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秀山巨丰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中国城市报 2024-09-11 18:29:14

9月3日,在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清溪场街道,巨丰堰干渠经五拱桥渡槽跨河。              胡 程摄

9月3日上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5届执行理事会上,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我国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徽州堨坝—婺源石堨(联合申报)、陕西汉阴凤堰梯田、重庆秀山巨丰堰等4个工程成功入选。

一时间,重庆秀山巨丰堰成为重庆市首座世界级灌溉工程遗产冲上热搜。巨丰堰在引水灌溉方面发挥着哪些重要作用?重庆市获此世界级水利殊荣后,如何进一步促进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百年古堰 护水有“智”

一条河,两道渠,呈现出独特的三层“立交形态”。

这是坐落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秀山县)的巨丰堰,是当地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古代水利工程。

记者了解到,地处重庆秀山平江河畔的巨丰堰,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至今已发挥灌溉功能近260年。

秀山县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区之一,早在明朝,大兴水利保民生。有专家分析称:“始建巨丰堰的时期,恰处于秀山人口数量快速增长期,人口的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大幅增加,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而农田的规模化开发离不开水利灌溉的支撑,巨丰堰灌区恰在秀山平坝农业开发土地和用水条件最好的区域,因此民众自发组织,筹款建设引水灌溉工程。”

本次申报组成员、重庆市水利局党组成员、二级总监罗治洪于2019年第一次走进巨丰堰,他认为无论是拦河堰、排砂闸,还是渠首、渠系都保护得特别完好;在当时的条件下,筑坝和引水渠这种设计、这种工艺、技术、材料,都是比较先进的。从那时,为巨丰堰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念头,便出现在他心里。

在罗治洪看来,秀山巨丰堰灌溉工程遗产能够持续运转两百多年,在工程的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都有其科学性,体现出古人的智慧。

值得关注的是,巨丰堰三拱桥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仍在使用的砌石渡槽。有专家指出,渡槽工程是巨丰堰灌溉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灌溉区域扩展、灌溉效益充分发挥的关键保障。

对此,有专家指出,巨丰堰三拱桥渡槽完整保存且沿用至今,并未出现地基沉降、结构失稳等问题,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大型砌石渡槽工程的设计建造技术水平,具有突出的科技价值。

国内罕见的立体灌区适应丘陵山区灌溉需求

在秀山县乌杨街道蚂蝗组,枯水期的巨丰堰仍然流水潺潺,源源不断的为下游田地输送灌溉水源。

罗治洪回忆称:“2022年夏季,在重庆遭遇极端高温干旱天气的影响下,巨丰堰灌区内水稻种植的清溪场片区仍实现了较高产量,展现其灌溉系统的强大韧性和稳定性。”

那么,巨丰堰灌溉工程体系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记者了解到,秀山县地处渝东南盆缘山地武陵山脉南段,为典型的丘陵山区地貌。

有专家表示,“立体化”灌溉工程体系是适应丘陵山区灌溉需求的典型工程规划,保障了灌区水资源实现“高水高灌、低水低灌”,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巨丰堰灌溉工程体系为有坝引水,共有不同时期建造的巨丰、永丰、黄角3座拦河坝,引水入两条干渠,灌溉渠道通过3座渡槽穿过平江河的两条支流。

秀山县水利局党组成员姚勇军介绍,巨丰堰与黄角堰在三拱桥这个地方立体交汇,就是利用不同水源点灌溉不同高层的田地,克服了海拔高差。

目前,秀山巨丰堰、黄角堰渠系达40多公里,为平江河沿岸的广袤沃土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

不仅如此,巨丰堰拦河坝引水渠首枢纽还发挥着防洪、灌溉、排沙等功能,成为丘陵山区引水灌溉枢纽的典范。

“这样的立体灌区在目前在用的灌溉工程遗产中还是第一次见到。”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委会会长谭徐明实地考察后,对巨丰堰作出如此评价。

让古灌溉遗址发挥新价值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尽显绵延千年的中华治水智慧,重庆对于保护秀山巨丰堰的决心和信心是怎样的?

近年来,秀山县博物馆利用空闲场地和位置优势,打造了巨丰堰灌溉工程遗产展陈馆,采用沙盘模型、展陈牌方式展示了巨丰堰的工程始建、工程发展、主要遗产构成、历史管理机制以及规划的科学性,吸引了许多专家学者前往考察。

“巨丰堰是秀山县乃至重庆市水利遗产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突破,填补了重庆市世界水利遗产的空白,对助推重庆水利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水利遗产保护、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水利文化新名片,具有重大意义。”姚勇军表示。

姚勇军表示,巨丰堰的建设和发展,支撑了秀山地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粮食供应和人口的增加,并对“改土归流”后秀山地区的民族融合和社会发展都发挥了促进作用。

为更好保护这一世界级水利工程,按照《重庆秀山巨丰—永丰堰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2022—2035)》的总体部署,未来的保护措施将从遗产本体保护、遗产环境保护,以及史料与民俗的保护上全面展开,让古灌溉遗址充分发挥新的价值。

“重庆市将继续做好水利遗产保护,深入发掘水文化底蕴;在推动水文化传播普及的同时,加强文旅融合,培育水文化旅游精品。”罗治洪表示。

巨丰堰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也是特色研学游教育、生态文化旅游的优质资源。对此,有专家建议地方政府将遗产保护利用与农业转型升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统筹考虑,科学规划,多方参与,共同促进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城市报记者 胡安华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