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各地频繁发生非法运营车辆(俗称“黑车”)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泸州市和宜宾市相继发生的“黑车”顶撞运管人员事件,更是将这一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
事件回顾11月11日,泸州市高铁站外发生一起运管人员被“黑车”司机顶在车头驶出数米的事件,再次将“黑车”问题推向风口浪尖。泸州市交通运输局随后发布通报,证实涉事车辆未取得网约车相关证件,属非法运营。
▲泸州市高铁站“黑车”事件
无独有偶,宜宾市也在今年连续发生两起黑车司机拒绝配合执法、甚至撞倒运管人员的事件。
6月13日,多个网络平台出现一段视频,视频显示有身着制服人员和他人发生语言纠纷,引发网友关注。
▲6月13日,宜宾西站非法营运车辆冲突事件
6月14日上午,四川宜宾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发布“情况通报”称,2024年6月13日,宜宾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联合市公安交警在宜宾高铁西站依法开展整治非法营运车辆专项行动。在检查时,发现川CD55125新能源小汽车涉嫌从事非法营运,5名同车人员拒绝配合调查,其中4人强行离开现场,与执法人员产生语言冲突。
10月23日,有网友在泡菜坛小程序上发帖称:“宜宾西站一黑车司机为逃避处罚,竟开车撞倒运管人员试图逃逸。宜宾的黑车真的要整治一下了,太不安全,并且跑黑车没有保障,一旦出了事,保险公司会赔吗?虽然生活不易,但还是要合法合规才得行啊。”
在这几起事件中,也透露出几点问题。一方面,黑车司机往往采取游击战术,与执法人员打时间差、空间差,使得执法难度加大。
另一方面,一些执法人员可能存在执法不规范、滥用职权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执法矛盾。也有人认为,运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可能存在暗箱操作、利益输送等问题,导致执法不公。所以,加强执法监督、提高执法透明度,也是运管部门必须努力的方向。
平台监管不力网约车平台的兴起,确实为公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一些聚合平台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降低了司机和车辆的准入门槛,导致大量未取得合法资质的黑车混入市场。
这些黑车不仅车况和司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乘客的权益往往难以保障。
▲某导航软件上的各种打车平台
平台方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忽视了自身的社会责任。他们没有对司机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和安全培训,导致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司机也能上路运营。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平台方往往推卸责任,给乘客和司机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加强平台监管、提高准入门槛,是保障乘客安全、维护市场秩序的关键。
黑车司机违法运营黑车司机作为非法营运的主体,他们的行为无疑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当我们深入了解,会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出于无奈才选择了这条路。随着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一些失业人员、低收入群体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选择开黑车来谋生。
▲图源网络
然而,这种违法选择不仅给自身带来了法律风险,也给乘客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一些黑车司机为了多挣钱,不惜宰客、拒载、绕路等行为,严重损害了乘客的合法权益。
例如,有网友说一些“黑车”宜宾西站到宜宾站喊价二三十一个人,而打的士打表才十元,“黑车”西站到原香岭喊价50元,打的士十元,“黑车”司机完全是在宰人。
因此,加强黑车司机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找到合法的谋生途径,是减少黑车现象、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乘客安全意识不足乘客在选择出行方式时,往往只关注价格和便利性,而忽视了安全性和合法性。一些乘客为了贪图便宜或者方便,选择乘坐黑车,从而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一旦遭遇交通事故或者其他问题,他们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和救援。
▲图源网络
要解决“黑车”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加强平台监管:网约车平台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司机和车辆的准入门槛,加强对司机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平台运营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黑车司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同时,应加强对乘客权益的保护,为乘客提供有效的维权渠道。
提升执法水平:运管部门应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确保执法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同时,应加强对黑车司机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共安全。
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对乘客的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应加强对黑车危害性的宣传,引导乘客选择合法、安全的出行方式。
“黑车”问题的根源在于多方原因交织在一起。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平台、司机和乘客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和乘客的安全出行。
来源:宜宾泡菜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