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勇士硬刚10万日军,不愿被俘自戕殉国,死后全国降半旗三日

葫芦娃史书 2024-11-09 03:27:52

400勇士硬刚10万日军,不愿被俘自戕殉国,死后全国降半旗三日

1937年,山东大地上演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悲壮战役。当时任山东最高领导者率部南逃,留下三千五百万民众面对日军的铁蹄时,一位名叫范筑先的将领却做出了惊人之举。面对日军十万大军的威胁,他不顾上级的撤退命令,带领仅有的400名将士选择了留守。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这支小部队竟然以游击战术给日军造成了重创,甚至让日军称其为"白日噩梦"。然而,就在他们建立起抗日根据地、发展民兵队伍达到六万人之际,一场意外的变故却让这支英勇之师走向了悲剧性的结局。范筑先最后为何会选择自戕?他留下的抗日精神又对后来的抗战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让我们走进这段尘封的历史,重温这位民族英雄的传奇故事。

一、范筑先其人

1882年,范筑先出生在河北省馆陶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的童年与当时大多数农家子弟一样,在艰难中度过。九岁时,范筑先进入村里的义学就读。在这里,他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学习天赋,常常名列前茅。然而命运给他开了一个玩笑,十三岁那年,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家中顿失顶梁柱。

为了维持家计,年幼的范筑先不得不辍学外出谋生。他先后做过各种苦工,但从未放弃过读书。在工作之余,他常常自学诗书,研读兵法。1904年,年仅22岁的范筑先看到清政府腐败,列强欺凌,毅然选择从军报国。

从军后的范筑先表现出色。他不仅勤奋好学,更在实战中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然而,与其他军官不同的是,范筑先始终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作风。他的军饷除了维持基本生活,大部分都用于接济家乡乡亲和贫苦士兵。

1928年,范筑先被任命为沂水县县长。上任伊始,他就展开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率先在县衙门张贴布告,明令禁止任何形式的贪污受贿。一次,有商人送来重礼,范筑先不仅当场拒绝,还将此人公开批评。他还特别关注民生问题,投入大量精力整治地方治安,兴修水利,发展教育。

在临沂县任职期间,范筑先更是展现出卓越的治理才能。当时临沂遭遇严重旱灾,他立即组织开仓放粮,并亲自督导救灾工作。为了解决灾民生计问题,他开展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既解决了灾民的就业,又改善了地方交通条件。

最让民众感动的是,范筑先在任职期间始终保持着清廉的作风。他的起居非常简单,餐桌上经常只有几个素菜,但对于民众的困难却总是关怀备至。他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民情,解决纠纷。正是这种为民请命的精神,使他在当地赢得了极高的威望。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此时的范筑先已经年过半百,但他依然保持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在得知日军入侵山东的消息后,他立即请缨出战。这位曾经的县长,这时已经成长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即将带领他的将士们,在抗日战场上书写新的传奇。

二、留守决断

1937年11月初的一个清晨,范筑先的办公桌上收到了一份来自山东最高军事长官韩复榘的紧急电报。电报内容很简单:日军大举进犯山东,为保存实力,命令所有部队向南撤退。这已经是三天内收到的第四份类似电报。

在此之前,韩复榘已经带领主力部队撤离,留下了大片国土和三千五百万山东百姓暴露在日军铁蹄之下。各地守军纷纷接到撤退命令,一支接一支地向南转移。整个山东的防御体系正在迅速瓦解。

范筑先召集了紧急军事会议。会议桌上摆着一份最新的情报:日军已经在胶济铁路沿线集结了十万大军,其中包括精锐的第十师团和第二十师团。而此时留守聊城的,只有区区四百名将士。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范筑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立即向南京政府和全国发出了一份电报:"我范筑先,誓与聊城共存亡,决不南渡!"随后,他当场留起了胡子,对着部下庄严宣誓:待到收复失地之日,方可剃须。

这个决定立即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城内百姓纷纷赶到军营,送来粮食和物资。有的老人甚至跪地叩谢将军的守土之恩。面对这样的场面,范筑先立即召开了一次全体官兵大会。

在会上,范筑先坦白地说明了当前的军事形势:日军兵力是我方的二百五十倍,装备更是远超我军。留守意味着可能全军覆没。他给了所有将士一个选择的机会:愿意的可以随大部队南撤。

会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突然,一名老兵站了起来,高声说道:"将军留下,我们就留下!"话音未落,全场四百将士齐声呐喊:"我们留下!"这一幕感动了在场所有人。

范筑先随即开始了守城准备。他首先派出侦察兵,深入敌后搜集情报。同时组织民众加固城防,储备粮草。他还特别设立了"敌情收集组",由当地商人和农民组成,负责传递日军动向。

为了提高守城效率,范筑先将四百将士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配备了精通当地地形的向导,专门负责某一区域的防守。他还在城内设立了多个秘密据点,作为紧急状况下的集结地点。

最特别的是,范筑先创造性地组建了一支由当地青年组成的"民间救护队"。这支队伍不仅负责伤员救治,还承担着联络和情报传递的任务。通过这种方式,他巧妙地把军民力量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网络。

就这样,在日军大军压境的威胁下,范筑先带领着这支小部队,开始了他们艰苦卓绝的守城之战。这不仅是一场军事较量,更是一场意志的对决。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在民族存亡之际,人数的多寡并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三、以寡敌众的智慧战法

面对十万日军的压境,范筑先采取了一系列独特的战术部署。他首创了"蜂群战术":将四百将士分成数十个小组,每组仅由五到十人组成。这些小组像蜜蜂一样,灵活机动,四处出击,让日军难以判断守军的真实数量和位置。

1937年11月下旬,日军第十师团的一支先遣队进入聊城外围。范筑先立即启动了他精心设计的情报网络。白天,当地农民装作耕种,实则暗中观察日军动向;夜晚,商贩们借着做生意的机会,将情报传递到指定地点。这个由普通百姓组成的情报网,成为了范筑先制胜的关键。

根据情报显示,日军每天都按固定路线运送军需物资。范筑先抓住这一特点,在运输线路上设下埋伏。他的部队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专门袭击日军的补给线。这种战术效果显著,仅一个月内就截获了大量军需物资,同时也打乱了日军的补给节奏。

为了扩大战斗力量,范筑先开始在当地发展地下组织。他派出精干队员,秘密训练当地青年。这些人白天从事正常工作,夜间则化身游击队员。到1938年初,这支半军事化的队伍已发展到六千余人,成为了抗日的重要力量。

范筑先还创立了"地道战术"。他让部队和民兵在城区和周边村庄之间挖掘地道网络。这些地道不仅用于转移和隐蔽,更成为了伏击日军的有力武器。当日军搜索一处据点时,守军早已通过地道转移到另一处,随即发动反击。

最具创新性的是范筑先的"声东击西"战术。他经常在城东制造动静,调动日军注意力,实则在城西发动突袭。有时还让民兵装扮成大股部队,在远处造势,而真正的精锐则在日军注意力被分散时发动致命一击。

为了保护百姓,范筑先建立了完善的预警系统。他在各村庄间设立联络站,一旦发现日军,立即用特殊信号通知周边村民撤离。同时,他还在关键地段设立了多处秘密军火库和粮食仓库,确保战时补给。

范筑先特别重视发展民兵自卫队。他将缴获的武器分发给训练有素的青年,组建了村级自卫队。这些自卫队不仅保护村庄,还协助正规军收集情报和运送物资。到1938年中期,这种军民结合的作战体系已经相当成熟。

这种灵活多变的战术让日军疲于应付。他们无法判断范筑先究竟有多少兵力,更摸不清这支队伍的行动规律。日军指挥部甚至一度认为面对的是一支数千人的正规军。这个让日军称为"白日噩梦"的对手,实际上只是一支四百人的小部队,外加几千名训练有素的民兵。

在范筑先的指挥下,这支小部队活跃在鲁西北地区,打得日军疲惫不堪。他们不断改变战术,忽东忽西,时而分散时而集中,充分发挥了游击战的特点。这种以智取胜的作战方式,不仅保存了有限的兵力,更为后来的抗日游击战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最后的战斗与殉国

1938年7月的一个清晨,聊城城外突然出现了大规模的日军集结。这次日军调集了两个主力师团,配备了大量重炮和坦克,显然是要对范筑先的抗日根据地发动致命一击。

日军采取了新的战术。他们不再追击游击队,而是对根据地实施"蚕食"战术。首先切断了范筑先与外界的联系,然后逐步压缩活动空间。同时,日军还派出特务伪装成商人,打入地下情报网络,使得原本灵敏的预警系统逐渐失效。

7月15日,日军发动了第一波进攻。他们首先用重炮轰击城防工事,随后派出装甲部队强行突破。范筑先指挥部队利用地道网络进行反击,一度打退了日军的进攻。但这次日军有备而来,他们派出工兵队在地道入口处投放毒气,迫使守军不得不放弃这一有利地形。

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范筑先的部队在各个据点展开抵抗,但日军的优势兵力和火力开始发挥作用。一个接一个的据点被攻破,伤亡人数急剧增加。更糟糕的是,由于日军的封锁,补给已经无法送达前线。

7月18日傍晚,日军攻占了最后一个重要据点。范筑先带领剩余的一百多名将士退守到城中心的指挥部。此时,弹药所剩无几,粮食也已耗尽。日军通过喇叭广播,要求守军投降,并承诺优待俘虏。

面对这种局面,范筑先召集了最后一次军事会议。会上,他宣布了三项决定:第一,允许伤员和年轻士兵设法突围;第二,销毁所有机密文件和武器装备;第三,留守指挥部的官兵将与城共存亡。

当晚,在范筑先的掩护下,约四十名伤员和年轻士兵成功突围。剩下的将士们开始销毁文件和装备,他们把武器砸碎,将文件付之一炬。范筑先取出珍藏的一面军旗,将其庄严地挂在指挥部的墙上。

7月19日凌晨,日军开始了最后的总攻。面对敌人的劝降,范筑先用行动做出了回答。他召集剩余的六十多名将士,列队站在指挥部前的广场上。当第一缕晨光照射到军旗上时,范筑先拔出佩刀,带头自戕。其他将士也随即效仿,以死明志。

这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进攻的日军。当日军攻入指挥部时,发现所有守军都已壮烈牺牲,没有一人投降。指挥部的墙上,飘扬着那面沾满鲜血的军旗,上面写着"誓死报国"四个大字。

范筑先和他的将士们的殉国消息很快传遍全国。国民政府下令全国降半旗三日,以示哀悼。在南京,政府特地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全国各地的报纸都以专版报道了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激励了更多的民众投身抗日斗争。

五、历史回响与精神传承

范筑先殉国后,他的事迹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1938年8月,中央日报以整版篇幅刊登了《聊城殉国将士录》,详细记录了这支小部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同年年底,国民政府追授范筑先"抗日忠烈"称号,并将其事迹编入军校教材。

在当地百姓中间,关于范筑先的传说一直在流传。据突围出来的士兵回忆,范筑先留下的那支民间救护队在他牺牲后并未解散,而是继续在地下开展抗日活动。这支队伍后来发展成为了当地最大的抗日组织之一,直到抗战胜利。

1939年春,一位曾在范筑先部队担任通信员的老兵,带着一群年轻人重返聊城,寻访当年的战场。他们在指挥部遗址下发现了一个密封的铁盒,里面保存着范筑先的作战日记和一些重要文件。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后来被收入国家档案馆。

1940年,山东省政府在聊城设立了"范筑先将军纪念馆",收集整理了大量相关文物和史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破旧的军旗,据说就是范筑先最后时刻悬挂在指挥部的那面旗帜。这面旗帜虽然已经褪色,但"誓死报国"四个大字依然清晰可见。

在战后的调查中,日军档案揭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当时负责进攻聊城的日军指挥官在战报中写道:"敌军指挥官范筑先的战术十分高明,以四百人的小部队,竟能牵制我军数万人马近一年之久。这种以寡敌众的战法,值得研究。"

1943年,中国远征军某部队在缅甸作战时,特意组建了一支"范筑先特别队"。这支部队采用范筑先创造的"蜂群战术",成功地打击了日军的补给线,为远征军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5年抗战胜利后,聊城当地的老百姓自发组织了一次纪念活动。参加活动的有当年范筑先部队的遗属,也有曾经参与地下抗日活动的普通民众。他们在指挥部旧址立了一块石碑,碑文记载了范筑先部队的抗日事迹。

1946年,一位著名作家专程到聊城采访幸存的见证者,收集整理了大量口述史料。这些材料后来结集出版,成为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书中记载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包括范筑先如何组织民众参与抗日,如何建立地下情报网络等。

1947年,范筑先的家乡为他建立了一座纪念堂。堂内陈列着他使用过的物品,包括那把从未刮去的胡须用的剃刀。据说这把剃刀是他立誓守土时收起的,象征着他"收复失地前不剃须"的誓言。

这段历史见证了一个重要的军事创新:小部队游击战术与群众力量相结合的作战方式。范筑先创造的多项战术,如"蜂群战术"、地道战、情报网络建设等,都对后来的军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率领四百将士与十万敌军周旋的事迹,也成为了军事院校教学的典型案例。

2 阅读: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