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人之术:怎么辨别下属不怀好意的吹捧?用这三招,避免掉进大坑

谋略与兵法看职场 2024-04-10 00:20:39

职场之中,领导与下属的关系是相对复杂的,既有相互合作的一面,也有相互竞争的一幕。因此作为一个精明的领导者,在与下属打交道的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的警惕,以免被某些下属不怀好意的误导。怎么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呢?通过认真剖析下面的案例,就能够有所收获。

【案例原文】丁酉,隋汉阳太守冯盎承李靖檄,帅所部来降,以其地为高、罗、春、白、崖、儋、林、振八州,以盎为高州总管,封耿国公。先是,或说盎曰:“唐始定中原,未能及远,公所领二十馀州地,已广于赵佗,宜自称南越王。”盎曰:“吾家居此五世矣,为牧伯者不出吾门,富贵极矣。常惧不克负荷,为先人羞,敢效赵佗自王一方乎!”遂来降。于是岭南悉平。

【案例剖析】被下属热情拥戴而“自立为王”,这本来是乱世群雄都梦寐以求的好事。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劝进”方案却可能是别人精心设计的“陷阱”,只有头脑清醒的领导者才能够分辨。本案例中太守冯盎就是一位头脑极为清醒的领导者,能够敏锐地察觉到下属“劝进”方案之中的“猫腻”,并果断地逆向操作,最终成功地破除了“富不过三代”的诅咒,从而使得自己和家族基业长青,富贵长久。那么冯盎是做到明辨忠奸,趋利避害的呢?我们认为,那是因为他做对了以下几点:

1.能够对宏观形势正确判断。

形势是什么?可能对大多数谋略初学者来说,这是一个玄之又玄的概念,很不好理解。咱们解释地通俗一点,那就是当前的现状以及未来可能的趋势。本案例之中,下属劝说冯盎称王是在什么形势之下?“唐始定中原”,即唐朝已经消灭了窦建德和王世充,定鼎中原的情况之下。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么一个道理“得中原者得天下”,一旦人力物力极为集中的中原地区被某一新兴势力完全占据,那么他就会成为无可匹敌的强者,几乎可以凭借其丰富的资源碾压其他割据势力,从而实现天下一统。而在这种形势之下,不识时务地“自立为王”,无疑是螳臂当车,自取灭亡。

2.注重对个人意图进行核实。

从古至今,下属向领导提建议,无一不是夹杂了“私货”的,这就像任何鱼都带刺一样。因此精明的领导者,都非常注意在听取建议的时候将那些隐藏在肉里面的“刺”挑出来。本案例之中,下属劝说冯盎自立为王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呢?冯盎虽然没有明说,但已有确切暗示,即“常惧不克负荷”。就是说,下属拥戴冯盎称王的真实意图是把他当做一张“肉票”。在唐朝正式进军的时候,擒拿已经称王的冯盎献给李渊,作为自己加官进爵的“投名状”(或“垫脚石”)。在洞悉下属“劝进”的真实意图后,冯盎看破却不说破,还在言语上自我贬抑,以求自保。

3.果断对所提方案进行逆向操作。

当冯盎洞悉下属真实意图之后,知道时不我待,一旦对方的奸计被识破,就可能铤而走险,提前发难。于是,他果断对下属所提的方案进行逆向操作,趁自己手上还掌控“资源”(即地盘)时,主动向新成立的大唐王朝“入股”,以求背靠大树好乘凉。最终的结果不出其所料,唐高祖李渊对冯盎的态度非常满意,按照其“出资比例”给予其对应的“股东”待遇,即“以盎为高州总管,封耿国公”。

总而言之,职场的本质是名利场。任何职场中的任何关系,最终都可以解析为利益关系。因此掌握了利益分析法的领导者,就要比拥有了“照妖镜”,在面对别人的花里胡哨的诱导时,能够洞若观火。

(欢迎想系统学习兵法的朋友搜索并关注今日头条号:“谋略与兵法”,欢迎大家私信留言。不懂谋略与兵法,怎能从容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