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工后,林徽因询问碑文谁写,彭真:周总理字不赖

梅傲雪凌霜 2025-01-17 16:31:38

1952年,历经三年的构想,设计等前期工作,人民英雄纪念碑终于开工。

当修建工作进行到中途时,兴建委员会之一的林徽因提出了一个问题:碑文由谁来写?

正当众人激烈讨论时,彭真突然说:周总理的字不赖。

彭真为何这么说?周总理得知后有何反应?

方案争议

1949年9月30日,开国大典前夕,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了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

傍晚时分,毛主席带着全体代表来到天安门广场,为纪念碑举行奠基仪式。

奠基仪式结束,标志着这座承载人民敬仰与记忆的丰碑正式拉开了建设的序幕。

但伴随激动而来的,还有无数未知的挑战,前期最大的挑战就是设计方案的确定。

1950年,国家兴建委员会向全国范围征集设计方案,共收到240多个设计方案。

随着方案被逐一筛选,越来越多的争议浮出水面:有人认为设计太过西化,缺乏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味;有人则批评某些设计过于繁复,脱离人民群众的审美。

当时,兴建委员会将筛选出的三个备选方案提交给中央,由毛主席和周总理拍板定夺。

梁思成作为兴建委员会副主任,因身体抱恙错过了前期的方案审议,当他康复后,第一时间审阅了三个候选方案。

他仔细端详每一张图纸,眉头越皱越紧,最终提笔给北京市长彭真写了一封长达2000字的信。

他在信中指出:“纪念碑是纪念英雄的,不是炫耀设计的。碑身是主体,底座是衬托,底座不应该喧宾夺主。”

尤其对于其中一个在底座下设计三个拱门的方案,梁思成直言不讳地批评:

“如此设计,不仅破坏了纪念碑的庄严,还违反建筑结构的基本常识,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信件送达后,彭真不敢怠慢,立即召集兴建委员会重新研究方案,梁思成的意见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

此后,委员会将方案重新制作成1:5比例的模型,并在天安门广场公开展出,邀请人民群众参与讨论。

展出的模型吸引了无数群众驻足,大家对纪念碑的设计提出了五花八门的建议:有人希望碑体更高一点,象征英雄精神的高远;有人认为碑体要更有“中国味”,建议雕刻龙凤图案。

还有人甚至提出,在纪念碑顶部加装一个光芒四射的灯塔,以夜间照亮整个广场。

梁思成一边采纳群众意见,一边冷静地保持专业判断,他反复强调:

“纪念碑的设计不是单纯的艺术表达,而是一种历史责任。”

在他的指导下,方案逐渐趋于完善,最终形成了今日的基本结构——碑身笔直挺拔,顶部为长方形冠状;底座为两层须弥座结构,辅以雕刻精美的浮雕。

碑身正面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镌刻碑文,庄严肃穆,与天安门广场的整体风貌相辅相成。

经过三年的筹备,设计等前期工作,1952年,人民英雄纪念碑终于开工了。

碑文谁来写?

1953年的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在这座代表着新中国精神的纪念碑上,碑身的正面已经确定由毛主席亲笔题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可关于纪念碑背面的碑文由谁来书写,兴建委员会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之中。

当时,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均作为兴建委员会的重要成员,参与了纪念碑的设计工作。

一天,林徽因忽然提出了一个问题:“纪念碑背面的碑文由谁来书写?”

纪念碑背面的碑文早在奠基仪式时便由毛主席定稿,其内容高度概括了中国近现代史上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这段碑文必须采用工整的楷体来书写,以符合纪念碑庄重、严谨的风格。

此刻,大家纷纷意识到,这样的书写任务无疑是巨大的责任——谁能胜任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

有人提议:“让毛主席来书写吧!毕竟碑文的内容是主席定下的。”

这个提议很快遭到反对,正面“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已经是毛主席的题字,如果背面碑文也由他书写,则未免过于重复。

此外,毛主席的书法雄浑大气,适合表现革命精神,但若用于楷体书写这样一段严谨的长文,未免不够贴合风格。

于是,更多人开始转向其他可能的人选,梁思成与林徽因也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林徽因认为,作为一座凝聚了新中国精神的丰碑,背面碑文的书写者不仅需要有高超的书法技艺,更必须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和政治意义。

“这不仅是一段文字,更是将被后世铭记的伟大历史符号,”林徽因说,“这段碑文必须由一个能够代表人民意志的人书写。”

这时,北京市长彭真插话道:“其实,周总理的字不赖,他的书法严谨大气,又透着一种不怒自威的风骨,完全可以胜任这项任务。”

这一提议在场的人顿时眼前一亮,周恩来总理以他谦逊稳重的风格,深受人民爱戴,同时他的书法也颇有造诣,字迹浑厚端庄,符合纪念碑的风格要求。

可当大家将这个想法转告周恩来时,周总理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连连摆手:

“不行不行,我的字哪里能担此重任,这样的重要工作,还是应该另请高明。”

兴建委员会并未就此放弃,彭真和梁思成等人联名向毛主席提出了周总理书写碑文的请求,毛主席听后,当即拍板:

“这件事,周恩来最合适。”

主席的这一句话,不仅是对周恩来书法的认可,更是对他在新中国建设中的历史地位的肯定。

周恩来接到毛主席的指示后,也不再推辞,他对兴建委员会说道:

“既然大家都信任我,我一定尽全力完成这项工作。”

虽然话语平静,但周总理内心的压力却是巨大的,碑文内容的书写,不仅要保证字迹工整美观,更要展现出历史厚重感与人民的崇敬之情。

为了写好碑文,周总理不论工作再忙,每天都坚持抽出时间练习书法。

他将碑文的内容逐字誊写在宣纸上,然后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字体的大小、结构和线条。

每次书写完毕,他都会将宣纸挂在办公室的墙上,仔细端详,反复琢磨,不满意的地方,便重新书写。

为了写好碑文,周恩来整整练习了40多遍,每一遍都是一次全力以赴的尝试。

当他终于完成最后一稿时,那浑厚端庄的楷体字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质,严谨而肃穆,完美地契合了纪念碑的精神内核。

当碑文最终被镌刻在纪念碑的背面时,那整齐的楷体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一个字似乎都在讲述那些革命英烈的故事。

周恩来用他一贯的认真与细致,完成了这项历史使命,这段碑文不仅是对先烈的致敬,更凝聚了总理对人民的深沉热爱,对新中国未来的无限期待。

雕刻与建成

1958年的春天,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施工正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摆在工人和设计师们面前的,还有一道至关重要的工序——雕刻碑文。

最先面对这一挑战的,是正面碑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这八字由毛主席亲笔题写,苍劲有力,气势磅礴,是整座纪念碑的核心。

要将这些字精准无误地雕刻在高大的花岗岩碑心上,却并非易事,按照设计要求,这八个字需要被放大到原字的二十倍以上,仅一个“永”字的高度就接近两米。

花岗岩质地坚硬,雕刻时稍用力过猛,石料便可能崩裂;但用力过轻,又无法在坚硬的岩石上留下痕迹。

工匠们试用了多种雕刻工具,却始终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在团队几近绝望时,一位有着几十年经验的雕刻师提议,采用传统的“鎏金雕刻法”。

团队听后立刻展开试验,最终决定先用极细的凿子将字迹雕刻出浅浅的凹槽,再用黄金填充这些凹槽,从而形成字体的光泽和立体感。

为了完成这项工作,雕刻团队足足耗费了130多两黄金,将毛主席的手书完美地“镶嵌”在碑心石上。

正面“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字的刻制完成后,背面的碑文也紧锣密鼓地进入施工阶段。

相比正面的八字,背面碑文的内容更加繁复,需要雕刻的字数多达一百五十余字。

与正面字迹的雕刻一样,背面的碑文也采用了放大投影与鎏金雕刻相结合的技术。

1958年4月2日,随着最后一笔雕刻的完成,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竣工,从奠基到建成,整整过去了九年。

当天,天安门广场上聚满了人群,他们无比激动,目睹这座承载民族记忆的丰碑巍然屹立。

人民英雄纪念碑不仅是一件宏伟的建筑艺术作品,更是新中国精神的象征。

在九年的建设过程中,面对无数的困难与挑战,从设计到施工,从雕刻到完工,所有参与者都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热爱,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这座丰碑。

当我们站在天安门广场上仰望这座纪念碑时,它不仅在诉说历史,更在告诉后人:民族的荣光与牺牲,不应被遗忘,而是永远铭刻在中华大地的丰碑之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