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签字风云:是医生的无奈,还是患者的……?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一则新闻都可能成为引爆舆论的火花。近日,北京某医院因患者病历签字问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而这次的主角,不是别的,正是那份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的病历。
事情是这样的:一名因子宫肌瘤入院手术的患者,在术后申请商业保险报销时,因病历上赫然写着“曾在两年前发现子宫肌瘤”而被拒保。患者不干了,矛头直指医生,声称医生“瞎写”,要求改写病历并赔偿损失。无独有偶,另一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也因类似原因与医生上演了一场“病历争夺战”。
于是,医院为了自保,无奈之举——增加了一项患者确认签字的环节。医生询问病史后,患者需对口述病史签字确认,以防日后扯皮。这本是医院为了避免纠纷的无奈之举,却在网上引发了一片哗然。有网友吐槽:“住院签字一大堆,这是卖身契吗?”
但话说回来,这病历签字,真的就是医院的“甩锅”行为吗?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看这背后的逻辑。
首先,我们得明白,商业医疗保险可不是慈善机构,它有着严格的赔付规则。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这些在购买保险前就已存在的疾病,几乎都是拒保的。保险公司不是慈善家,它们要的是风险可控,而不是赔本的买卖。
那么,问题就来了,病历上的病史,到底是谁写的?又是谁该为此负责?
答案是:患者口述,医生记录。换句话说,病历上的每一个字,都是患者自己“说”出来的。医生不过是忠实的记录者,将患者的口述转化为文字,以便日后参考和治疗。
可患者不干了,他们说:“我那是随口一提,医生你干嘛要写上去?”甚至有人指责医生:“你这是故意害我,想让我保险报不了!”
这里,笔者不禁要问:难道医生是神仙,能未卜先知患者的病史?还是医生有闲心,故意跟患者过不去?显然都不是。医生只是做了他们该做的事——记录病史。
那么,患者为什么要签字确认呢?这不是医院在故意为难,而是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尊重和保护。签字,意味着患者对自己的病史负责,意味着他们了解了病史对保险报销的影响。这既是对患者的尊重,也是对医疗行为的透明化。
当然,有人会说:“签字那么多,谁看得过来?”但笔者想说,签字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的目的是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是保障患者的权益。如果因为嫌麻烦就拒绝签字,那才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至于那些因为病历问题而与医生争执不休的患者,笔者只想说:请多一点理解,多一点信任。医生不是敌人,他们是你健康的守护者。病历上的每一个字,都是为了你的健康着想。如果你真的对病历有异议,不妨坐下来,与医生好好沟通,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吵闹。
最后,笔者想说,病历签字不是医院的“甩锅”行为,而是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尊重和保护。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会理性看待问题,不要盲目跟风指责。毕竟,医生与患者之间,需要的是理解和信任,而不是无休止的争执和吵闹。
所以,下次当你面对那份长长的病历签字单时,不妨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每一项内容,然后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因为,那不仅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更是对医生工作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