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涨价,除了房子?这会是常态吗

橙子评房市走向 2024-04-27 09:30:25

万物涨价,除了房子?这会是常态吗

大家好,我是橙子。一个在广州每年买一套房,也帮粉丝客户买房的人。

希望和大家都能住上更大更好的房子。

上篇文章:

讲了银行的一些新动作,按揭贷款和经营贷都有新动向,其实对于这个动向我并不吃惊,大趋势一旦形成,就会一直进行下去。

就像我说接下来,不论是经营贷还是按揭的利率,还会进一步下降。这不是预测,这只是对未来要发生的现实,做的一种阐述。

因为万事万物背后都有逻辑,是利益这条看似若隐若现的线索,把那些看似荒诞,看似凌乱,看似道貌岸然,看似光焰万丈,贯穿起来,运转,演绎,周而复始。

去掉精美的装饰,剖开华丽的皮囊,暴露在我们眼前的,都是些平凡,平庸的故事。

01

最近重庆燃气涨价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我们没必要详细讨论。

但我们要说的是,其实不只是重庆的燃气,最近这段时间,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基础配套也都在涨价。

广州前段时间提出两套自来水价格调整方案供听证。

两个方案的平均供水价格都是3.4元/立方米(含税),相比现行水费标准,增幅34.39%。这就意味着,自来水涨价了。

水,作为每个人生存必须的消耗的品,几乎涉及到所有和餐饮相关行业的成本。

自来水涨价后,我们的饮用水,平时餐厅吃的饭菜,下午解困的咖啡奶茶,无一不会涨价。

除了餐饮,像日化类,化妆品,这类消费品,自然也会跟着一起涨价。

其实还有很多东西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涨价了。

去年广州地铁交通费的收费规则,看似弯弯绕绕长篇大论,归根结底就是涨价。

我看网上有每天坐地铁上班的朋友展示,她的交通费从过去充值100块钱可以用两周,到现在充值100块钱只能用10天左右。这么算下来,交通费涨了10%不止。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必须开支,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抬头看看那个横梗在每个人头顶的300万亿M2数值。

但是另一方面,房价又让很多人疑惑,开发商割肉大促销,很多小区的挂牌价回到了4年甚至5年前。谁不磨刀霍霍对着价格砍几刀,都对不住习得的谈判攻略。

所以现在的局面是一面,物价涨的热火朝天。另一面,房子的成交以价换量,房地产头破血流。

好一幅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02

这是物价上涨和房价下跌矛盾吗。

并不矛盾。

因为过去,土地财政代替了一部分税收的作用。原来有一群一腔热血,信仰国家会越来越好的中产们,愿意拿着自己未来几十年的收入,贡献出自己的劳动剩余,打了鸡血的买房。

这些人替大部分人负重前行,承担了这部分的财政收入,支撑起我们超大规模的基建配套,促进我们制造业的高速发展。

让我们有余力补贴水电煤、公交地铁、粮食、教育这些涉及基础民生的公共配套、刚需产品。

现在,这帮背着炒房客骂名的中产们,失望了,亏钱了,鸡血打不动了,干脆躺平了。

买家躺平了,开发商自然跟着躺平,这下一级市场土地卖不出去,财政紧张,就只能减少补贴,让这些基础产品涨涨价了。

你以为的岁月静好,物价平稳,不过是一直有一群人默默负重前行。

此情此计还会持续下去吗。

M2广义货币的300万亿正在一路飞奔向下一个100万亿。

货币只要发出,就不会消失。货币如水,不是流向这里,就是流向那里。一个人的收入,就是另一个人的支出。

物价上涨,有快有慢,但是通货膨胀一定雨露均沾,水涨船高。

我们关系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货币还是信用货币。

M2的增速依然遥遥领先于经济的增长速度。

地方的财政收入依然需要从土地中汲取。

我们的城市化进程依然在推进,远远没到停滞的地步。城市的基建依然在建设。

我在广州能看到金融城、琶洲的建设通宵达旦,南沙即使偏远,但依然在大搞基建。

我们的产业仍然在升级,即使高科技企业不赚钱,不造血,也依然在不停输血。

居民的主要财富仍然在砖头上。

目前中国的居民,仍然找不到比房产更稳健,更安全,自带3倍天然杠杆的投资品。

在金融系统里,尚未找到比土地和房产更安全,更受认可,更易评估的抵押品。

人口虽然增长变缓,但是人口依然在增加,一线城市和片区核心城市的年轻人依然在流入。并且随着增量的减少,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强者愈强,弱者更弱。人口进一步向大城市聚集的趋势就越剧烈,涌入更多的人,带来更多的资源。

只要是优质资源,就一定稀缺。不论是土地,房产,景观,还是人。

在这些底层逻辑没有改变之前,房价下跌的趋势不可能持续,基本面没有变,定量没有变,趋势就没有办法改变。

加个好友,围观我的朋友圈,不定期分享房产内容。

(2024.4.26 橙子 yxjcena)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