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会经常退出,这是他们成功的方式

秦朔朋友圈 2024-11-23 02:45:51

头图由豆包生成,提示词:流星、许愿

编者按: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坚韧不拔”是一种美德,当你设定好一个目标,就应该一往无前,坚持到底。

你有没有反过来想过,坚韧不一定总是美德,执着于目标可能让人撞得头破血流却一无所获?

今天我们想和你讨论一种“反直觉”的情况:一成不变的目标并不总是好的,学会退出,或者说放弃,是更高明的做法。请注意,这并不是在鼓励任何人半途而废,硬币总有两面,我们不能只看到熟悉的那一面。

终点线旁边的警告

设定目标的好处众所周知——目标就像北极星,指引着奋斗的方向,当你遇到挫折时,它们会激励你坚持下去。事实一再证明,富有挑战性的具体目标会让你更努力地工作,效果远超那些模糊笼统的目标。

但是,设定目标有很多好处,并不等于没有缺点。正如你可能已经猜到的那样,在明确设定的终点线旁边应该竖起一块警告牌:危险,你可能会经历承诺升级。沃顿商学院的莫里斯·施魏策尔、亚利桑那大学的莉萨·奥多涅斯,以及其他几位学者,包括马克斯·巴泽曼、亚当·加林斯基和班比·杜马,共同撰写了许多论文,证明目标具有不利的一面。他们指出了设定目标的许多负面后果,其中一些会干扰到理性的退出行为。

特别是,他们注意到目标在本质上属于“通过/不及格问题”,缺乏灵活性,而且追求目标还会导致忽视其他可能的机会。这些学者的观点是,虽然目标确实有助于我们变得更加坚韧,但坚韧并不总是一种美德。正如你所知,毅力能让你坚持做那些有价值的难事,但也会让你坚持做那些失去价值的难事。在某种程度上,目标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们让你专注于终点线,并激励你继续前进。但目标也会让你在糟糕的情况下拒绝退出,因为它们始终让你专注于终点线,并激励你继续前进。

为什么?部分原因在于,它们的评价标准是通过或不及格。想理解为什么目标的通过/不及格本质会阻碍进步,并促使承诺升级,就要做一个思想实验——假设两种情况,第一种,你从未跑过马拉松,第二种,你跑过但不得不在16英里处停下来。请问哪一种情况更糟?第一种情况下,你从没为跑马拉松训练过,没开始跑,也没跑过全程。第二种情况下,你决定尝试马拉松,为此训练,开始跑步,跑了16英里后不得不退出。我想我们在直觉上都认为后一种情况更糟。原因在于,如果你不尝试,如果你从未开始跑步,就不会到不了终点线,因为你一开始就没有把它当作自己的目标。

目标的通过/不及格属性成了进步的阻碍,它让你不能开始做事,因为你害怕无法做完。从健康的观点来说,训练并跑了16英里马拉松的人肯定比没跑过步的人要好。如果你的目标是变得更健康,那么进行尝试的人显然在这个目标上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对失败的恐惧让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想开始。正如理查德·塞勒打趣的那样:“如果奥运会金牌是唯一的及格线,那么你连第一堂体操课都不会想上。”

一旦设定了目标,我们就会将它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跑一场马拉松,只要没跑完26.2英里,无论跑了多远都是一种失败。这就是目标促使承诺升级的方式,因为我们无法接受任何到不了终点线的事情。外部环境如何改变,或者我们的身体发生了什么,都不重要。我们不想承受失败的感觉。我们会一直朝终点线跑,直到断腿为止。当涉及我们厌恶在损失状态下关闭心理账户时,目标的通过/不及格属性使问题变得更糟。一旦设定了目标,你就会立刻让自己处于损失状态,至少在到达目标之前是这样。一旦越过起跑线,你现在离终点线就还“差一步”。

当经济学家谈论收益或损失时,他们指的是与你开始的时候相比,你目前是赚了还是赔了。但通常情况下,当涉及目标时,我们很少关注经济学家的说法。处于损失中是一种心理状态,与其他事情没什么不同。我们看不见自己的收益,即使已经超越了起点很远,因为我们衡量自己的标准不是离开起跑线多远,而是还没有到达终点线。因为我们不想在损失状态下关闭心理账户,所以只会继续向终点线奔跑,即使跑断了腿。在距离珠穆朗玛峰峰顶300英尺的地方返回,你会觉得自己失败了。前进的路上是有价值的,但我们弃之不顾,因为目标要么被达成,要么未被达成。非此即彼,没有中间地带。目标的通过/不及格属性会阻碍进步,导致承诺升级,让我们拒绝将一路走来取得的进步视为成功。

缺乏弹性的目标

令人遗憾的是,一旦设定目标,我们就很少再去审视它。目标的设定往往一劳永逸,终点线的位置没有及时调整。

目标是跑5英里,跑完5英里就是成功;目标是跑半程马拉松,只跑5英里就是失败。目标是跑半程马拉松,跑完13.1英里就是成功;目标是跑全程马拉松,只跑13.1英里就是失败。如果你尝试超长距离马拉松,那么只跑26.2英里就是失败。目标能发挥作用,但有时也会让我们忽略它们不值得继续追求的明显迹象。

当一个目标要么被达成,要么未被达成时,你基本上只能选择不开始或者坚持到底。这也是造成退出悖论的一部分原因。拥有退出选项的美妙之处在于,它更容易让我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决策。无论我们做什么决定,无论是跑步、登山,还是创业、谈恋爱,都是在一个随机的世界中凭借不完全信息做出的。

我们受运气的影响。世界会改变,我们也会改变。对于任何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我们几乎都可以在未来选择改变主意或放弃。而此时,我们通常会比最初做决定时更加了解相关信息。但退出选项只有在我们真正使用它时才有帮助。假如没有不确定性,世界也未曾改变,那就不是问题,因为无论你为之奋斗的目标是什么,它不仅会指引你前进,而且指引的方向也一直正确。然而,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世界也总在不断变化。这意味着我们的目标应该相应改变。

设定目标是一个权衡的过程。我们看重的东西并不相同——金钱、家人、爱好、友情、健康、帮助他人的感觉等。没有一个目标可以让我们顾及所有事。从本质上讲,目标会让我们将自己看重的东西进行排序。我们会问自己:“我想要实现什么?为此我愿意放弃什么?”可想而知,追求目标的好处将超过为此付出的代价。目标就是这种权衡行为的表现。换句话说,我们试图最大化期望值,我们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应该有助于实现这一点。

举例来说,如果设定了跑完马拉松的目标,你就会期望得到一些东西,也会预计要放弃一些东西。克服困难的成就感对你来说可能非常重要。这个目标可能反映了你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你可能认为在户外跑步的感觉很棒,也许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所求及其相对重要性对你来说是特定的。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你愿意为有价值的东西放弃什么。

为马拉松进行训练意味着牺牲与亲朋好友在一起的时间,或者放弃追求你可能喜欢的其他爱好。我们大多数人都看重生理舒适,而你显然要在某种程度上放弃这种舒适。惯常的不适和伤病是长跑训练中的一部分。你可能还要考虑到,即使天气寒冷或下雨,你也要到户外去待上一段时间,有时还得早起,不能睡懒觉。在为事业设定目标时,你也要做这样的成本-效益分析。如果目标是进入一家《财富》世界500强公司的管理层,就要优先考虑某些你看重的事情(比如事业或财富方面的精进),而不是其他你愿意放弃的事情(比如找一份压力较小的工作,免得把工作带回家)。

无论是显露在外还是隐含其中,你设定的目标都服务于期望值,以便平衡你想获得的好处和你要付出的代价。这就是设定目标的全过程。但是,当你设定好目标并开始追求时,等式两边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设定好目标后,它就成了一个固定的东西。提供服务的东西,变成了服务对象本身。目标是我们努力实现的对象,而不是我们最初在设定它们时所表达和平衡的重要事项。即使设定目标的基础条件在不断发展,目标本身仍岿然不动。

外部环境在改变,我们的认知在改变,对效益和成本的权衡在改变,偏好和看重的东西也在改变。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如果我们重新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肯定会有所不同。但我们不会重新分析。为了实现目标,我们必须对周围和自身的变化方式做出反应。这意味着要动摇目标,但我们不会理所当然地这样做。总而言之,目标的通过/不及格属性和固定属性使我们只能朝着终点线前进,即使终点线已经偏离了我们应该奔跑的方向。但是,缺乏弹性的目标并不适合这个灵活的世界。

每个目标都至少需要一个“除非”

目标是强大的工具,它们能让你有所成就,但仅有一个目标会导致承诺升级,使你固执己见,错失实现心中所想的最佳方式。当然,目标的固定属性是造成这种灾难的原因之一。

设定好目标后,我们会了解新的信息,世界在改变,我们在改变。设定更灵活的目标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式。在目标中加入一些经过深思熟虑的“除非”,有助于实现我们正在寻求的灵活性,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做出更积极的反应,缓解由失败引起的承诺升级。

“除非没有高级管理人员参会,否则我将继续跟进这条销售渠道。” “除非不得不一直把工作带回家,或者发现自己害怕周一的到来,而且这种感觉长期持续,否则我将继续留在目前的工作岗位上。” “除非不能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达到我和退出教练共同设定的明确的标准,否则我将继续开发这个产品。” “除非骨折,否则我将继续跑这场马拉松。”

制定终止标准非常重要。当设定一个目标时,创建终止标准列表可以让你更理性地判断何时是放弃的最佳时机。这些终止标准可能与世界向你发出的信号有关,也可能与你自身的变化有关,还可能只是因为你的偏好或者看重的东西发生了改变。

为了使这些“除非”发挥最大效用,我们需要订立强有力的预承诺契约,规定好如何贯彻终止标准。此外,为了确保这些“除非”能够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弄清正在做的事情是否值得,我们也需要区分“猴子”和“基座”。

“猴子与基座”是一种心智模型:

试想一下,你正在训练一只猴子,让它站在公园的基座上用燃烧的火炬玩杂耍。如果能完成如此高难度的表演,你就发大财了。

表演想要成功,离不开两部分,训练猴子和建造基座。前者是成功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后者则不然,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开始研究基座,研究得很彻底,你可以买一个基座,甚至只是把快递箱子倒过来放。

这个心智模型的意义在于提醒你:如果不能训练猴子,那么建造基座就没有意义。换言之,你应该先解决问题中最难的部分。

当然,这些“除非”都需要事先规划。你竭力想要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况,但不可能预测到每一种坚持或退出的情况,也就是说,你必须不断审视目标所代表的成本-效益分析。你应该定期重新评估自己看重的东西:原本处于优先位置的事项是否始终如一?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否依然值得?这样的审视也为你提供了重新评估旧的终止标准和设置新标准的机会。合情合理的“除非”能让我们摆脱短期目标的牵制,这些短期目标对实现我们为之奋斗的长期目标并无帮助。我们很容易掉进努力打赢一手牌,或争取在一场比赛中获胜的陷阱。但这些局部目标可能会阻碍我们以“人生是一场持久战”的方式行事。

换句话说,要最大化我们一生的期望值,有时就要放弃这些临时终点线。坚持做那些失去价值的事,有碍于你从最初设定目标的正当理由中获益,也会让你比一开始时付出更多的代价。目标应该及时调整,把成功仅仅定义为冲过终点线,是一种相当刻板的世界观。我们不仅需要设定更灵活的目标,自身也需要在评估成功和失败的方式上变得更加灵活。显然,以通过/不及格的方式看待目标太过刻板且绝对,导致我们低估或完全忽略了已经取得的进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找到方法来标记这些进展,庆祝我们在通往终点线的途中所取得的成就。假如登顶珠穆朗玛峰能让你从身体和精神的挑战中收获很多价值,那么登上1号、2号、3号、4号营地或距离峰顶300英尺,客观上并没有给你造成损失。与试都不试相比,更加算不上损失。当然,我们的主观体验并非如此,而这正是我们需要改变的。

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扭转局面的方法,停止仅仅用“距离终点线多远”来衡量自己。我们要开始更多地信任自己,看清楚自己距离起点有多远。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银牌就不会那么令人失望,因为比起现实中那些刚起步的运动员,这已经是成就斐然了。设定一个富有弹性的目标,更有利于标记和庆祝在实现过程中取得的进展。有些目标没有达到,你收获不到什么。而有些目标无论有没有达到,你都可以做到或学到很多有价值的事情。这些才是我们应该优先考虑的目标类型。

“除非”的一个优点是,它为你提供了另一种成功的方式。一套很好的终止标准意味着,你可以通过达到一个目标或严格遵照这套标准取得成功。适时退出是一件有价值的事。坚持应用“除非”,则能让你做到适时退出。把“除非”附加到设定的目标上,我们就能坚持贯彻“过程重于结果”。目标本身是以结果为导向的,但“除非”专注于过程。

重新定义“失败”和“浪费”

我们可以看到,设定的目标是如何阻碍我们退出的:我们厌恶在损失状态下关闭心理账户。但只要设定了目标,我们就会将自己置于损失中。这加剧了由其他偏见引起的问题,使天平向坚持的一端倾斜。我们被赋予目标,它们很容易成为我们身份的一部分。它们演变成现状。一旦开始朝着终点线前进,我们就会累积为此而花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等沉没成本。

我们之所以很难退出,是因为我们害怕两件事:一是失败,二是浪费了时间、精力和金钱。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失败”和“浪费”。我们担心退出就意味着失败,但我们到底失败在哪里呢?退出一件不再值得坚持的事情,这不是失败。这是成功。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失败就是在没有达成目标的情况下退出,比如未能冲过终点线。但是,如果你继续追求一些失去价值的东西,难道就不是失败吗?我们何不重新定义失败,将之视为未能遵循一个好的决策过程?

成功意味着遵循一个好的决策过程,而不仅仅是冲过终点线,尤其是在终点线有误的情况下。也就是说,适当地遵循终止标准,听取建议,并认识到我们在过程中取得的进步非常重要。我们也要重新定义“浪费”。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意味着什么?问题在于,我们往往会用一种后顾性思维来考虑这些事情。我们觉得如果放弃某件事,就意味着浪费了我们投入的一切。但这些资源已经用掉了。你不可能再把它们要回来。我们要用前瞻性思维来考虑浪费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一些失去价值的事情上多花一分钟、一点精力或一美元,才是真正的浪费。一旦这样想,你就会意识到你在“如果退出就是浪费时间”的想法上浪费了多少时间。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失败,重新定义浪费。归根结底,我们需要重启退出的想法。有很多困难的事情值得追求,毅力能让你朝着正确的方向坚持到底。但也有很多困难的事情不值得追求,适时退出同样是一种值得培养的技能。

最重要的是,我们都应该沿着一生中期望值最大的道路前往各自的终点线。这条道路将交织着大量的退出。与普遍的认知相反,成功者会经常退出。这就是他们成功的方式。

/// END /// 注:本文内容摘自《适时退出》,已获得授权。 开白名单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