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畜牧业协会会同9个主产区协会,向调查机关提交保障措施调查申请,认为近年来中国牛肉进口数量急剧增长,对国内产业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申请人提交的证据显示,中国牛肉进口量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增长了65%,2024年上半年进口数量达到了2019年上半年的两倍以上。在中国,同样拥有一定的资源,牛肉价格却独贵,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诸多复杂的因素。
牧场资源
中国虽然地域辽阔,但适宜放牧的优质牧场资源相对有限。与一些畜牧业大国相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我国的牧场在面积和质量上都存在差距。有限的牧场面积难以大规模地放养牛群,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牛肉的产量。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一些原本可以用于放牧的土地被开发用于其他用途,进一步压缩了牧场空间。
劳动力成本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从牛的养殖到牛肉的加工、销售等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养殖过程中的日常照料、防疫工作等,都需要人工操作。相比国外一些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这无疑增加了牛肉生产的成本,从而推动了价格的上涨。
饲料成本
牛的生长需要大量的饲料,而饲料的价格近年来也在不断攀升。一方面,饲料的主要原料如玉米、大豆等,其种植成本受土地、化肥、农药等价格影响,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我国部分饲料还依赖进口,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这使得牛的养殖成本进一步增加,牛肉价格也随之上升。
生长周期较长
国内牛肉的供给增长速度相对较慢,无法满足市场的旺盛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肉这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需求不断增加。但国内牛肉的生产受制于前面提到的诸多因素,产量难以在短期内大幅提升。在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下,牛肉价格自然而然地居高不下。
要解开中国牛肉高价的“死结”,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合理规划和保护牧场资源,提高养殖效率以降低劳动力成本,稳定饲料价格或者寻找更多的饲料来源等。只有综合解决这些问题,才有可能让牛肉价格回归到更合理的水平。
国内牛肉高价的原因是没有低成本的草场。纯饲料喂养成本太高,饲料价格一度高出小麦,导致小麦青储屡禁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