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荒地石滩变身生态湿地长安区山水项目新画卷再添一景

行走世界的笔记 2024-07-27 03:38:12

高颜值的湿地景观,之前却是无人问津的荒地和滩涂。近日,一座新的生态湿地正在“美丽绽放”,它就是位于长安区王莽街道刘秀村的陕西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以下简称山水项目)陕西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工程(以下简称山水项目),正在打造生态修复的样本和典范。

现场:昔日荒地变身生态湿地“绿肺”

7月25日9:00,记者来到刘秀村这片“湿地”,只见步道北边是一大片平整的稻田,池塘、睡莲、石子路……不时有水鸟悠闲逗留或翩然飞舞。

漫步其中,从杂草丛生之地到生态湿地,从坑塘滩涂到串联成片的池塘,从单调的田埂路到妙趣横生的砾石步道,处处体现着“生态治理”的核心理念。

据长安区山水项目一标段生产经理王尚介绍,这片湿地以前是废弃坑塘,枯水期干涸、汛期却又水深4米以上,水系不联通,生物多样性受阻,并且面临安全隐患、无法耕种以及植被灭失等生态问题。

“山水修复项目的实施,让刘秀村的河滩地变为52.5亩肥沃的水稻田、58.5亩树林和绿地,以前的臭坑塘也成为种着黄菖蒲、荷花等植物的池塘。”王尚说,如今湿地美景已初见雏形,接下来将进行道路、湿地生态廊道的建设以及路灯、长椅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让这里成为群众家门口的风景,市民游客休憩娱乐的好去处。

成效:吸引野生禽类动物群落“定居”

于细微处见真章,这样的变身只是长安区大力实施山水项目的一个缩影。 2023年,长安区启动山水项目,包括土地综合整治、河道堤岸修复、林地提质增效、水土流失治理以及湿地修复等6类。截至2024年6月底,累计完成生态修复3300.14公顷,河道修复54.39公里,已完成进度占比98.84%。

据西安市长安区秦保局资源管理科副科长雷培介绍,山水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原有亩产量低下耕地质量,改善各级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解决安全隐患,新增禽类野生动物栖息地7处。

“山水项目带来的改变也是直观的。”雷培说,比如长安区山前中部受损区域湿地修复、水源涵养功能提升与土地整治项目,涉及沿山8个街道69个自然村,截至目前,项目已初步完成修复任务,正在开展养护工作,数据显示,项目区耕地小麦亩产由原先的300斤,提升至900斤左右,预计秋季玉米亩产可达1100斤。

此外,项目刘秀示范区变原先撂荒地、乱石滩为网红旅游打卡地,2024年春夏累计接待旅游人次40万,同比增长22%;刘秀村修复后稻田已交还村集体经营,周边湿地水系连通,近期监测已发现部分野生禽类动物群落“定居”,“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自然生态效果已经形成。

举措: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携手“出圈”

据了解,长安区印发一系列制度办法,并成立督查组严格考核执行,促使项目全程规范化推进,大幅提升工作执行力,并进行实地踏勘,保障了项目落地落实。

同时,区政府将山水项目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对各成员责任单位进行严格考核,实行三级处罚制度。并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群众宣传山水项目惠民政策,加强对山水项目的宣传和动员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对项目的认识和支持。

据悉,长安区将满负荷推进项目,9月底前完成沣峪林区林地提质增效工作任务,年底前完成项目初步验收,切实将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带动区域生态经济统筹发展。

来源:西安新闻网 记者 高乐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