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死时与母亲4年未见,她至死未见孙子,只因:母子间始终隔阂

强强谈历史 2024-05-22 20:36:1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北京三道湾,一个深秋的黄昏,屋外一阵阵凄凉的风拂过老宅的窗棂。

屋内,昏黄的油灯下,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

她的眼神朦胧而深邃,似乎在追溯着什么遥远而痛苦的记忆。

墙壁上挂满了一男子的照片和书籍。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空白的相框,那是为她未曾见面的孙子准备的。

这位老妇人,就是鲁迅母亲鲁瑞。

当时,鲁迅的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留下的是满屋的文学瑰宝和一桩桩未了的心事。

由于种种原因,鲁迅与母亲二人在生活中产生了难以逾越的隔阂,以至于在鲁迅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们几乎没有再见面。

更令人痛心的是,鲁瑞老人在儿子去世后,也未曾有机会见到她的孙子周海婴,这位她只能在书信和照片中了解的孩子。

虽然,当时鲁迅先生已经名满天下,不圆满的生活,却持续了大半辈子。

开明却不开明

故事要回到很多年前的浙江绍兴。

鲁瑞出身于一个传统的大户人家。

她的人生,如同一幅细腻的江南水墨画,既有着岁月的沉淀,又透露着不屈的光辉。

中年时,她失去了丈夫,这种沉重的打击足以让任何人崩溃,但鲁瑞却将此转化为了生命的财富。

在那个女性地位相对较低的时代,鲁瑞一反常人,以她开明的思想和坚强的意志,成为了家族中的坚强支柱。

她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却通过自学获得了阅读的能力,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新思想的接纳。

这种新思想也深深影响着鲁迅。

在鲁迅的成长过程中,鲁瑞不仅在物质上提供支持,更在精神上给予鼓励,使他能够在动荡的时代中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鲁迅的文学才华和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力,正是在鲁瑞的悉心培育下,逐渐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鲁迅对母亲鲁瑞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他的心中,母亲既是坚强的后盾,又是智慧的源泉。

鲁迅在作品中多次提及母亲,展现了他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感激。

然而,这么一个开明的母亲,也逃不过传统的婚姻观,这就与儿子产生了分歧。

随着时间增长,这些分歧越来越影响着他们原本和谐的关系。

鲁瑞依照传统观念,为鲁迅安排了一场包办婚姻,将他与朱安结合。

朱安,一个传统的绍兴女子,她的世界与鲁迅的思想格格不入,她裹小脚,目不识丁,这与鲁迅倡导的新文化、新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鲁迅对这段婚姻的不满,在日记和信件中有所体现,他曾将这段婚姻比喻为“穿小鞋”,暗示了其中的束缚和痛苦。

朱安在鲁迅的生活中,扮演了一个边缘化的角色。

尽管她是名义上的妻子,但鲁迅从未真正接受过她,两人之间缺乏夫妻间的情感交流。

朱安的生活几乎完全围绕着鲁瑞,她尽心尽力地侍奉婆婆,试图在这个家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朱安与鲁瑞之间的关系相对和谐,朱安的孝顺和勤劳得到了鲁瑞的认可和依赖,两人之间建立了一种超越婆媳关系的深厚情感。

鲁迅对这场婚姻十分不满,心中充满了抗拒。

他本向往自由爱情,可现实却让他感到窒息和无力。

也因此,这场婚姻不仅没有给鲁迅带来幸福,反而成为了他心灵上的枷锁,让他感到束缚和压抑。

可是,木已成舟,鲁迅已无法反抗,只能用逃避来解决问题。

此生不复见

之后,鲁迅出走上海。

在这里,他与学生许广平,因着相同的思想和追求,很快走到了一起,正式同居。

不久后,儿子周海婴出生,为鲁迅的生活带来了新的色彩和希望。

因为儿子的到来,对鲁迅来说,不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他晚年生活中的一大慰藉。

鲁迅对周海婴的爱溢于言表,他也会给在母亲的信件中多次提及儿子的成长和趣事。

他本以为,母亲听到孙子的消息会很开心,可不料这却加剧了鲁迅与母亲之间的隔阂。

作为传统的母亲和婆婆,她虽然也是很喜欢孙子,可是她也明白,这么多年以来,陪在她身边的始终是朱安。

此时,鲁瑞心目中的儿媳妇只有朱安,她承认和维护的也只有朱安。

而鲁迅和许广平的现代家庭观念,自己并不能完全接受,也因此使得她在情感上难以完全接受许广平和周海婴。

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在处理与母亲和朱安的关系时倍感压力。

这段复杂的家庭关系,不仅影响了鲁迅的情感世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鲁迅的作品中,不乏对传统婚姻和家庭关系的深刻反思与批判。

他通过文学,表达了对个人自由和幸福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鲁迅居住在上海,鲁瑞和朱安则留在北平,地理上的距离使得他们只能通过信件保持联系。

他在信中会写对母亲的关心和问候,也会分享生活点滴。

信件中,鲁迅多次提及自己的病情和生活琐事,但对朱安却只字未提,这不是无视,而是刻意回避,仿佛不提及也就不存在。

这种沉默,不仅是对朱安的忽视,更是对母亲选择的一种无声反抗。

在鲁迅的内心世界里,对母亲鲁瑞的爱与尊敬始终根深蒂固。

他深知母亲的不易,也理解母亲的苦衷,但朱安的存在却让他感到深深的束缚和痛苦。

鲁迅在信中的回避,正是他内心挣扎和无奈的真实写照。

他渴望与母亲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却又无法接受母亲为他安排的婚姻。

面对儿子与儿媳之间的隔阂,鲁瑞处在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她既同情朱安的处境,又不想辜负朱安的付出和牺牲;但她也理解儿子的苦楚,不想让儿子感到被束缚。

在这种矛盾的情感纠葛中,鲁瑞最后选择站在没有任何退路的朱安这边,毕竟这是她当初的选择才毁了朱安一生。

可是,这一决定无疑加剧了她与鲁迅之间的隔阂。

随着时间的流逝,母子二人之间的隔阂日益加深。

这也就导致了,周海婴与祖母的联结也只能是通过信件。

他学会写字后,就会主动给祖母写信表达思念和感激,而也正是这些童言童语,成了他与祖母心灵沟通的唯一方式。

可是,这种隔阂终究会成为一辈子的遗憾。

很快,噩耗就要传来。

终生误

深秋的上海,落叶纷飞的街道上弥漫着一层凄凉。

1936年10月19日,一个普通的日子,却因为一个伟人的离世而变得不再普通。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他的生命之火在这一天熄灭了。

他的寓所内,空气凝重而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咳嗽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夜幕降临,鲁迅的房间内灯光昏暗,窗外的风声伴随着他的呼吸,越来越微弱。

他躺在病床上,面容憔悴,但眼神依旧坚定。

身边的医生和亲朋面色凝重,他们知道,这位文学巨匠的时间不多了。

鲁迅艰难地抬起手,想要抓住什么,却又无力地放下。

他的嘴唇微微颤动,似乎想要说出最后的遗言,但声音却被疾病吞噬。

他的妻子许广平,脸上写满了不舍与悲痛,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却坚强地不让它们落下。

她紧握着鲁迅的手,传递着最后的温情。

鲁迅用尽最后的力气,对许广平说:“我走了,你要坚强。”

他的声音虽然微弱,却充满了力量。

许广平哽咽着回答:“我会的,你放心。”

就这样,在那个深秋的夜晚,鲁迅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55岁。

他的逝世,不仅是他个人生命的终结,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中国文学界的巨大损失,让无数敬仰他的读者和友人感到悲痛。

听闻噩耗的鲁瑞和朱安也忍不住悲痛。

可更令人担忧的还是两位老太太的生活。

随着鲁迅逝世,二人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

鲁瑞在晚年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而朱安则在孤独中继续她默默无闻的牺牲与付出。

鲁瑞不仅要面对儿子离世带来的情感创伤,还要承受经济上的重压。

朱安作为儿媳,尽管名分上与鲁迅结合,但在鲁迅生前及逝世后,她都未能得到应有的关爱和尊重。

她在鲁迅逝世后,更是深居简出,默默无闻地继续侍奉着鲁瑞。

刚开始,鲁瑞因为太思念儿子,也想南下伤害去看望儿子的血脉——周海婴。

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愿望最终未能实现。

她只能珍藏着周海婴的信件,将这些信件视为自己晚年最宝贵的记忆。

后来,鲁瑞和朱安重回绍兴老宅,二人相依为命。

在生活上,朱安是鲁瑞的得力助手,在情感上,朱安是坚实依靠。

她们共同面对生活重担和命中孤独。

这种深厚的依赖关系,也使得鲁瑞在与儿子鲁迅和未曾谋面的孙子周海婴的联系上,显得格外谨慎和疏远。

后来,周海婴在许广平的照顾下慢慢长大,鲁瑞却在慢慢变老,二人联系越来越少。

直到鲁瑞去世,祖孙也未曾见一面,生前的遗憾带到了坟墓里,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或许,鲁瑞也曾在鲁迅逝世后,反思过自己的所作所为。

或许她也意识到了,自己当初为鲁迅安排的包办婚姻,不仅未能给儿子带来幸福,反而成为了他一生的枷锁。

可是,谁都不能再重来一世.......

您对文章有什么看法和建议,欢迎您在评论区点赞评论转发。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