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军39师115团1营向越军阵地发起冲锋。图片来源于网络。
谁都知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道理。
但不是每支部队都能做到,比如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前,很多匆忙从乙种师扩编成甲种师的部队,官兵放下锄头扛起枪,但战前训练时间不足,在战争中吃过不少亏。
不过,也有部队的战前训练就进行得比较踏实,比如13军39师115团1营。
上橡皮艇的时候,哪条腿先上都要反复练习!
杨裕东所著《橡胶林的回忆》。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战老兵,79年战时为13军39师115团1营二连战士的杨裕东,在自己的纪实作品《橡胶林的回忆》中,就写到了当年偷渡红河前的训练:
我们要练的是上船的速度,因此必须明确左右两边战士上船的方式。
“左边的右脚先上,右边的左脚先上!”
连长不停地在指挥着,嘴里还不停地骂着:“田某笨蛋!叫你先跨左脚,哪边是左你都分不清了!”
“大家要记住你上船后要跨几步,到了晚上你是看不见的!还要记住你的前后是谁,左右是谁!敌人的炮打来你们也不要忘记自己的位置!”
“如果谁落水了,大家不要慌!也不用我们自己人去救,有六连的弟兄专门保障!”指挥员不停的在喊。
115团1营二连连长刘明丰,战后荣立二等功。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这段回忆可以看出,为了提高上船速度,避免乱哄哄一拥而上,115团1营二连的官兵,连从左边上船的先迈右腿,右边上船的先迈左腿都考虑到了。
同时上橡皮艇和冲锋舟后,前面的战士要到船头去,所以还要牢记自己夜里看不见时,需要走几步到自己的位置上。
而且因为是偷渡,这一切都是静默无声的。
没有真橡皮艇和冲锋舟练习,就在地上用石灰画船练习!
79年战后的杨裕东。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工兵的橡皮艇和冲锋舟,不可能只拿来给二连官兵练习上下船,负责操纵舟艇的六连官兵还需要练习呢。
二连的官兵怎么办?
杨裕东文章中写道:
舟抬走后不要紧,我们连队自己用石灰在地上按实际大小画了无数个冲锋舟图形,每天就往这图形上跳!
经过反复练习后:
战士们一遍一遍地做着上船、架枪、下船的动作,动作细致得不能再细致,以至于我们闭着眼睛都能坐到船上自己的位置,目的就是要你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准确地完成渡河冲击的任务。
无数次的训练起作用没有?
没有惊动越军,115团1营成功偷渡红河。
13军38师在搭建浮桥。图片来源于网络。
1979年2月17日凌晨1时,1营2、3连隐蔽进入渡河地域,以3连、2连的顺序开始偷渡。他们利用11只冲锋舟、12只橡皮舟渡河,经过三个多小时秘密作业,偷渡成功并占领了滩头部分地域。
长达三个小时,完全没有惊动越军,二连率先与越军警戒哨交火的时候,高地上的越军还在阵地上烧小鸡吃,毫无防备下一击即溃。
最终,成功偷渡红河后,在攻占232高地的战斗中,115团1营共毙敌144人,俘敌1人,缴获高射机枪3挺、轻重机枪7挺、其他枪支10支、40火箭筒5具、美制40毫米榴弹发射器2具、82迫击炮1门、82无坐力炮2门、60迫击炮2门及弹药一部。
1营只牺牲4人,受伤10人,创造了敌我交换10比1的模范战例。
加上在后续作战中的表现,因此战后,115团1营被中央军委授予“攻坚英雄营”的荣誉称号。
为什么1营能获此殊荣?
恐怕跟战前训练抓得实抓得细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