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马蝗绊茶瓯记》记载,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日本平安时代)的重臣平重盛(1138—1179)为拓展与宋朝之间的贸易,向杭州育王山寺庙捐献了大笔黄金,住持以龙泉青瓷茶碗做为酬谢。
茶碗安放在铺饰缎子的中国制漆器圆盒中
几经流传,茶碗为室町幕府第八代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政所持有。茶碗在使用了二百年后,底部出现了裂痕。足利义政于是派遣使者至浙江龙泉,希望能找工匠,再重新仿制相同而完美的茶碗。但此时明朝匠人工艺已无法再烧制出如此卓越的梅子青釉色,匠人只能以铜绊锔钉进行修补,并送回日本。
当足利义政重新再见此碗时,他盯着碗壁上诺大的锔钉许久,不禁连呼:「蚂蟥!蚂蟥!」。他盛赞锔瓷修补技艺之精妙,从此这只青瓷茶碗便被称为「蚂蝗绊」,也成为史上流传最出名的破碗。茶碗转再流传至角仓家,最后由三井财阀赠予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珍藏。
南宋 龙泉窑青磁茶碗(马蝗绊)
高9.6cm,口径15.4cm,底径4.5cm
马蝗绊的特殊之处在于其经过锔补,虽然从表面上看并不十分完美,却生动诠释了不完美之美。釉色纯净,柔和淡雅,如冰似玉,烧制工艺可以说达到龙泉窑历代之最。底部的裂纹与锔钉,更是为它增添了独一无二的残缺之美。再加上几经流转,传奇非常,蕴含着独特的历史信息。
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这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的技术。
宣德款白釉铁锈花盘
故宫博物院藏
最晚在宋元时期,中国的锔瓷工艺已经比较成熟。然而这种技艺并不只存在于民间,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中有经过修补的明清瓷器,其中不乏官窑瓷器,已经表明了明清宫廷应存在有锔瓷的修补行为。
康熙款白釉暗刻花卉纹大盘
2014年故宫南大库遗址出土
2014年9月,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故宫西华门内的南大库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出一处灰坑,出土大量明清时期官窑瓷片,其中,发现了多件带有钻孔及锔钉痕迹的官窑瓷器残件。
青花缠枝莲纹罐
2014年故宫南大库遗址出土
故宫南大库遗址的位置与年代表明了这些官窑瓷器在明清时期于宫廷中进行了锔补,以这类考古出土发现为依据,从考古学的角度证明了明清时期宫廷中利用锔瓷工艺修补瓷器行为的存在。
结合前述清宫旧藏中经过锔补的明清官窑瓷器,加之清代档案中亦有对修补瓷器的记载,从多个角度证明了明清时期宫廷中会运用锔瓷技术修补瓷器。而这些证据,也为“马蝗绊”的锔补性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宣德款青花网文钵
故宫博物院藏
明嘉靖 青花凤穿花大碗(净水碗)
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孔雀纹大罐 明正统
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款青花勾莲纹赏瓶
故宫博物院藏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