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古诗中“窗含西岭千秋雪”“北风卷地白草折”,字里行间中都能感受到一股寒气扑面而来。
但是在古代的他们可没有羽绒袄,甚至连棉被都没有,那么他们都是如何挺过寒冬的呢?
一、古代的“冬日暖胃指南”要说古人过冬最离不开的,那必须是“火”,寒风呼啸的冬夜,要是没有火,那滋味儿可真不好受,所以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琢磨着怎么用火来取暖。
最初大家围着篝火烤火,后来慢慢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取暖设施,简直就是古代版的“中央空调”。
早在先秦时期,咱们的祖先仰韶文化时期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在房子中间挖个坑,垒上石头,这就是最早的火塘了。
这不仅就可以一边取暖,一边做饭做饭,真是一石二鸟,到了秦汉时期,皇宫和贵族家里就更高级了,出现了壁炉和火墙,烧起木炭来,整个屋子都暖洋洋的。
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火炕则是最常见的取暖方式,尤其是在北方。
南方的冬天虽然没那么冷,但也潮湿阴冷,所以火盆就成了家家户户必备的取暖神器,一个铜盆或者铁盆,里面放上烧红的木炭,就能驱散寒意,带来温暖。
除了这些“大家伙”,古人还发明了一种便携式取暖设备手炉,这玩意儿小巧玲珑,可以揣在袖子里,走到哪儿带到哪儿,简直就是古代版的“暖宝宝”。
特别是文人雅士,对手炉更是爱不释手,不仅可以取暖,还能彰显身份和品位,当然光靠“外部供暖”还不够,古人也很注重“内部热能补给”。
也就是吃东西来抵御寒冷,在古代,冬天进补可是个传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楚的人们就已经形成了冬季食补的习俗。
冬天当然要吃点热乎的,热腾腾的汤、香喷喷的肉菜,想想就流口水,在湖北和四川地区,类似“火锅”的吃法也早就出现了。
一家人围着锅子,热热闹闹地吃着,暖身又暖心,而说到暖身,怎么能少得了酒?古人认为,喝酒不仅可以驱寒,还能活血通络。
所以在冬天,温酒就成了家家户户必备的饮品,还有各种各样的温酒器皿,比如温酒壶、温酒樽等等,可见古人对温酒的重视。
二、穿什么抗冻在古代,要想冬天不受冻,首先得穿得暖和,不过在棉花出现之前,古人的御寒“装备”可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多样。
有钱人家自然是“家里有矿”,冬天可以穿上貂皮、狐皮、羊皮等制作的裘衣,风度温度两不误,妥妥的古代“时尚达人”。
貂皮、狐皮这些皮草不仅保暖效果一流,而且还非常耐用,一件好的皮裘可以穿好多年,甚至可以作为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
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些东西根本买不起,主要都是买一些简单的麻布衣服。
这些衣服虽然透气性好,夏天穿很舒服,到了冬天保暖性就差远了,抵御风寒的效果非常有限。
勤劳智慧的古人并没有向寒冷低头,他们竟然发明了“纸衣”。你没听错,就是用纸做的衣服。
这可不是我们平时用的那种一扯就破的纸,而是用特殊工艺处理过的植物纤维纸,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无纺布。
这种纸衣轻便透气,而且成本低,最重要的是,它有一定的保暖效果,在唐宋时期,纸衣开始流行,尤其受到贫苦百姓的欢迎,成为他们冬日里重要的御寒装备。
唐代诗人徐夤就对纸被赞不绝口,他在诗中写道:“披对劲风温胜酒,拥听寒雨暖于绵。”
意思是说,盖着纸被,即使外面风再大、雨再冷,也感觉像喝了酒一样暖和,甚至比丝绵被子还要舒服。
南宋诗人陆游也对纸被情有独钟,他曾在诗中称赞纸被“白于狐腋软于绵”,可见纸被在当时不仅实用,还相当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三、温暖革命的到来在皮草昂贵、麻衣不够保暖、纸衣略显粗糙的时代,一种神奇的植物棉花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从此中国人的冬天变得不一样了。
宋元时期,棉花开始传入中国,并逐渐在南方地区推广种植,起初人们对这种毛茸茸的植物还不太了解,也不知道它能用来做衣服和被子。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了棉花的巨大潜力,用棉花做成的衣物不仅保暖性极佳,而且柔软舒适,比传统的皮毛和植物纤维制品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元朝政府也看到了棉花的巨大价值,专门设立了机构来推广棉花种植,这为棉花在全国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要知道,在古代,政府的支持可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官方的推广,棉花种植的规模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到这种神奇的植物。
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大力推广棉花种植,他颁布了“植棉令”,要求每户农户都要种植一定数量的棉花。
有了这道“圣旨”,棉花种植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棉衣棉被也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普通老百姓也能盖上温暖的棉被了。
从“靠抖取暖”到“盖被取暖”,这可是一个质的飞跃。从此,古代的冬天不再那么难熬了,人们终于可以告别寒冷,拥抱温暖了。
结语没想到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古人竟然也掌握了这么多御寒妙招。
从篝火到火炕,从皮毛到纸衣,再到改变了整个冬天的棉花,古人为了对抗严寒,真是想尽了办法,脑洞大开。
虽然他们的方法和我们现在比起来可能有些“土味”,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创造力却是无可替代的。
信源
洛阳网 古人的过冬妙招:穿纸裘,盖纸被
青海日报 保暖有方!原来古人这样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