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下午,依力凡和群演在排练主角和木偶的舞段。
7月10日,剧团演员在凤岗英歌队的指导下学习动作。
11月9日,《英歌》在友谊剧院进行首次全妆演出。
8月23日,剧团演员开始在道具配合下排练关于木雕舞段。六位演员的角色正是代表门框上的神明。
“牛肉丸”舞段。“牛肉丸”是用气球加上纸皮做的,早期排练时,演员们用的还是没有包装的气球。
演员袁庆龙负责开场的独舞,他的服装和头饰超过15斤。两位执行编导在帮他调整衣服。
8月27日,排练场里,导演钱鑫(左一)对几位主演的表现提出点评建议。主演们像极了作业没做好的小孩。
10月14日,演员戴着半成品的面具彩排。半张面具主要是为了测试面具的贴合度和质感。
01 跟师傅学“英歌”
南都记者于2024年7月10日第一次到广州歌舞剧院拍摄英歌彩排,至首场带妆内部演出后于12月再回到自己的小剧场继续打磨,一共进行了20多次的拍摄,历时5个月。
对于歌舞剧院(以下简称剧院)的大部分演员来说,英歌舞几乎是全新的体验。虽然都有舞蹈基础,学跳英歌会比普通人容易一些,但也绝不轻松。为了让演员们更好理解英歌和进入角色,2024年7月初,剧院前后请来三支英歌队传授技巧:凤岗英歌队、甲子英歌队,还有南山英歌队。光是传授学习动作,就用了将近一个月时间。其中,甲子英歌的林炳光和南山英歌的陈来发,均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老师傅们亲自上阵。训练场室内几台空调全开,一套动作反复练,没多久大家的衣服还是湿透了。两位非遗传承人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演员们没跳好,师傅急了上脸是常有的事。整个现场非常具有江湖气息:林炳光急起来会在跳舞的演员中间训斥没认真做动作的人,陈来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认真起来目光如炬。
英歌队离开后,英歌的基础动作,会融入每天的基础训练之中,以进一步强化演员的肌肉记忆。
02 调细节编“英歌”
学习阶段结束,演员们便立刻投入到排练中。几乎在演员们学跳英歌的同时,具体的动作设计就开始了:在英歌队传授动作的时候,边学边跳的除了演员们,还有执行编导吴淼和董文杰。根据剧本,不同角色、不同舞段的演员在两个大排练房里,试动作,练流程。同时,总编导钱鑫和王思思每天都在一旁根据演员们的表现调整细节。南都记者特地拍下了几位主演被钱鑫批评时候的样子,像极了作业没做好的小孩。10月,主演依力凡在排练中不小心被搭档踢到鼻子,造成粉碎性骨折,经过治疗后,依力凡带着护具回到训练场继续排练。为应对受伤、疲劳等突发状况,剧院准备了两组演员。不同的演员为了保持一致的节奏和动作,就要不断进行磨合。
03 服化道齐配合
演员最初排练的时候,一个新面孔出现在排练场:负责造型设计的王岩,来观察演员的排练。和影视妆不同,为了让台下的观众看得更清晰,舞剧的化妆使用较为浓重的色彩来描绘轮廓。比如眼影和腮红,通常会比较深,突出立体感的同时,要展现出英歌角色的威严。一场表演的强度很大,演员会流很多汗,妆容必须能够保持。
和王岩一样提早出现的还有服装设计师阳东霖。当演员试穿衣服进行演出的时候,导演组开始发现问题:太重的戏服会“吃”掉动作。演员袁庆龙负责开场的独舞,他的服装和头饰至少15斤。但轻的料子没有质感,跳起来又缺乏力量。设计师团队要不断根据需求进行改进,寻找平衡。
道具也在不断进化中,为了做出能在空中抛掷也能弹起的“牛肉丸”,道具组用了纸皮包裹瑜伽球,再上色做出了牛肉丸“手打”的粗粝质感。演员们的面具也经历数次调整,从开始的半个,试验材质的强度,最后成型。
04 灯光舞美不断调整
第一次内部全妆演出在友谊剧院进行,剧团在演出一周前进驻友谊剧院,连同灯光和舞美进行合成。负责灯光的是任冬生团队。灯光师根据剧情、演员的动作、道具设定等要素设计灯光。编导也在一旁调整演员动作:如何亮相更有气势,某个动作怎么做才能让观众看到灯光打出来的影子……灯光舞美的配合,会让舞剧更具质感,也会对演员提出更高要求。原本四神亮相的一场,演员只需要通过亮灯达到出场的效果,但为了增加气势,变成要在高台上跳下来。第一次上高台时,其他几位“神”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只剩下演员刘国栋怎么也找不到该扶哪里,原来他有点恐高。“反正就这一条命,干呗。”刘国栋对自己说,反复深呼吸,一次又一次爬上高台。
05 首次全妆内部演出
2024年11月9日,《英歌》首次全妆内部演出,晚上19点30分开始,21点35分结束。
“三江出海,一纸归潮。”
即使已经拍了很多次,几乎熟知每一个桥段。但当南都记者坐在观众席上观看,才发现比预想中还要好,有一种“看着一个孩子出生长大”的感觉。演出期间数次掌声雷动,结束的时候台下不少观众在哭。后来演员告诉南都记者,他们在台上也有人哭,只是眼泪和汗水交织在一起,分不清了。观众看到的是两个小时的一台舞剧,他们可能不知道,演员早上就来做最后的调整,下午3点就开始化妆了。
事实上,在几个月前,在更早前,所有人就已经动起来,为的就是这一刻。
本版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