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常用一句话形容大学生:眼神里透着清澈的愚蠢。似乎单纯成了大学生的代名词。而初入职场的大学生对于技能更是一窍不通。所以大学生们进入职场以后,一般都是从学徒开始做起,不是端茶递水就是打杂跑腿,很少有能直接上手工作的。是以,新人入职通常有一个试用期,少则两三个月,多则大半年。
是的,大学生学到的知识,等到了职场中几乎不起作用,人生的第一家公司便成了应届毕业生们的职业学校。许多企业的重要岗位上是不愿意采用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因为不少应届生在公司里学到技能以后,眼光变高了,很容易跳槽。当然,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却很喜欢用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工资低,还好忽悠。
这便是如今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里面教一些与日后的职业不搭界的理论知识,企业负责把啥都不懂的大学生培养成真正有用的人才。
01郑国的最高执政长官子皮起初也想采用这种模式,他有一个家臣叫尹何,年纪不大,为人老实,对他也忠诚,他便想提拔他做他封地的长官,让他边干边学着做官,有从小培养心腹的意思。不过,子产作为他的二把手,他还是征求了一下意见。
子产觉得不妥,于是委婉地提醒:”是不是年纪太小了点?”
哪知,子皮态度却很坚决:“年纪小没事,可以学嘛!况且他为人老实,对我忠诚,我相信他以后能学好的。”
长官坚持,子产识相的应该睁只眼闭只眼,但子产没有,他连委婉都舍弃,直接否定。
为啥呢?
与触龙那句经典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一样”他觉得子皮喜欢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就把这个孩子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不是对孩子好,而是害了他。这个想法可以说十分前卫了。
并且,他还指出任用尹何做邑长,危害的可不仅是尹何自己,更是子皮和郑国的社稷。为什么呢?
因为子皮是最高执政长官,子产相当于是副手,他把子皮比作郑国的栋梁,他则是郑国的椽子,栋梁塌了,椽子自然不能独善其身。子产这么说,就是不想让子皮觉得他多管闲事。
毕竟在春秋时期,封地是自治的,即使最高领导也没有权力管别人封地里的事。但子产却硬生生把子产封地里面的事纳归到国家层面上来。那他这个执政的,面对不妥的可不得嘴一下?
为了让子皮对重用无知小儿的危害有直观印象,他还列举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他说,你有一匹上好的布料,想要裁一件合身的衣裳,你不让人去学裁衣,直接让生手来弄,那不是浪费吗?同理,大官、大邑,都是很重要的,让一个学徒来管理,怎么可能管理好呢?
又好比一个不会驾车的人,你让他驾车去涉猎,他一门心思担心会不会掉下车了,哪里还能涉猎?
两个例子足以让子皮明白,让尹何做邑长十分不合适了。
这便是子产的人才培养观念:先学到具备了任职能力的时候,才能从事这项职业,而不是一边任职一边学习,如此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犯错。
02子产说得清清楚楚,子皮也知道自己错了,开始自我总结,这段总结也很经典:“说得好,我虽然知道君子看得长远,小人只看得到眼前,但是衣服是穿在身上的,我知道要用好裁缝来裁,县邑在意识形态上离我很远,我对待他就没那么用心了。如果不是你提醒,我就要犯错了。以前我觉得,让你来治理郑国,我只管治理我自己的封地就好。现在看来,我的封地怎么治也应该听你的。”
这话说得子产有点惶恐,封邑等同于家事,自己插手别人的家事,那可不是不妥么?他就推辞:“人心如同人面一样,每个人都不同的,我怎么敢说你的脸和我的脸是一样的呢?不过是作为下属,感觉到不妥,提醒你一下而已。”
意思是,我哪里知道您老想要把封地治理成什么样子?可不敢越俎代庖。
结果子皮铁了心,还把政权完全交给了子产,自己连甩手掌柜都不当,直接让子产当老大,自己当元老了。
正是有子皮的支持,子产的各种政策推行得十分顺利,让郑国又辉煌了一段时间。可见子产的理念在那个时代是成功的。
03子产能提出新学后任的理念,那是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么来的。《古文观止》第30篇《子产论尹何为邑》这件事情发生在襄公三十一年,子产第一次出现在左传中却是襄公八年,也就是二十三年前。
那时候他还是个小孩子,当父亲们讨论国家大事时,他插了一句嘴,还被他父亲教训:“小孩子乱说话,是要掉脑袋的。”
而实际上,那时候的子产插的那句嘴,却的的确确预测到了郑国之后的政治走向。两年以后,子产的老爸死在政治斗争中,他不慌不忙地安排好家里一切,才去收敛老爸尸体,而后带着人平乱,家里一切都好好的。隔壁同样死了老爸的子西听到噩耗,直接带人出去追贼收尸,结果家里被抢劫一空,家臣和女人都逃跑了。足见得子产小小年纪就处事老道。
小小年纪子产的子产虽然做了族长,也到了九年后(襄公十九年)才被立为卿正式参与国事,到了襄公二十四年,他写了篇外交稿子,第一次让郑国和晋国的外交获得胜利,使得范宣子降低了诸侯的税金,直接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之后的子产屡屡让郑国外交得利。等到襄公三十年,子产才被子皮抬为正卿。走上了千古名相的道路。
04其实,从子产的经历可以知道,子产所谓的先学后任,并不是让一个人专门去学校学堂学习从政,直到精通。子产只是反对把一个半吊子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所谓的学,其实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慢慢经历的。
古代读书人的目标很明确,那便是从政,而本身是公顷家族的,其实从小就对政治耳濡目染,再加上自身的聪慧和勤勉的学习的话,是会造成小小年纪就才华横溢的现象。
而大部分应届毕业生表现出来的清澈的愚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见世面的方式是在学校里面,甚至大部分人都对未来的认知十分浅薄,高中生不知道未来要干什么,不知道选什么专业,而应届毕业生甚至会迷茫找什么样的工作。以至于到了真正步入职场,才知道职场是什么样子的,而后要么在公司混日子,要么努力学习,企图晋升。
可以说,很多人连工作都是糊里糊涂的。自然显得比古人要晚熟一些。是不是说现在的教育退化了呢?
并不是,我们所能够在史书上看到的少年英杰大多数都是贵族家庭出来的,这些人从小就受家庭的熏陶,所以耳濡目染,再加上生存条件恶劣,人的紧迫感强,成才便早。春秋时期,在孔子之前是连学校都没有的,平民连认字的权力都没有,官职也基本是世袭的。比如做太史的世代都是太史,做谋士的也基本是谋士传家。秦始皇的祖先是养马的,他家祖先很长时间都是养马的。
家庭背景对后代的影响很深。
而如今这个年代,所有人都有学习的机会,但是那部分有家学渊源的人依旧是存在的。比如大城市的人,见识就广阔一些,人生的目标也会明确,有家族企业的也会受到家族的熏陶,甚至开小卖部的孩子,未来在超市经营方面要比一般人有天分。至于到了毕业找工作了还茫然的那一群人,可能就是只能在学校里长见识的那部分人了。
所以,在学校里才长见识的那部分人,人生的未来其实已经晚了不少年。只有早早地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有计划的进行下去,才能够摆脱寒窗苦读十几年,出来仍旧是小白的尴尬处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