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春季中后期,紧随冬至108天后的清明节,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周代,已有超过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属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节气。清明节的定义源自《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它不仅是预示着适宜的春耕春种时节已经到来的节气,还是通过扫墓来祭祀祖先的节日。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作为重要的民俗节日,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足见其深远的文化意义。
古代劳动人民依据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农作,这是因为节气系统能客观地反映四季中的温度变化、降水情况和生态物候变化,为农事提供了精确的时令指导,清明也不例外。“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清明风至”,这一描述来源于《淮南子天文训》,而《岁时百问》则解释说,在清明时节,一切生长都显得格外清新和明净,因此得名清明。随着清明的来临,雨水开始增多,俗语“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强调了这一时期是进行农业种植的最佳时机,显示了清明节气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的关系。
尽管清明既是一个节日也是一个节气,但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节气反映了自然界的物候变化和季节的顺序,而节日则涉及到丰富的文化风俗和具有纪念价值的种种活动。
1,“双节”与其他节日相比,清明节具有三个独特的特点,最显著的是它是中国传统节日的节气。这是否因为某些特定的原因,还是仅仅是巧合,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但是,这无疑证明了清明节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2,活动内容最多的节日相比于其他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以单一主题或活动为中心,如端午节主要关注驱除疫病,七夕节聚焦于牛郎织女的祭祀,重阳节则以登高和预防疫病为核心,清明节的庆祝内容却更为多元和复杂。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禁火传统、扫墓习俗,以及踏青活动,后者赋予了清明节较强的娱乐性质,使其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成为注重娱乐和户外活动的特殊节日。在清明时节,人人纷纷踏青郊外,带着孩子们在户外尽情玩耍,参与蹴鞠、斗鸡、秋千、风筝 等多种传统游戏。
3,消失的节日清明节的普及逐渐使我们所熟悉的两个传统节日之一——寒食节——变得较为模糊。据说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用以纪念晋国忠臣介子推,但其实际来源并非单纯为了纪念个人,而是承继了古代的禁火习惯,如《周礼》中提到的春季禁火。《后汉书》的记载显示,寒食节最初可能持续长达105天,最短也近一个月,这段时间内禁止生火,只能吃生食,这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影响。到了唐代,寒食节缩短为三天,被称为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随着时间的流逝,尤其是从宋元时期开始,寒食节的习俗如禁火和冷食被清明节吸纳,随着清明节的地位提升,寒食节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除了寒食节外,清明节还逐渐取代了古装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上巳节,亦即三月三。这个节日在古代是庆祝“祓除畔浴”的重要时刻,当时的人们会一起到河边沐浴,进行“祓禊”仪式,后来节日的庆祝方式还扩展到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和春日郊游等。上巳的具体时间由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这一节日的传统活动,包括沐浴、游春等,曾被陆机诗歌所描绘。到了宋代,上巳节渐渐不被提及,而其习俗被清明节继承。
结语:清明节的形成深受寒食和上巳两个节日影响,在宋元时代已经固化为一个以扫墓为主要内容,同时包含寒食的禁火和冷食,以及上巳的踏青等活动的复合型节日。北方地区至今仍有清明节期间实行禁火和食冷食的习惯。明清两代,清明节的地位不断加强,成为春季重要的节庆活动。民国时期,原有习俗外,还确定了植树活动,官方对民间早已有之的植树风俗给予了正式的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