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堵塞依旧……

路财才 2024-10-21 06:04:49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9月份的货币数据,截至2024年9月末:

广义货币(M2)余额309.48万亿元,同比增长6.8%;

狭义货币(M1)余额62.82万亿元,同比下降7.4%;

流通中货币(M0)余额1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

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对货币层次进行划分,将货币供应量分为M0、M1和M2三个层次:

1. M0: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即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包括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M0是最基础的货币供应量,也是流动性最强的货币形式。

2. M1:称为狭义货币供应量,它包括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M1反映了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其流动性仅次于M0。在中国,M1的统计口径不包括居民的活期存款,这是与一些其他国家的定义不同的地方。

3. M2:称为广义货币供应量,它在M1的基础上,再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以及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外币存款和信托类存款等。M2不仅反映了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了潜在的购买力。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我国的M1统计,不包括居民活期存款?

这是中国划分货币层次时期的特殊金融环境所决定的。

央行划分出 M1,主要是为了反映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在中国,不允许个人开支票消费,当时的居民,也很少用直接用银行卡转账买东西,大都是取现金去买东西——所以,任一时刻,居民现实的购买力,已经体现在“流通中的现金”里面了,而居民的活期存款所体现的和M2的性质一样,就是潜在的购买力,所以,当时央行就没有将居民活期存款纳入M1。

当然,这一划分主要是基于当时的金融市场和支付技术条件,居民活期存款支付功能相对受限,但是,随着电子支付技术的发展,个人活期存款的流动性已经得到显著提升,理论上具备了与企业活期存款相似的流动性,因此一直有人建议,将居民活期存款纳入M1的统计口径中,以更准确地反映货币供应情况。

但截至目前,中国M1的统计口径尚未做出调整。

简单说,M2是所有不重复统计的存款的总和,所以被称为“广义货币”,也就是理论上说,某一时刻全社会拥有的钱的总额,也是全社会潜在购买力的最大可能。至于M1,则包含了那些可以立即可用,或者立即能够消费的存款,体现了现实的购买力,所以被称为“狭义货币”,也就是全社会当前主要在用也能用的钱。

某种程度上说,M1是活钱,M2是死钱。

活钱占比越高,说明经济体中钱的效率越高,说明经济发展潜力越大,经济增速可能越高;

活钱占比越低,说明经济体中钱的效率越低,说明经济发展潜力受限,经济增速可能越低。

我这里用M1/M2这个指标,用来评估某个时刻人民币在中国经济中的“效率”,这样就能看出来,在庞大的M2存款之下,有多少钱真正的在经济中被使用、被流通。

因为中国经济是从1994年真正进入市场经济体系的,所以,我的数据从1994年开始算起。

数据来源:Wind

很显然,自1994年以来,中国M1/M2的速度不断下降,这意味着中国货币的效率在不断的下降,经济增长潜力自1994年以来都在逐步降低,降到2015年初之后,中间曾经一度反弹,但很可惜,自2017年底迄今,该数据几乎是没有任何反弹的持续向下俯冲……

目前的最新数据,已经接近20%的水平。

也就是说,中国总量高达310万亿的“钱”,其实只有20%左右才真正在社会经济中流通,其他80%的钱,都堆积在居民、企业、政府以及其他机关团体的定期账户中,基本不流通。

尤其是最近几个月以来,中国的M1增速罕见的持续维持在负值的水平上,还逐渐加深,这意味着中国的货币流通,遭遇到了严重的拥堵……

除了M系列数据之外,其实我还非常关心央行统计的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中贷款存量数据。

这是因为,根据当代信用货币的派生原理,贷款的才是货币产生的源头,当出现一笔新的贷款,这笔贷款在流通中被多次使用,而货币,正是统计的存款规模。

截止2024年9月末,全部人民币贷款存量为250.87万亿元,同比增速7.8%。

就像血液流通循环一样,在当代信用货币体系中,贷款转化为活期存款,活期存款中绝大部分转化为定期存款,然后,定期存款又有一部分转化为活期存款,就这样完成整个经济体的货币循环,如果这个循环都是通畅的,那么,除偶尔大幅偏离之外,这三者的增速从中长期来看,整体上应该是十分接近的。

现在,人民币贷款存量同比增速>M2增速>>M1增速,全部人民币贷款的同比增速达到了7.8%,而M2的同比增速本月略有回升来到6.8%,两者增速差别不大,这说明贷款转化为存款的路径,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然而,-7.4%的M1增速,说明有大量的贷款转化为定期存款之后,并没有转回到企业活期存款——除了少部分流通中的现金之外,M1主要构成是以企业活期存款为主,其增速的高低,代表着企业生产意愿的高低,也就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企业利润前景的高低……

如果剔除2024年春节时期M1增速的异常值,M1增速自2023年1月份以来一直在持续下降,最近六个月更是变为负值而且还在持续下降——这意味着企业的活期存款越来越少,而且少得还越来越快!

这显然说明了一个问题:

企业的生产意愿在逐渐降低,而且越来越低。

所以,4/5/6/7/8/9月的货币数据告诉我们,中国的钱,就这样拥堵和堆积在M2账户上,哪怕发放再多的贷款刺激,M1的总量却离奇的持续减少……

这种状况,什么时候才会发生改变呢?

大家可以猜猜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