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春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啥也不多说,先起立鼓掌。
但旋即我看到一些事情,一刹那,心中升起了一阵遗憾之情。
有不少地方已经明确,今年春节还是禁放、限放鞭炮。
当然,对于“禁放鞭炮”,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大家都有自己的道理,我们不展开讨论。只是略感遗憾。
这些年很多人都有感受,不让放鞭炮的春节,着实少了传统的年味儿。
那么,在这里也提出一个疑问:
我们成功申请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春节,到底包含不包含放鞭炮这个事儿呢?
如果没有包含放鞭炮,那还真是感觉有点遗憾。
就像看西游记,里面却没有悟空一样。里面就算有再漂亮的妖怪,再精彩的剧情,都会觉得这个西游记平淡了很多。
就是没内个味儿了。
以后的孩子们,再读到白居易的那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估计也很难想象这句诗描述的画面究竟是什么味道。
不仅仅是我这样的凡夫俗子会对春节放鞭炮有某种执念。在这件事儿上,伟人也不能免俗。
1976年春节,毛主席已经年过八旬,身体状况日益恶化。
除夕夜,他躺在病床上,听着窗外稀疏的鞭炮声,心中忽然也涌起了无尽的思绪。
听着听着,他突然起身对身边的警卫员说:
“新年了,你们也弄一点鞭炮来,我不过年,你们这一大帮子人还是要过年的。”
这句话,简单却充满温情,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动不已。
放炮,过年。
虽然只是简单的描述,但“放鞭炮”和“过除夕”这其中微妙的情绪感应,估计只有咱们中国人自己才能体会出来。
但因为种种原因,很多地方禁放、限放鞭炮了。
这是不是给春节申遗成功留下了一点点遗憾?
有朋友说,申遗成功了,今年春节必须弄挂鞭庆祝一下。
另一个朋友说:
不行,禁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