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日中伏,老人说:今年是“母伏头,秋包伏”,到底是凉还是热?

青丝评文化 2023-02-22 18:18:02

二十四节气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既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演变的客观规律,又体现着人们对大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与研究的成果,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很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知识的记载,时至今日,我们依旧耳熟能详。根据节气来判断气候、确定农时、指导生产活动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而如今最为切身感受的还是夏至时节。从时间上看,夏至往往意味着酷暑的到来,实际上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是从三伏开始的,而后天就是中伏,它直接决定了今年伏后是热还是凉。

“三伏”通常在每年公历的7月到9月之间的这段时间。虽然白天和黑夜的长短随着夏至的到来此消彼长,但每天的黑夜依旧要比白天短。白天长时间的日照使得地表散发的热量远不如吸收得多,所以夏季每天的气温持续呈现上升的趋势。到了“三伏”的时候,这种现象尤为突出,所以夏至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三伏”的到来才是酷暑天气的开始。

农历大多是干支纪年,使得入伏的时间和中伏的长短都不尽相同,要想确定具体时间或者推算三伏的长短则需要根据历书加以计算,相对于公历而言着实要麻烦许多。不过计算入伏时间的口诀相对简单,即“夏至三庚便入伏”,这里的三“庚”不是三更半夜,而是天干第七位的“庚”,即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这个这天在日历中是偶数即为阴为母,奇数则为阳为公,而今年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六月十八,所以称之为“母伏头”。往后10天是初伏,再往后10天或者20天则是中伏,中伏后便是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的时间是固定的各10天,中伏则有长有短。

在古代流行的“干支纪日法”中,天干有10个,地支有12个,二者相配产生60个不同名称的组合,古人以此来记日,循环往复。而庚日就是这60个组合中含有庚的那一天。不难看出,在这个系统里,庚日的早晚决定了三伏的长短,由于初伏和末伏都是固定的10天,所以今年三伏后是凉是热就要看中伏的长短了。入伏的时间已经固定为夏至的第三个庚日,而末伏的时间也被固定在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里。

所以立秋后第一个庚日的出现时间就成了三伏后气温的关键,俗话说“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三伏的中伏有长短之分,这取决于末伏的出现时间,如果立秋和庚日为同一天,那么中伏就和初伏和末伏一样只有10天,也就是俗语中的伏包秋,但其出现的概率非常低。俗语“秋里十日伏,伏里十日秋”便由此而来,由于立秋后三伏只有10天就出伏了,热的时间短,故而称之为“伏包秋,凉飕飕”。而今年的立秋当天并非庚日,在其后的第一个庚日是立秋后第八天,加上末伏本身持续的10天,就要过完立秋到了处暑节气才算出伏,热的时间由此延长,所以称之为“秋包伏,热得哭”。加上9月前后的秋老虎,今年的秋凉无疑是一段漫长的等待。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