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发布《新质生产力引擎驱动下的智能制造行业革新》白皮书

毕马 2024-09-19 16:54:46

当下,中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内涵与特征有所改变。新质生产力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备受国家与行业的重视,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指明新路向。新质生产力驱动下,中国制造业正掀起新一轮智转数改浪潮,智能制造也迎来提速升级,引领各产业向“新”而行,以质图强。

长期以来,毕马威中国都顺应时势,聚焦智能制造领域。毕马威中国工业制造行业主管合伙人Norbert Meyring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发表了智能制造的主题演讲,并发布了《智启未来:新质生产力引擎驱动下的智能制造行业革新》白皮书。该白皮书全面梳理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积极洞察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制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启示。

当今,工业文明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加速融合,以数智化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新时代正逐渐形成。智能制造通过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在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等过程中发挥着智能算法和数据分析技术的核心作用,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价值增长点,推动产业变革发展。此白皮书顺应时代与行业趋势,为企业提供全面深入的行业洞察,助其在智能制造浪潮中明确方向,顺利实现转型升级。‌

——毕马威中国工业制造行业主管合伙人Norbert Meyring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与形势分析

《白皮书》对高技术制造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等方面展开了现状分析。

高技术制造业蓬勃发展

在强有力的政策护航下,中国高技术产业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2018年中国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5.7万亿元,2021年正式突破20万亿元大关;2022年,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至22.3万亿元,较2018年增长42.9%,五年的年均增长率为7.3%。利润方面,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利润的比重由2018年的18.1%提升至2022年的24.3%,五年间增幅高达6.3个百分点,成为利润增长较快的制造业行业板块,引领作用日趋突出 。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自智能制造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以来,在市场需求的强大牵引和国家重大攻关项目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推动下,中国智能制造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业市场规模约3.2万亿元,同比增长19.4%,实现了较快发展。随着技术进步与市场潜力的持续释放,预计到2024年,智能装备制造业市场规模将增至近3.4万亿元,对中国制造业和经济体系建设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加快

当前,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2023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高达62.2%,预计2027年将突破70%;2023年,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率为79.6%;工业和信息化部预测,到2025年,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率将达到85%,而到了2027年,这一比例更是有望突破90%,制造业转型成效明显,数字技术加速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智能制造未来展望:五大趋势深度洞察

《白皮书》展示了智能制造行业五大发展趋势。

算力显著增长与应用深化:驱动智能制造创新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生成性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对先进计算能力的需求将增加,中国算力规模预计会保持快速发展。未来算力技术将进一步深度融入制造业生产流程,引领传统产业升级焕新。

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制造业正逐步向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转型。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能耗。

优化数据驱动的决策与优化:实现精细化管理与运营

数据已成为智能制造的重要生产要素。国内制造业企业致力于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与运筹优化等前沿技术深度整合,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智能决策生态。智能决策技术的应用帮助制造型企业做出全局最优的决策,实现精细化管理与运营。

个性化定制与柔性生产: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随着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柔性制造模式应运而生,帮助企业紧跟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定制化生产,最终提升市场竞争力。

互联与协同:实现全链条优化与协同

加强全链条优化与协同是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动力。制造型企业可通过建立完善高效的上下游供应配套体系、对工业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全量分析以及提升全流程的创新效率和服务能力等措施,实现生产效率及质量的提高。

未来的智能制造将更凸显‘智能’特性。在生产层面,传统的生产模式将会经历重塑,转向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从而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在管理层面,企业将借助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实现更为精细化的管理与运营;而在交付环节,智能制造企业将会迅速响应,更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实现个性化定制与灵活生产。

——毕马威中国工业制造行业审计主管合伙人马于翀

资本市场视角下的中国智能制造:现状与机遇

《白皮书》从并购、投融资及IPO等维度对中国智能制造资本市场进行分析。

中国智能制造并购市场渐趋理性,

但部分赛道表现出色

近年来,智能制造领域的并购活动展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2019至2023年间,中国智能制造企业共披露并购事件1,680起,公开披露交易金额5,698.0亿元,并购投资活动整体呈波动上涨趋势。2023年,受全球经济低迷和通胀压力影响,我国智能制造整体并购市场逐渐放缓,全年共披露330起并购事件,较2022年下降19.7%;披露并购金额共1,239.8亿元,同比下降25.1%,并购市场从快速增长转向更为理性和谨慎的阶段,智能制造行业进入调整和整合阶段。

从产业分布来看,在2019到2023年间,高端装备制造业、集成电路以及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在交易数量上展现较为活跃的并购动态,占比超事件总数7成,成为智能制造业并购浪潮中的中坚力量。在规模方面,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以及航空航天三大板块成为了资金汇聚的焦点,其并购金额占比分别达到29.3%、25.0%及16.8%。

图4:2019-2023年中国智能制造并购市场,单位:亿元,起(右轴)

来源:CV Source,毕马威分析

图5:2019-2023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并购市场各行业分布,单位:起,亿元(右轴)

来源:CV Source,毕马威分析

2023年中国智能制造投资浪潮节奏趋缓

2023年,智能制造领域的投资趋缓。2023年中国智能制造业完成融资事件共775起,相比去年下跌25.9%,但融资规模逆势上涨9.0%,已披露融资金额人民币804亿元。随着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及投资者对高质量项目筛选标准的提升,资本质量正在实现显著的跃升,资金投向具有更高潜力和价值的项目,从而推动整体融资规模的显著增长。

图6:2019-2023年中国智能制造投融资规模,单位:十亿元,起(右轴)

来源:CV Source,毕马威分析

A股IPO市场放缓,中国内地智能制造企业赴港融资

2019到2023年间,智能制造企业在A股IPO市场表现活跃,上市宗数和募集金额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五年间超千家智能制造企业上市,募资金额超万亿元人民币。2023年年初,证监会提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的政策,‌对IPO企业申报材料的质量和合规性提出更高要求,导致2023年智能制造行业的IPO宗数和募集金额都有所下降。

图7:2019-2023年中国智能制造企业A股IPO 事件数量和募集资金,单位:亿元,宗(右轴)

来源:Wind,毕马威分析

2019年至2023年期间,‌香港证券交易所(‌港交所)‌凭借其灵活且包容的上市条件,‌成功吸引了62家来自中国内地的智能制造企业赴港上市。‌ 为了进一步吸引并支持更多创新领域的新一代公司赴港连通资本市场,‌港交所‌推出了“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2024年上半年,‌已有31家智能制造企业在证监会备案赴港上市,‌这一数量是过去五年同期平均数量的两倍。

图8:2019-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智能制造企业赴港上市及排队情况,单位:万亿元,宗(右轴),宗(右轴)

来源:Wind,毕马威分析

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我国智能制造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展现出高度的活跃性,积极寻求筹集更多资金以投入到生产与研发领域,旨在构建更高水平的智能化生产与管理体系,进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未来,我国智能制造企业的融资需求将进一步释放,智能制造产业的资本市场之路将越走越宽。

——毕马威中国工业制造行业战略及交易咨询合伙人康琦明

新时代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探索

未来,随着算力、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新兴技术的攻关与广泛应用,中国制造业将在研发、设计、生产、测试、运维以及售后等环节逐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在各个细分领域打造智能工厂、智能供应链和智能产业园,最终实现制造行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毕马威中国期待与更多合作伙伴携手,拥抱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为智能制造企业提供专业的服务,共同推动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

本文内容仅供一般参考用,并非针对任何个人或团体的个别或特定情况而提供。虽然我们已致力提供准确和及时的资料,但我们不能保证这些资料在阁下收取时或日后仍然准确。任何人士不应在没有详细考虑相关的情况及获取适当的专业意见下依据所载内容行事。本文所有提供的内容均不应被视为正式的审计、会计或法律建议。

©2024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均是与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组织中的成员。毕马威国际及其关联实体不提供任何客户服务。各成员所均为各自独立的法律主体,其对自身描述亦是如此。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香港合伙制事务所。版权所有,不得转载。毕马威的名称和标识均属于毕马威国际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