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一出,人间再无悲春伤春之词

呵呵呵文化 2024-03-15 09:06:06

本文约3000字。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看惯了:

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春风闲适;

杜甫“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花团锦簇;

苏轼“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的生机勃勃;

也看惯了:

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安逸幽静;

朱熹“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人生哲理;

韩愈“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春日浪漫;

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山居春色;

甚至:

韩愈“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的不甘人后。

世人用无数诗词喜爱春天的灿烂,赞美春天的明媚,致敬春天的生机萌发。

但是,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春天悄悄而来,匆匆而去,我们在春天里陶醉,但是也很快在暮春中惊醒,春光易逝,韶华易老。所以才会伤春。

在众多的伤春诗词中,有这么一首词,让我们总是在暮春时分,每当看到杨柳飘荡,桃红杏白,忍不住低低吟诵。甚至远远听到少女的笑声,那些诗句也会悄然浮现在眼前,让我们不由得心生万千感慨。

它就是苏轼远在惠州的人生低谷时期,写下的那首千古绝唱《蝶恋花·春景》。

一、创作背景:贬谪千里之外

人生总是充满了大起大落。

几起几落之后,宋哲宗执政,新党上台。

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六月,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被贬至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市)。

公元1095年(绍圣二年)暮春,远在离京城几千里之外的苏轼有感春光易逝,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蝶恋花》。(根据:1、薛瑞生本、邹同庆、王宗堂本均据《冷斋夜话》所载,王朝云在惠州贬所曾唱此词;2、苏轼惠州时期的诗文里惯用此词中出现的“天涯”一词;3、陈迩冬《苏轼词选》也怀疑这首词是“谪岭南时期的作品”。)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图1 惠州西湖

二、春光易逝,此心安处

词的上半阙写的是暮春景色。

“花褪残红青杏小”说的是暮春。这个时节,杏花已经凋零枯萎,枝头上挂着又小又青的杏。“残红”褪去,“青杏小”初生,有所牺牲,才有后边的新生。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是一幅山水田舍的暮春风光。到底是“绕”,还是“晓”。后人说法不一。笔者认为“绕”和“晓”更有意境,“绕”更见山水村舍的自然风光,“晓”更有时间的美感,但是“绕”更见山村的闲适,更有空间感。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是词中绝唱。暮春时光飞逝,树枝上的柳绵已经被春风吹得越来越少,春光即将结束,这里的春光虽然即将逝去,但天涯之大,一定更有更美景象之处。

据说苏轼写完这首词,让朝云歌舞,朝云每次唱到这一句都会伤感落泪,感伤时光的飞逝,物是人非。

而“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句,则是很像“此心安处是吾乡”,只要心中坦荡,随遇而安,哪里都有芳草,哪里都有栖息之地,哪里都是自己的故乡。

所以,上半阙前半部分是感慨春光易逝,不知去向何处,但是最后一句却又变得旷达,也是苏轼的风格。

图2 暮春惠州

三、“行人”的寄托

词的下半阙讲的是行人感情的烦恼。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讲的是墙外是一条道路,行人从路中经过,只听见墙里有荡秋千的声音,一阵阵悦耳的笑声不时从里面传出,原来是有女子在荡秋千。

这一场景顿扫上阕之萧索,充满了青春的欢快旋律,使行人禁不住止步,欣赏和聆听着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欢声笑语。词人在这里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

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词人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有一种冷落寂寞之感。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是神来之笔。

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一片沉寂,而墙外的行人听到笑声后却心绪难平。他听到女子甜美的笑声,却一直无法看到女子的模样,心情起伏跌宕不已,而女子也并不知道墙外有个男子正为她苦恼。

男子多情,女子无情。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

词人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会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对此,他并没回答。也许是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词人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回味、想象的空白。

下阕写人,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让行人更加惆怅。

那么,这里突然出现的“行人”到底是谁?

如果说,“佳人”即代表上阕作者所追求的“芳草”,“行人”则是词人的化身。词人通过这样一组意象的刻画,表现了其抑郁终不得排解的心绪。

看到这里,不禁让我们想起辛弃疾的那首《青玉案·元夕》,词人“众里寻她千百度”,最后在“灯火阑珊”处发现的那个“美人”。

辛弃疾追寻的那个“美人”就是自己的理想,是失去的故土,也是自己。

苏轼这里的“佳人”和“芳草”,其实也是自己的理想,自己向往的寄身之所。

苏轼作本词之时,已经是将近六十岁高龄,又被贬谪到岭南蛮荒之地,返回朝堂和故乡再无可能,当年心中的远大抱负也再无实现的可能。

所以,相对年轻的辛弃疾还能在“灯火阑珊”处找到自己,而苏轼却只能在墙外暗自生气,暗自着恼,却又无可奈何。细微处,还能感觉到,苏轼似乎对自身的遭遇并不埋怨朝廷,只是自己一厢情愿,墙里的“佳人”应该一直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墙外的“行人”。

词人上半阙是因此而感伤时光飞逝,自己事业遥遥无期。下半阙是用墙外行人和墙里的佳人分别隐喻自己和朝堂,自己一厢情愿,一心报国,却终于难成所愿的郁郁之情。

苏轼在表达感情之时,往往都是信手拈来,而且感情也是一波三折。

上半阙还自我安慰,“天涯何处无芳草”。到了下半阙,却又有“行人”横空出世,非常巧妙的隐喻了自己的郁郁处境。而且“行人”一段,仿佛是不经意间写出,刻画细微,又仿佛是亲身经历,寓情于一举一动。

王国维说过,大诗人大词人和小诗人小词人的区别在于境界,小诗人小词人永远也成不了大诗人大词人。

苏轼意境之高,古之罕见。所以他不仅长于豪放,开创豪放一流。而他的婉约也丝毫不亚于柳七姜夔之流。

王士祯在《花草蒙拾》评价道:“‘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髯直是轶伦绝群。”

先著、程洪在《词洁》评价道:“坡公于有韵之言,多笔走不守之憾。后半手滑,遂不能自由,少一停思,必无此矣。”

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评价道:“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下阕墙内外之人,干卿底事,殆偶闻秋千笑语,发此妙想,多情而实无情,色是空,公其有悟耶?”

魏庆之在《诗人玉屑》评价道:“予得真本于友人处,‘绿水人家绕’作‘绿水人家晓’。‘多情却被无情恼’,盖行人多情,佳人无情耳。此两字极有理趣,而‘绕’与‘晓’自霄壤也。”

黄苏在《蓼园词选》评价道:“⑴‘绿水人家绕’,非‘绕’字,乃曰‘人家晓’。‘晓’字与‘绕’字盖霄壤也。⑵‘枝上’一句,断送朝云。一声何满子,竟能使肠断。李龟年正若是耳。⑶‘佳人’是‘无情’,‘行人’是‘多情’者。⑷‘柳绵’自是佳句,而次阕尤为奇情四溢也。“

图3 惠州西湖苏轼雕像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