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上影厂小童星们都很机灵可爱刘铁蕾酷似龚雪童勤炜演技好

听南聊娱乐八卦 2024-11-21 04:51:23

说起刘铁蕾,可真是童星届的实力派。这个上海姑娘在卢湾中学读书时就开始接戏了。1980年先是在《雪花和栗子球》里和老戏骨顾也鲁、仲星火合作演小红,接着又在《闪光的彩球》里饰演亚梅。

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绝对是她在1984年《十四、五岁》里跳的那段新疆舞,啧啧啧,看得当时多少少男少女魂牵梦萦。

而在《石榴花》里,刘铁蕾不仅在外形上和扮演成年石榴花的龚雪神似,那种安静忧郁的气质,特别是那如梦似幻的眼神,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现在的"神仙姐姐"再美,在我看来都比不上当年的刘铁蕾来得超凡脱俗。

说到《石榴花》,就不得不提另一位演技派童星吴重。他在片中饰演盲童陈湘,虽然是个失明的角色,但导演汤化达和王秀文偏偏选了这么一个有着明亮大眼睛的小演员。

这个反差的处理太绝了,让观众对角色的命运更添几分怜惜。吴重把那种虽然失明却阳光、乐观、坚强的状态演绎得特别到位,和扮演成年陈湘的戴兆安简直是绝配。

这俩童星后来的发展也是神反转。刘铁蕾去了美国,还拿下了博士学位,现在在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工作。看看人家,不仅演戏有灵气,学习还这么优秀,这波操作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开挂人生啊!再看看现在的照片,眉眼间既有点像何晴,又有些像海清,依然是那么漂亮。

至于吴重,虽然也没继续拍戏,但他在《石榴花》和《烦恼的喜事》里留下的表演,至今让人回味无穷。

这不就是青春吗?看着他们在银幕上青涩又灵动的模样,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这些童星们,有的继续追逐演艺梦想,有的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但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要说最学霸的,必须得是刘铁蕾和沈洁这对组合了。刘铁蕾从上海卢湾中学到美国留学,一路斩获博士学位,现在在德克萨斯州当起了大学教授。

再看看《城南旧事》里那个让人记忆深刻的"小英子"沈洁,1992年高中一毕业就去了日本深造。现在已经是文化传播公司的老板了,还把林海音的《婚姻的故事》改编成了电视剧,这商业嗅觉也是没谁了!虽然已经50岁了,但那双充满灵气的大眼睛依然那么有神。

说起艺术家,茅为蕙这个名字绝对是80年代影迷的共同记忆。作为桥梁专家茅以升的孙女,从1977年就开始拍电影,《巴山夜雨》里的小娟子、《西子姑娘》中的小洁梅,每个角色都演得让人过目不忘。

16岁时选择出国留学,没想到一头扎进了音乐的世界。

最会玩转幕后的当属郑大圣和方超了。

还有我们的"国民童星"方超,从两岁就开始拍戏,《啊!摇篮》《牧马人》《泉水叮咚》等作品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当然,也有选择回归平凡生活的。比如张磊,从《月亮湾的笑声》走红,上戏毕业后就嫁给了师兄,安心当起了全职妈妈。

童勤炜虽然拍过《金锁》《从奴隶到将军》等多部作品,但后来去了上海旅游专科学校,选择了另一种人生。

看看这些童星的选择,有人继续在演艺圈打拼,有人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赛道。但不管是当教授、开公司,还是拍电影、教钢琴,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活出了精彩。

这不就是最好的剧本吗?人生啊,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每个选择背后都有自己的精彩故事。

在上影厂这片沃土上,有这么一群特别的童星,他们不仅有着显赫的家世背景,更用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华丽的转型。

最典型的要数郑大圣了。作为导演黄蜀芹的儿子,1980年他在《雪花和栗子球》里崭露头角。但人家可不是靠着"星二代"的身份混日子,而是实打实地考进了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

后来又去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进修,回国后执导的《女子公寓》《阿桃》《流年》《唐琬》《廉吏于成龙》《村戏》等作品,都收获了不错的口碑。

再说说茅为蕙,这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孙女,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艺术天赋。1977年开始拍电影,《大刀记》《从奴隶到将军》《等到满山红叶时》等作品接连不断。

尤其是在《巴山夜雨》中饰演的小娟子,真是让人过目难忘。谁能想到,这位昔日的"国民童星"后来会变身钢琴家,在美国南加州大学钢琴系任教,还经常参加演出活动。

说到演艺圈的转型,就不得不提方超了。两岁就开始拍戏,从谢晋导演的《啊!摇篮》到《牧马人》《泉水叮咚》《大桥下面》,一路走来可谓星光熠熠。

说到80年代的经典儿童角色,《城南旧事》里的"小英子"绝对是封神级别的存在。沈洁就是凭着一双充满灵气的大眼睛,被导演吴贻弓一眼相中。

你们还记得那个留着童花头,眼神清澈纯真的小女孩吗?戏里戏外都是上海电视台少儿演播小组的学员,在富敏导演的调教下,沈洁把小英子那份童真演绎得淋漓尽致,成了80年代观众心中抹不去的美好印象。

再说说《琴童》这部1980年的电影,一个角色居然找了两个小演员来演,这操作可太讲究了!丁一演小时候的于晶晶,年纪小小就把那种楚楚可怜的眼神演得特别到位,简直就是"国民萌娃"啊!每次他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望过来,不知道多少"妈妈粉"都要心碎了。

接着演大一点的于晶晶的是高小杨,这孩子简直就是天生的演员苗子。你看他拉小提琴的姿势,专业得不得了,表演起来沉稳得完全不像个孩子。

要说这些经典角色为啥让人念念不忘?因为这些小演员们把最纯真的童年演活了呀!不管是沈洁的童真烂漫,还是丁一的楚楚可怜,或是高小杨的稳重老成,都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童年百态。

他们演绎的不仅仅是角色,更是承载了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虽然丁一和高小杨后来都没有继续演戏,但是他们在银幕上留下的那份童真和感动,却永远定格在了观众的记忆中。

这些经典角色,就像是时光瓶里最美的风景,每每想起都让人感慨万千。

这哪是演戏啊,这分明是在演绎我们共同的童年!

1980年代的上影厂可真是人才辈出啊!说起《喜盈门》,蒋俊燕饰演的小花简直就是戏精附体,那哭戏一出来,观众的眼泪哗哗的。

从《雪花和栗子球》到《月亮湾的笑声》,上影厂就像一个造星工厂,不断发掘着有灵气的小演员。就说1983年那期《上海电视》的封面吧,沈洁、许哲承和张磊这三个小姑娘同框的画面,简直美出天际!张磊虽然年纪最小,但那质朴可爱的气质,配上老戏骨张雁的戏,简直就是一出天然的好戏。

回首那个黄金年代,每个童星都有自己的精彩故事。有的像童勤炜,从1976年的《金锁》一直演到1988年的《十八岁男子汉》,戏路宽广得很。

有的像陈文杰,在《我们的小花猫》里那一嘴的缺牙笑容,至今让人忍俊不禁。

这些童星后来的人生轨迹各不相同:有人像刘铁蕾一样成为了学霸,有人像方超那样转型导演,也有人像张磊一样选择了平凡的生活。

但不管怎样,他们都在自己的道路上走出了精彩。

那个年代的童星之路并不好走,没有经纪人包装,没有商业运作,有的只是最纯粹的演技和最真实的表演。或许正是这份真实,让他们在银幕上留下的每个角色都那么打动人心。

这就是80年代上影厂的童星群像,他们用最美好的年华,为我们留下了最珍贵的影像记忆。那些年的故事,就这样永远定格在了光影中,成为了我们共同的青春记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