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完了,四大股东提走10亿,把麻烦留给了6万股民

灰鸽胡侃 2024-12-24 18:54:21

又一个上市公司的麻烦留给了股民。

近日,上市公司合纵科技公告,公司实控人及另外两个大股的部分股权将被法院司法拍卖,并特别强调,拍卖后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其实,都多余强调,实控人及大股东们的股权早就卖完了,现在法院的拍卖,不过是走个司法手续。

这是合纵科技前四大股东目前的持股情况。

实控人刘泽刚虽然持股11.86%,但已100%冻结,85%轮候冻结,大股东韦强、张仁增的质押率则都接近100%。

不管冻结还是质押,本质上都是套现,先把钱花了,再用股抵债,就拿这次法院的拍卖来说,抵偿的就是几个人之前从四川宜宾国资手里借走的2.86亿。

也就是说,账面上绝大部分股份都等同于已经变现了,四大股东真正的持股比例,也就是何昀的1.64%。

值得一提的是,这四大股东也是合纵科技的创始人股东,IPO之初,四个人的持股之和曾高达51%。

从当初的51%到现在的1.64%,四个创始人通过竞价、大宗、转让、质押等各种能用的方式,一共提走了10个亿。

而创始人把股权卖完了后,却留下了一个麻烦的合纵科技。

第一,账面堪忧,只有2.6亿的货币资金,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却有16亿,近两年都没有盈利,必须靠借新还旧才能活下去。

第二,控制权风险,拍卖就意味着不知道未来谁能最终成为实控人,增加了未来公司控制权的不确定性,而且,也可能流拍。

第三,还有暗雷,早在2023年12月,合纵科技就因涉嫌信披违规倍证监会立案调查,至今一年过去了还没结果,这是一颗随时都可能被引爆的暗雷。

合纵科技,这个名字有些特别,合纵是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公孙衍等人团结六国对抗秦国的策略,简单说就是弱者抱团对付强者。

商场如战场,在如今的商业世界里,合纵也就演化成了一种商业策略,就是小商家、小企业联合起来对抗大商家、大垄断企业,而合纵科技的诞生背景还真就恰如其名。

中小板有一家上市公司叫北京科锐,主营业务与合纵科技一样,都是配电设备,而巧合的是,合纵科技的四个创始股东刘泽刚、韦强、张仁增、何昀都曾是北京科锐的员工。

北京科锐最早创建于1988年,是当时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一个副所长张育新创办的,早期也没啥技术,主要就是代理一家美国公司的电气设备。

代理生意靠的是人脉资源,而张所长正好有这个便利,于是,没过几年,就把销售额做到了800万美元。

美国公司那边一看,一个代理就800万,那多整几个代理岂不是轻松几千万了,于是,美国公司终止了独家代理合作模式,也就催生了不少小的代理公司。

相对于这些初生的小代理商来说,北京科锐就像强大的秦国,于是,合纵科技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刘泽刚是最早进入北京科锐的,原本是能源部下属水电二局的电气施工技术员,1991年跳槽到北京科锐后任销售部经理。

1995年,韦强和张仁增加入北京科锐销售部,韦强任销售部内勤经理,张仁增任区域销售经理,1997年,何昀也加入北京科锐销售部,任销售工程师。

也就是说,刘泽刚是带领自己的老下属们完成了一场成功的合纵。

其实,合纵科技最开始的创办人只有3个,1997年,刘泽刚带着两个下属韦强、樊京生出走,共同创立了合纵科技。

而没过多久,樊京生又从合纵科技出走,自立门户创办了清畅电力,如今是新三板的上市公司。

正是因为樊京生的出走,张仁增、何昀先后加入了合纵科技,形成了创始人四巨头。

如前所说,一开始干的都是代理业务,靠的是人脉资源,而四个创始人原来都是干销售的,渠道资源是现成的,于是,合纵科技很快就从一众小公司中脱颖而出了。

到2006年,合纵科技营收已经达到8000万,净利润800万,而在这一年,又迎来了一个业绩加速的机会。

2006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成立,2007年,合纵科技成为第一批挂牌的公司。

合纵科技在新三板没有白挂,前后挂了7年,营收从8000万涨到了7亿,利润从800万涨到了7000万,几乎是双双十倍。

合纵科技登陆A股的时间是2015年,但早在2010年就开始尝试转板,可惜申请IPO的当年就因被北京科锐起诉侵权铩羽而归。

而2012年再次申请IPO的时候,又遇到A股的IPO关闸,等了两年后,才在2015年成功登上创业板。

都说上市是新的开始,合纵科技也确实有了个新开始,只不过,不是在原有的配电设备业务基础之上,而是“另寻新欢”了。

2016年,合纵科技上市的第二年,我国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锂电池产业也就成为了竞相追捧的宠儿,合纵科技也忍不住入场了。

2016年,合纵科技斥资5.3亿并购了湖南雅城,一家做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公司,2017年,合纵科技参股天津茂联,一家做三元前驱体的公司。

一脚跨入新能源赛道后,刘泽刚2018年豪气地向外界宣布,到2021年,合纵科技营收将达到100-110亿。

然而,在对外豪言的同时,4个创始股东却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在二级市场的减持。

几人的减持时间都主要集中在2018-2021年,如果从股价的历史K线图来看,就是合纵科技开启长达3年的单边持续下跌之前。

根据历史减持记录统计,刘泽刚大约套现了2.3亿,韦强套现了1.8亿,张仁增套现了1.7亿,何昀套现了1.4亿,加上从国资那里提走的2.86亿,已提走10亿。

其实,从几大创始股东开始套现的时候就有媒体质疑刘泽刚只是画了个饼,而现在往回看,也确实如媒体所言。

原计划的100亿营收,至今历史营收顶点也就29.62亿,而花大价钱买来的锂电池业务,在勉强撑过业绩承诺的前三年后,就成了合纵科技的累赘。

历史财务数据显示,合纵科技2020年巨亏7.7亿,2023年巨亏6.4亿,都是拜锂电池业务所赐,两年的锂电池业务毛利率都是负数。

曾经刘泽刚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自己最大的快乐就是把企业做好,为社会创造价值,如今,就快失去这份快乐了。

0 阅读: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