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72岁的独臂老人,非要写书,愣是写成了。
1980年,江西省军区召开了一场老红军座谈会。这些经历过枪林弹雨的老兵们,聚在一起说过往、谈贡献。有人捐文物,有人交日记,个个都拿出了点“历史存货”。可偏偏有个叫刘正明的老人,说他要写书。他没右手,文化程度连“小学生”都算不上,还要写书?这话一出,大家先是愣了,后又议论纷纷。有人笑话他吹牛,有人劝他歇歇。可刘正明不管这些,硬是凭着一只左手和一腔执念,写出了11万字的《蛮牯佬从军记》。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他在“证明自己”,也在证明历史。
刘正明的右臂,是在战场上被子弹夺走的。那时候,他二十出头,还是个热血青年。为了保护战友、完成任务,他成了终身残疾。可战争结束后,他却发现,自己的历史被人遗忘了。他没文化、没地位,连老东家八一电影制片厂都嫌麻烦,不愿帮他写回忆录。说白了,他被当成了“局外人”。可他不甘心。他的书,不只是写给自己的,也是写给那些牺牲的战友。他用这种方式告诉世人我们拼过命,我们的故事不能被埋没。这种执念,就是他坚持的动力。
2. 他是个典型的“倔老头儿”。
老红军里,不乏倔脾气,可刘正明的“倔”有点特别。别人嫌他没文化,他就从拼音学起,还逼着儿子当老师天天教。别人笑他写不出来,他偏偏拎着拼音卡片,走到哪学到哪,连买菜排队都不落下。这种“蛮劲儿”,跟他当年在战场上捆绑腿、扛背包的劲头如出一辙。他用嘴、用脚和左手干别人两只手才能干的活儿。可以说,他的书,就是靠这份“倔脾气”和“死磕精神”写出来的。
3. 他对“责任”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执着。
写书的过程,对刘正明是一场新的战斗。他的左臂,早在战争年代就负过伤,每逢阴雨天就疼得厉害。可为了写书,他连医生的劝告都不听,愣是顶着酷暑坚持伏案写作。他的身体一次次发出警告,可他就是不肯停笔。在他心里,这不是普通的写作,而是一种革命责任。他觉得,自己是幸存者,必须把历史写下来。否则,那些牺牲的战友,连名字可能都没人记得了。这种“责任感”,既是他个人的信仰,也是那个时代老红军的共同特质。
刘正明的故事,看似是个老军人“倔强求胜”的传奇,但实际上,它折射出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和时代精神。他的书,不是靠技巧写出来的,而是靠生命写出来的。有人可能会说,他的文化水平低,写出来的东西能有多好?但恰恰是这种“不完美”,让他的故事更有力量。他的成功,不是因为他多有才华,而是因为他有一种无论环境多恶劣都不服输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恰恰是那个年代的红军们,一直以来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