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如何当上《环球时报》总编辑?

品品这个历史 2024-09-23 10:02:50

胡锡进,河南汝州人,生于1960年。胡父为南下干部,先后参加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后,胡父被分配至航天系统,成为一名会计。胡锡进天资聪颖,先后就读于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胡锡进进入《人民日报》,成为一名助理编辑。

当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新闻行业迎来春天。胡锡进身处其中,特别渴望出人头地。很快,机会就来了。1993年,南斯拉夫爆发内战,《人民日报》急需战地记者,参与前线报道。胡锡进毛遂自荐,列举自己的两大优势。其一,南斯拉夫通用俄语和英语,胡锡进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精通上述两种语言。其二,胡锡进是一名老兵,精通步枪、机枪的操作规范,能快速适应战场环境。就这样,胡锡进登上飞往萨拉热窝的飞机,开始了战地记者的生涯。落地之后,战争的可怕场景给胡锡进留下深刻印象。当时,萨拉热窝的物价直线飙升,一公斤白糖的价格为60美元,一公斤面粉的价格为15美元。

胡锡进身处前线,深入一线采访,带来大量详实报道。有一次,胡锡进为了采访米洛舍维奇,不惜取道罗马尼亚,辗转两千多公里,完成此次采访任务。坚韧的品格打动了领导,胡锡进回国后升任主任编辑。工作之余,胡锡进结婚并生了一个女儿。恰在此时,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1997年,《环球时报》创刊,招募主创人员。胡锡进跳槽至《环球时报》,出任副总编辑。创刊之后,胡锡进与段静涛等人合作,将《环球时报》定性为国际时事媒体。胡锡进以单仁平为笔名,就南海热点、巴以局势发表评论文章。胡锡进的文章针砭时弊,迎合少数爱国者的口味。因此,《环球时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每期的发行量超过100万份。

胡锡进在《环球时报》工作多年,上级有意将其提升为总编辑。2003年,幸运女神再度垂青于胡锡进。这年三月,伊拉克战争爆发,胡锡进飞往巴格达,亲眼目睹美军使用地空导弹袭击巴士拉、摩苏尔。他以为,萨达姆拥有坦克、步兵战车等武器,战争必定旷日持久。然而,不到一个月,萨达姆政权垮台,革命卫队被解散。胡锡进十分惊讶,仍撰文赞颂革命卫队。其行为被一些观众称为大忽悠。

战事结束后,胡锡进返回北京。此时,《环球时报》成为知名度最高的新闻媒体。许多人觊觎总编辑的职位,胡锡进只是候选人之一。最终,经过反复权衡,胡锡进出任总编辑,事业迈上新台阶。事实证明,胡锡进担任总编辑完全合格。自媒体兴起之后,胡锡进在抖音、今日头条开设账号,经常发表时评文章,吸引数千万粉丝。由此可见,胡锡进是一位资深的记者,也是一位非常称职的总编辑。2022年,胡锡进宣布退休,结束了漫长的记者生涯。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