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好用的启拉利轻机枪为什么没能成为中国抗战的主力武器?

戊辰评军事 2024-03-31 00:48:54

启拉利轻机枪是瑞士枪械设计师启拉利和恩德共同设计完成的一款轻机枪。该枪在瑞士不受军方重视,但中国却大量进口过此枪,据统计进口的数量达到3025挺,在国内战争中被大量使用过,然而在抗日战争中启拉利轻机枪却没能成为主力武器,甚至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启拉利轻机枪采用枪管短后坐自动原理,气冷式散热,可半自动和全自动射击,理论射速每分钟450~550发,表尺射程2000米,有效射程800米。

启拉利轻机枪外观设计非常出色,全枪仅重8千克,轻便易携,25发或50发弧形弹匣置于枪身下方,不影响射手瞄准,小握把的设计更利于射手操作,枪管下方的护木也方便端枪射击,整个外管非常符合人机工程力学。

启拉利轻机枪结构简单,对机加工要求不高,部件数量也比较少,四川华兴兵工厂只不过是一个私营企业,员工不过数百名,短短几年都生产了6000多挺,非常适合仿造生产。

启拉利轻机枪之所以没能成为抗日战争的主力武器,小编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启拉利轻机枪性能不佳。该枪刚开始设计定位是自动步枪,整体性能弱于真正的轻机枪,枪管短后坐的自动方式使得该枪在射击时抖动厉害,精度比较差,当时中国的子弹匮乏,精度不佳的轻机枪着实用不起。

在实战中,启拉利轻机枪的表现也不尽人意,在与日军大正十一式轻机枪的对射中落于下风,也不如国内其他轻机枪。

第二,启拉利轻机枪数量不足。这主要出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进口渠道被日本封锁,没有办法从外面购买,加上瑞士本国生产也很少。

另一方面是自产数量少,虽然该枪易于生产,可当时国民政府热衷于武器外购,对自产仿造不重视,到抗日战争临近都没有大规模生产过该枪,只有四川的一个私人的小兵工厂仿造过6000挺。

进口加上自产一共才一万余挺,加上常年的战争消耗数量越来越少。

第三,中国有更好的轻机枪可以用。当时中国的轻机枪主力是捷克造轻机枪,射击精度高杀伤力大,实战中能完美压制日军的轻机枪,数量也大,进口加上自产超过十万挺,是当之无愧的主力武器。

此外,同盟国也援助过中国不少勃然轻机枪和勃朗宁轻机枪。

虽然启拉利轻机枪因为性能不佳、数量不足没能成为中国抗战的主力武器,但也在抗战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在常德会战中大量杀伤日军,为抗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