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静当年有一首歌《念奴娇》,歌曲里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赞美周瑜的“羽扇纶巾”的“纶”按“轮”的音唱了,然后就被网络群嘲了。
其实她的这个失误在我看来,比起毕福剑写“玖球天後”的事要小得多(详见《》一文)。大家小时候背过这首词的都知道此处的“纶”应该念“官”,但它为什么要念“官”,很多人恐怕就未必知道了。
你能查到的说法估计就只是这样的:纶巾,古时头巾名。以丝带编成,一般为青色。
这样的名词解释能说明问题吗?为什么它要念“官”呢?仍旧是一笔糊涂账,你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罢了。
都说这个“纶”是多音字,但除了“纶巾”念“官”,其他的任何词语里的“纶”都念“轮”。那么“纶巾”为什么非要念“官”不可呢?
这种问题,大概也只有我能回答你了。我先教大家一个词语“青纶”:
注意,字典里的“青纶”还是念作“轮”的。既然最早是出自南朝的《后汉书》,那么或许那个时候还是念作“轮”的,但我想告诉你的是:自打到了宋朝,这“青纶”应该念作“青官”!为什么?有诗词为证:
宋朝陈师道的《甲亭》,苏舜钦的《水调歌头•沧浪亭》,沈辽的《寄才仲》等都用到了“青纶”一词,但凡你知道“押韵”这件事,此处“青纶”的“纶”必定应该念作“官”!那么你在念这些诗词的时候是不是把“纶”念作了“轮”,而不是“官”呢?这个时候的你是不是也要自嘲一下?
那为什么到了宋朝,这“青纶”和“纶巾”要念“官”呢?还是要回到前面对这两个词的解释来分析:
一、纶巾:古时头巾名。以丝带编成,一般为青色。
二、青纶:1. 青绶。佩系官印的青色丝带。2.借指高官。
通过上面这两个解释,你能猜出其中原因了吗?否则那么多发“guan”音的汉字,我为什么偏偏要选“做官”的“官”字来表音呢?你以为青色的丝带是谁都可以戴的吗?
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评论区有大把杠精,其中一位质疑专家研究的结论,继而以为我不知道“㐬”字的源流。当我告知他我早就写过相关文章时,他最后恼羞成怒,说我研究那么多,难道是“大师”?详见微头条《》一文。
“大师”我可不敢当,但我在头条上对自己的简介还是“恰如其分”的。今天这篇文章讲的内容,有没有其他“大师”分析过,我不太清楚。如果没有,请这位朋友@一下你认为的、现在还健在的“大师”,让他来学习一下。孔子都师“项橐”了,我在某些领域给那些所谓的“大师”上课,那也是绰绰有余的。
最后要来说一下伊能静:毫无疑问,伊能静还是配称得上是“才女”的,否则她怎么可能写出这么多“小作文”呢?不得不说,彼时的台湾,传统文化的教育方面要比我们那时强多了,不像现在自我阉割,连《廉耻》都不要了。只可惜他们在教育“礼义廉耻”的时候,我们正在忙于打倒“孔老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