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就在刚刚,中国传来4个新消息,GDP增长5.2%!

昔日数码 2024-02-29 20:22:59

2月29日,就在刚刚,中国传来4个新消息!

第一个消息:GDP增长5.2%!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据《央视新闻》消息,国家数据宝库又一次开启神秘的大门,透露出2023年国内经济的活力密码。

在这张国家经济成绩单上,数字跳动着希望的节奏,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跃上了126万亿元的峰顶,比去年增长5.2%。这其中:

我们的田野和牧场,第一产业,硕果累累,增值了89755亿元,涨幅4.1%;

工厂和车间,第二产业,火力全开,增加值冲到了482589亿元,增长4.7%;

而繁华的商业街与网络云端,第三产业,更是蓬勃发展,增值了688238亿元,增长5.8%。

在这三驾马车的共同驱动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占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7.1%、38.3%和54.6%的席位。

而消费的火车头对GDP的增长贡献了4.3个百分点,投资的助推器则贡献了1.5个百分点,尽管国际贸易的风向标稍显波动,对GDP产生了0.6个百分点的下拉影响。

四季更替,经济景气也随之起舞:

春天里GDP同比增长4.5%,

夏日热浪推动增长至6.3%,

秋风中略减至4.9%,

而冬日温情稳步前进5.2%。

全年人均GDP站上了89358元的高地,比去年增长5.4%,而国民总收入伸展至1251297亿元,增幅5.6%。值得骄傲的是,每一个辛勤工作的我们的劳动生产率也提高了5.7%,达到了161615元/人。

这一系列的经济舞步,不仅展现了国家发展的强劲脉动,也为每一位国人的日益富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的数字能够绘制出更加辉煌的图景!

第二个消息:近期我国冰冻雨雪天气为何频发?原来与这个气象有关

据《央视新闻》消息,最近,我国中东部成了天气的战场,一场强劲的雨雪冰冻天气旋风席卷而过,留下了一片寒冷而湿润的足迹。广袤的土地目睹了这场自然盛宴的壮观,从茫茫雨雪到满目疮痍的冰冻现象,人们见证了天气的力量和变幻。而在这一切背后,正是厄尔尼诺在操纵着气候的舞台。

国家气候中心的数据向我们揭示了这位自然界的魔术师的秘密。在厄尔尼诺初露锋芒时,它主要影响热带和南半球的气候,而到了它的高峰期——也就是冬季,它便开始对北半球的冬季气候发挥其冷酷的影响。

在厄尔尼诺的控制下,我国的大部地区可能会迎来温暖的冬日,气温不仅接近甚至有时高于平年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因为阶段性的冷空气也会异常活跃,使得气温的起伏就如过山车一般。同时,厄尔尼诺也似乎在太平洋西北部的副热带高压施加了更强的力量,导致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水汽条件变得异常充沛,降水量经常超出常年水平。

所以,当我们穿上厚重的棉衣,踏着银白的积雪,感受着冰雪带来的寒冷时,我们也知道了这背后的科学原理——厄尔尼诺,这个气候界的幕后黑手,正在影响着我们的季节变换。

第三个消息:约300家中国企业携专利惊艳亮相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据《央视新闻》消息,2024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企业的展区如星河般璀璨,近300家企业携手展示他们的专利成果,仿佛开启了一场科技的盛宴。

现场报道,记者廖军华:“只需轻轻一瞥,即可驾驭钢铁巨兽。”这听起来像是从奇幻小说里走出来的情节,但这一奇迹在今天成为了现实。让我们用眼睛来驾驶一辆汽车,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体验之旅。屏幕分割成四个区域,每个都代表着一种指令:启动、停止、前进、后退。我们尝试着让汽车发动,而这一切,仅仅通过我们的目光就变为了可能。

你只需要对着手机,前置摄像头便能像魔法一样捕捉到你眼球的每一次微妙移动,将你静默的注视转换成行动的力量,轻而易举地实现眼动控车。这项技术,曾经只属于游戏领域的神秘力量,现在被中国企业巧妙地运用在手机和汽车上,与AI技术完美结合,惊艳了所有观众。

加夫列尔·胡拉多(哥伦比亚信息技术和通信部副部长):"昨日的科幻,今日的现实",这不再是电影屏幕上的幻想,中国企业已经把它变为了我们的日常。

从能自动辨识多国语言的同声传译机器,到让你无需戴眼镜就能感受的5G+3D立体显示器,中国科技企业带来的创新产品,让世界的眼睛无法移开。

巴拿马的参观者评论道:“我见证了中国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在交通、通讯,特别是汽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跨越。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登上了顶级质量的舞台。”

而在全球移动大奖的提名名单中,中国企业占据了近半壁江山,44%的提名展示了中国在移动设备创新方面的实力。

中国参展企业代表谢峻石:“这是中国企业多年来不懈努力的成果,是对底层核心技术持续投入的回报,也体现了我们对创新的持续追求。我们对于全球标准的制定和专利主导的重视愈发显现,这是中国科技崛起的明证。

第四个消息:秸秆变黄金!农林废弃物变身高性能二维碳材料

合肥工业大学的机械工程学院生物质低碳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最新传来惊喜,马培勇教授的创新团队成功将丢弃的农林废料转化为一种高性能二维碳材料。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在国际杂志《先进功能材料》上发光发热,更为能源储存技术开辟了新天地。

在正奔向可再生能源时代的今天,马教授团队的发现无疑是为实现我国的“双碳”目标助力加油。这种二维多孔碳材料因其特殊的结构,在储能、催化、分离等多个领域的潜能无限,但迄今为止,这类材料的制备过程不仅步骤繁琐,原料昂贵,而且条件苛刻,这大大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因此,马培勇团队的这一低成本、环保且高效的制备技术,为行业带来了一丝清新之风。

他们的研究发现了一种独特的方法:在热解生物质时,使用草酸钾作为反应物,它的分解产物碳酸钾则自然转变为模板剂和活化剂,在不损害材料结构的前提下,引入氮气来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至1802平方米/克。特别是作为钠离子电容器正极时,这种材料展现出卓越的电化学性能,能量存储效率惊人。

借助于秸秆等广泛存在的农林废弃物和草酸钾,通过共热解的方式,在氮气保护下,马培勇团队成功制备出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精细孔隙结构、可调碳层厚度的超薄二维多孔碳材料。这种材料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的潜力巨大,预示着未来能源存储的新方向。

马培勇教授对外表示,这一发现有望推动低成本、环境友好型二维多孔碳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为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贡献力量。

7 阅读:7706
评论列表
  • 2024-03-01 18:56

    好消息是好消息,我们一时还不能享用

  • 2024-03-01 19:30

    一个月工资还是三千多块钱

  • 2024-03-01 19:47

    一步步走来祖国真的很不容易!

  • 2024-03-01 18:40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