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生牛马生马”是世人的基本常识,是不证自明的公理。小学教科书则表达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没有人提出反驳。其实二者背后的逻辑都是一样的,都是小逻辑的直白表达。世人所见的牛是第二牛,第二牛的逻辑必须依赖第一牛的先在,没有第一牛则没有第二牛。按照牛生牛的逻辑,混沌之初没有牛,今天也应该没有牛,当然也没有牛生牛。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逻辑学家没有思考过第一牛和第二牛的逻辑问题,其实这是最关键的逻辑学问题。牛生牛的逻辑必须建立在另一个逻辑基础上,混沌之初没有牛,则牛生牛的逻辑就是一句空话。
海森堡,1901年12月5日—1976年2月1日
人们看见冰山一角,但真正的冰山在海面之下。冰山一角是小逻辑,海面下的冰山是大逻辑。小逻辑是不能独立的,是依附于大逻辑的。建筑物必须依赖地基,建筑物是小逻辑,地基是大逻辑。世人所见的第二牛是依附于世人所未见的第一牛的。第一牛是大逻辑,第二牛是小逻辑,第二牛是依附于第一牛的,可惜世人的常识没有看见第一牛,只看见第二牛。第二牛是牛所生,也只能生牛。第一牛是非牛所生,能生非牛。小逻辑的无限推演必然到达逻辑悬崖,最后崩溃,无法形成逻辑闭环。老子“一以己为牛,一以己为马”,一会儿牛形,一会儿马形,一会儿人形,这是大成万物之牛,是第一牛的真形。形不能拘束第一牛,只能拘束第二牛。
理解了老子的牛是第一牛,就理解了薛定谔的猫是第一猫,而世人心中的是第二猫。以第二猫的心量来理解第一猫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走的不是同一条道,必然发生误解。死活叠加态的猫是大成万物之猫,是真猫,是永恒的“活猫”;或死或活的猫是第二猫,是真正的“死猫”,是固化的猫。真猫是生死可以逆转的,因为生死都是不同展现形式,如同少年舞龙有不同的pose。这个世界的多样性是以“非牛生牛”的大逻辑建立的,不是以“牛生牛”的小逻辑建立的,而世人的五官只能看见小逻辑,这是世人的悲哀。
老子在虚极静笃中“观其妙”,世人在念念迁流中“观其徼”。“徼”是边际。边际效应误导了世人的眼界,老子实证正是边际效应产生了形。庄子《知北游》说:“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造物者与万物没有边际,万物与万物之间其实也没有边际。万物之间确实显示了边际,那是万物自己假设的边际。万物在没有边际的地方假设了边际,如同在虚空中画出了边际,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是道家宗师的破边际真言,边际破了,形就破了。形破了,名就破了;名破了,逻辑就破了;小逻辑破了,大逻辑就诞生了。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古老的逻辑悖论,几千年过去了,人们无法破解这个悖论。逻辑悖论就是逻辑无法形成闭环,逻辑本身存在漏洞。小逻辑之所以被称为小逻辑,就是无法形成逻辑闭环。这是因为语言带来的割裂造成的,边际是割裂的根源,无边际则无割裂。按小逻辑,鸡与蛋是二名,代表二个实体,于是有先后的逻辑顺序。按大逻辑,鸡中有蛋,蛋中有鸡,鸡与蛋是叠加态,是混成的,二者是没有边际的。因此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命题本身就是伪命题(如同问:先有蛋还是先有蛋,或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老子把牛看做马,把马看做牛;觉悟者把鸡看做蛋,把蛋看做鸡。这不是无稽之谈,而是符合真实之际。命题的逻辑悖论就消除了,这才是正确的答案。
参考书目录
《物理学之“道”》美 弗里乔夫·卡普拉 中国编译出版社
《时间简史》英 斯蒂芬·霍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谁找到了薛定谔的猫?》美 亚当·贝克尔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光子之舞》奥 安东·蔡林格 中信出版集团
《量子纠缠》英 布莱恩·克莱格 重庆出版集团
《物理学的进化》美 埃尔伯特·爱因斯坦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物理学讲义》 美 理查德· 费曼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量子简史》美 大卫·凯泽 新星出版社
《光子史话》英 布莱恩·克莱格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量子时代》英 布莱恩·克莱格 重庆出版集团
《十大物理学家》英 罗德里·埃文斯 重庆出版集团
《科学简史》英 W.C丹皮尔 中国华侨出版社
《物理学史》郭奕玲 沈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