实的高材生。
在国语小调时代,陈淑桦算不上红歌星,她确立自己一线歌手地位是在1982年专辑《夕阳伴我归》后,而此时,整个台湾乐坛都在被校园民歌所影响。
1985年,陈淑桦在EMI唱片凭借恩师谭健常作品《无尽的爱》获得金钟奖年度最佳女歌唱演员奖,成为邓丽君、甄妮、凤飞飞、萧丽珠之后的第五位“金钟奖歌后”。
在陈淑桦之后获得过金钟奖歌后的女歌手还有王芷蕾、苏芮与曾庆瑜。
这8位金钟奖歌后,在90年代依旧如日中天的,唯有陈淑桦。
1986年,进入滚石的陈淑桦,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再创了歌唱事业的新高。
1989年,由李宗盛制作的专辑《跟你说,听你说》台湾本土大卖102万张,在彻底扭转滚石唱片在专辑销量上被对手飞碟唱片“按在地上摩擦”局面的同时,也将唱片销量第一次提高到了7位数,从而开创了台湾唱片工业10年的黄金时代。
1991年,最“夯”的陈淑桦在第二届台湾金曲奖上惜败蔡琴,无缘金曲奖歌后桂冠,但专辑《谈心》与蔡琴,其热度其影响力根本无法与《跟你说,听你说》和陈淑桦相提并论。
或许,这就是江湖上的人情世故,蔡琴对金曲奖的设立立下了头功,在其歌唱生涯走下坡路之时用一座金曲奖歌后的桂冠奖赏,说得过去。
1992年,陈淑桦携歌曲《滚滚红尘》、《情关》、《一生守候》的过硬实力,毫无争议地获得了第三届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演唱人奖,成为台湾乐坛唯一一位包揽金钟奖歌后与金曲奖歌后桂冠的歌手。
1996年,陈淑桦战胜第二届金曲奖歌后蔡琴、第五届金曲奖歌后叶倩文、第六届金曲奖歌后张清芳和依靠专辑《天空》刷新国专销量新高的王菲,成为第七届金曲奖歌后。
在35年的金曲奖历史上,这一届金曲奖歌后被公认为“最硬核”的金曲奖歌后。
而陈淑桦,也成为第一位两夺金曲奖歌后的歌手。
在陈淑桦13年的滚石歌手生涯中,因为不向市场妥协,因为追求完美,因为求新求变,因为几度因病修养,她的专辑产量并不高,滚石也没有像飞碟“透支”王杰、点将“透支”张清芳那样过渡消耗“陈淑桦”这块金字招牌。
所以,在商业化登峰造极的专辑《跟你说,听你说》之后,陈淑桦发行的专辑风格跳跃太大,大得完全背离了市场需求,这里面有Sarah固执坚持的台语专辑《淑桦的台湾歌》,有“骚气”但不被市场接受的R&B专辑中的“瑰宝”——《淑桦盛开》。
这是艺术家对艺术的极致追求,这是歌手对好音乐的求贤若渴和对金钱数据的神之蔑视。
从国语小调时代,经历民歌时代与硬派摇滚时代,从而迎来自己的都会情歌时代,还为新音乐时代撒下火种,这就是陈淑桦在歌坛打拼30年来的小结。
在她存在于活跃的时代,她一直致力于音乐多元化的探索研究与身体力行,跟“新音乐女王”黄莺莺一样,这样的歌坛大者,才是华语流行乐发展的福音。
接着说陈淑桦的唱功。
关于对唱功的界定,很多人会用音域、音色、乐感、气控、吐字发音等方面来综合判断。
特别是近年来内娱音综节目在资本的加持下对市场的迎合,歌迷们被诱导以对能否飙高音来判断一名歌手唱功的好坏,也就是音域成了判断歌手唱功好坏最大的标准。
笔者想说,在适合自己的音域把一首歌完美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最好的唱功。
当然,音域广,这是唱功的加分项,仅此而已。
陈淑桦的音域广不广,虽然不及苏芮,但她曾用A5的音域来娴熟地演唱英文歌,所以音域是不差的。
只是,她并不喜欢像现在音综节目的歌手那样去刻意地飙高音,她喜欢用合适的音域表达来演唱一首歌。
至于音色、乐感、气控和吐字发音,陈淑桦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就是顶级的。
听听陈淑桦翻唱的名曲吧,无论是30年代的名曲《月夜愁》,台湾经典民歌《走马灯》、《思想起》,还是齐豫潘越云合唱经典《梦田》,Sarah的版本都让歌曲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再比较别人翻唱Sarah的歌曲吧,《梦醒时分》、《笑红尘》、《滚滚红尘》、《问》,很多知名歌手都翻唱过,似乎还没有哪一位的演绎是真正超越了原版。
当淑桦的作品《那一夜你喝了酒》、《别说可惜》、《孤单》、《爱得比较深》被后辈在音乐选秀节目上作为参赛曲目表演时,太多的评委对此担心,不论专业音乐人罗大佑、费玉清、黄舒骏、黄韵玲,还是艺人吴宗宪、蔡康永、陶晶莹、黄子佼,在他们看来,有很多在Sarah演唱起来感觉很容易的歌曲其实非常难唱。
即使唱功强如“民歌天后”郑怡,她也亲口对音乐人小虫说,陈淑桦的《情关》太难唱,自己在专辑《大师之旅.小虫篇》花了半个月才录制好但仍然感觉不满意,当小虫告诉郑怡陈淑桦录制《情关》一遍过后,郑怡一脸讶异和惊叹。
我们曾在淑桦淡出歌坛十几年后听到曾经的同事们或同行们在节目访谈上用她的作品怀念Sarah,从张清芳、赵咏华、坣娜到王菲、林凡、梁静茹,旋律还是那个旋律,但感觉却不是那个感觉。
最后,再来说一说陈淑桦在同行们心中的地位。
在滚石唱片,陈淑桦是无可置疑的“一姐”,当她加盟后,公司随即把最好的资源与最大的支持都给到了Sarah,Sarah用实力回报了公司的信任,但也影响到了原“一姐”潘越云在滚石的地位,然而,阿潘姐是一个有格局有气量的大歌手,她不抱怨不争执最后转投飞碟。
当多年后阿潘姐接受采访说起Sarah,全是怀念与祝福。
除了阿潘姐,齐豫、辛晓琪、苏慧伦、赵咏华、梁静茹都折服于Sarah在滚石的这13年里留下的财富。
黄韵玲说Sarah是滚石的指标性歌手,张信哲视Sarah为偶像,周华健说Sarah是“天后中的天后”,赵传对Sarah一天卖出一两万张专辑的成绩瞠目结舌。
罗大佑信服Sarah的唱功与音乐智慧,李宗盛说Sarah“最会唱歌”,小虫把Sarah当做偶像并把最好的作品都留给了她,Bobby Chen在与Sarah合作时有种坠入爱河的感觉。
2003年,在陈淑桦淡出乐坛的第五个年头,滚石唱片集体出动,录制了《给淑桦的一封信》纪念专辑和访谈纪录片,这在有着45年历史的滚石唱片中是绝无仅有的,这在整个华语乐坛也是十分罕见的。
在台湾乐坛,无论是同行还是歌迷,几乎没有人去诋毁陈淑桦,除了一些哗众取宠的无良媒体。
所以,一个有唱功、有作品、有信仰、有支持、有品格的歌手,她值得更多人知道与喜欢。
一说起淑桦姐,笔者总感觉言犹未尽,先说这么多吧。
淑桦姐,生日快乐,愿你静静地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