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八百年,43位国君墓葬,如今散落何处?

炖个考古 2024-10-31 09:14:34

西周时期的楚国,子爵,国君葬地可能在丹阳,今河南省淅川县以及湖北省丹江口市一带。目前发现了下寺、和尚岭、徐家岭、毛坪等春秋楚墓并出土一批重要的青铜器,但更早期的楚墓或是国君墓葬一直未发现蛛丝马迹。

春秋早期,楚国开始称王,部分楚王墓可能在今湖北省宜城市境内,但楚人多迁,墓葬并不集中。公元前506年,吴国攻破楚国都城,楚平王墓被伍子胥掘毁。楚昭王随后迁都鄀,后又迁到郢,战国时期的楚王墓集中在今湖北省荆州市楚纪南城周边的八岭山、纪山墓区,目前已探明冯家冢、平头冢、大薛家洼冢、仙女庙冢等墓葬,应当都是楚王墓。另外,当阳县季家湖的熊家冢、谢家冢也是楚王墓无疑。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楚国被迫迁都陈郢,楚顷襄王墓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大连乡瓦房庄村,南北并列两座土冢,当地人称“马鞍冢”。上世纪80年代初考古发掘,南冢呈“中”字形,墓坑长14.5米、宽13.48米,五级台阶,西侧随葬一处车马坑;北冢呈“甲”字形,规模较南冢略大,西侧50米随葬一处车马坑(车8辆、马24匹)。学术界一般认为南冢是楚顷襄王墓,北冢则是夫人墓。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安徽寿县朱家集(今划归长丰县)李三孤堆曾三次被盗,军阀李品仙也曾参与盗墓,流失文物4000余件,出土著名的铸客铜鼎(楚大鼎)。根据该墓葬形制以及出土器物器形、铭文综合推断:李三孤堆的墓主为楚幽王(楚顷襄王之孙、楚考烈王之子)。

新中国建立后,考古事业迎来曙光。1977年,考古人员在安徽省长丰县发掘了杨公M10、M11,墓坑呈“中”字形,墓中发现10套铜戈、鐏以及一些龙纹玉器,墓地设有车马坑和祭祀坑,规格较高,但整座墓修建仓促,处处显示未完工的痕迹,墓主很可能是在位2个月被异母兄负刍派人弑杀的楚哀王(楚幽王同母弟,楚幽王死后继位)。若确实如此,这将是最后一座楚王墓。公元前223年,楚王负刍被秦军俘虏,下落不明;昌平君熊启被秦军射杀,无墓。

2024年考古发掘了淮南武王墩战国楚墓,历史上多次被盗,最早的一次盗掘可追溯到唐朝,盗墓贼进入棺室行窃导致棺室盖板部分垮塌,现代盗墓贼两次进入椁室,盗出一批重要的文物。从发掘现场来看,武王墩墓坑呈“甲”字形,开口边长46.8米,十一级台阶,椁室方形,边长21米,面积400多平方米,分割成了九个区域,最中间的是棺室,目前成功提取3000多件文物,墓主疑似“楚国最后的倔强”——楚考烈王。

从熊家冢车马阵,到武王墩考古发掘,我们可以窥探其他楚王墓的豪华气派和钟鸣鼎食,希望有朝一日奇迹能够再现!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