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本文摘自《安徽文史资料》第九辑(1982年),作者周扬季,原标题《回忆邳雎铜地区的抗日斗争》
正文
(一)
一九三八年,台儿庄战役之后,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广大中原地区,在二十八天之中,有八十三个县沦陷于日寇铁蹄之下。位于陇海路以南、海郑公路以北、徐州以东的邳睢铜地区,仅赵墩、睢宁一带,就有敌伪据点数十处。大的如双沟镇,原有日寇一个联队,以后虽陆续调走,还驻有日伪军三百余人;小的据点如柴家湖亦驻有日伪军几十人;远的据点如大王集、田家河等,相距有二十余里,成立有维持会,均驻有日寇和伪军。这些据点的日伪军经常穿梭式的进行扫荡,奸淫掳掠,残杀群众,无所不为,人民恨之入骨,渴望能有一支抗日的武装力量来报仇雪恨。
我当时住在睢宁六区,激于民族大义,愤然而起。我约同本庄人时元灵等,收买国民党败兵的枪弹。开始以三、四块银元买一支枪,以后就用一身便衣换一支枪,以窝窝头换子弹的办法,购买了十三支枪和一批弹药。随之号召一部分爱国热血青年,组成了人民的抗日队伍,举起了抗日的大旗,同敌人进行战斗。我们锯电杆、割电线,破坏敌人交通,抗日的声威迅速传播。这时我又变卖了家产计九十亩地,作为抗目军需之用,更加获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二)
一九三八年冬,我担任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独立第三中队队长,率部离开主力在邳(县)睢(宁)铜(山)地区活动。三九年三月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五月间,南进支队先遣一梯队队长李浩然同志通知我说:睢宁县第六区苏塘乡,我们三次派人去组织队伍均未成功。你是当地人,可以去组织灰色武装,名为苏塘自卫大队,开展武装活动。你担任地下党支部书记,并另派一个党员同志时元灵随同前去。因此,我就转到苏塘乡着手建立抗日武装。
到了苏塘乡之后,首先研究了前三次未能组织成队伍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明确的口号去发动群众。因此,我们这一次除广泛宣传抗日必胜的道理之外,并提出“保家卫国”的口号作为号召,充分发动学生和知识青年、贫苦农民,激发他们保家卫国的抗战热情。同时根据这一地区的复杂社会情况(敌、伪、顽、匪多,地主多),我们采取了先做大地主工作,次做匪首的工作,尔后做伪军的工作的办法。当时,有十三顷地的大地主许老圣在大会上公开报名,愿意出钱、出人、出好枪,参加抗日。他的侄儿许同宽也自愿报名参加,我们任命他为第二中队长兼办《救亡报》。匪首姜殿晏除了表示自己愿意抗日外,并由他做了七个小土匪头的工作,减少了我们工作上的阻力。知识青年和农民更是纷纷响应。因此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即组织起一支拥有六十支枪、近百人的抗日队伍。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青帮”头子温克臣,去做双沟镇伪军焦东藩的工作,要他提供日军的情报。又运用“以伪劝伪”的办法,要焦东藩劝说双沟附近的据点崔楼子的伪军朱守洪投诚。
由于这种种工作的开展,这支抗日武装迅速建成。随之,进行了队伍的整训:其一是派出党员周祥孔到山东岸堤学习;其二、发展了部分党团员;其三、实行了军事训练,作简单的步兵操练和小型的战斗演习。特别是通过捉汉奸,如将顺河集南张庄子的维持会打掉等,从实战中锻炼了抗日战士。在每次行军和出击行动中,我们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例如在崔楼子争取伪军的过程中,有人反映,自卫大队中有人拿了群众的东西。我们就及时进行纪律教育,提倡主动检查,主动交出原物,送还失主,使我们的抗日队伍逐渐成为一支遵纪爱民、能征善战的人民武装。
(三)
自一九三八年冬到一九三九年秋天,将近八个月的时间,我们这支群众抗日队伍,先后与日寇、伪军、土匪共打了二十一次仗,队伍在枪林弹雨中越战越勇,也愈益锻炼得坚强起来。其间也有少量的伤亡。但由于我们采取了敌少我打、敌多我跑、选择有利时机给予重创的作战战术,基本上还是获得了较多的胜利。因而使人民的抗日情绪日益高涨,并有力地配合了陇海铁路东段八路军主力部队对于日寇的钳制和打击。回忆我们经过的许多次战斗,有些至今印象还比较深刻。
第一次是在后厢与日伪军的遭遇战。那是一九三九年的初秋,我率队移防柳林村。夜间我带十八名战士放哨,到曲土东南,天刚拂晓,发现日伪军一百余人(日寇三十余,伪军七、八十人)由敌伪据点双沟镇迂回向后厢窜扰。我们即后退到交通沟,利用地形侧击敌人。当敌军将出曲土,有的战士即想开枪射击。我认为这样容易暴露目标,敌人必将退到曲土,使我们失去杀敌机会。因此我命令先占领村后十几个坟墓,等敌人到了两个村之间的开阔地,我们才居高临下开枪射击。敌人用钢炮掩护,退到后厢,我即用锥子形阵势(前头小,后头大)正面迎敌。其余一部分人,分五处在村后乱打枪;同时派人飞报我八路军,请二营营长陈新然的队伍前来增援。我军到后,日寇除用机枪扫射外,并用钢炮向我阵地轰击,共打了三十二发炮弹。我严令战士坚守阵地,严密监视敌人,瞄准射击,不准擅自移动。如战士许秃子大衣袖被弹片撕裂了也没有动弹。战至半晌,有五个鬼子持枪从豆棵里爬行向我坟头阵地袭击,被我发现后,立即命令战士向该处密集射击,打伤一个鬼子。这几个鬼子见进路被封锁,只得又爬回去了。到了黄昏时候,我增援部队从西面进击,敌人利用夜幕开始撤退。在这次战斗中,我们运用麻雀战的战术,取得了胜利,并没有任何伤亡。
第二是杨桥战斗。也是一九三九年秋天,在双沟镇东南边的杨桥村,与日寇步兵十八人、骑兵五人及伪军六、七十人遭遇,发生了战斗。杨桥村是个土圩子,前面有一道河堤,堤身比平地稍高一点。我军共五十多人,即凭藉河堤,分散布防,向敌射击。日寇前面骑兵乱冲,后面步兵则枪炮齐鸣,掩护前进。我下令各人坚守阵地,要经得起敌人任何冲击;以三个班迎正面之敌,两个班专打敌骑兵。因为杨桥离敌伪大据点双沟较近,特别组织一部分战士专打敌援。战斗约五十分钟,敌人开始有伤亡。于是敌人放起了毒瓦斯,企图用毒气来消灭我军。我命令战士们伏向地面,用泥土围住嘴鼻,同时用密集的火力,猛烈地向敌人射击。事有凑巧,刹那间风向转变,原来是西风,毒气向我阵地袭来,突然变为东风,毒气回流到敌人阵地,敌伪军皆纷纷逃窜,向双沟撤去。事后群众反映说:八路军真是“神兵”,能“借东风”杀敌呢!
第三是南北庄战斗。一九三九年秋末时分,陇海路几个敌伪据点的日伪军分头出动,沿海郑公路扫荡。国民党常备团团长陈彬三来找我,想约我军一道去打鬼子。开始我对他有些怀疑,后来为了团结抗日,于是就同意共同行动,并进行了分工:他率队迎大许家、双沟之敌,埋伏于庄北头;我率一部分队伍迎击柴湖、大王集、田家河之敌,在庄南头布阵。当时有日寇五十多人,伪军七十多人,军力两倍于我,并携有轻重武器。当日伪军向南北庄前进时,战斗打响,我军首先开枪迎击,敌人即集中火力向我猛扫。庄南的战斗正在激烈进行,而令人奇怪的是,庄北头的枪声却在向东北方移动。这引起了我的警惕,仔细一看,才知道陈彬三已在没有通知我方的情况下,将队伍自行撤退,使我军三面受敌。敌人的枪声已渐渐逼近,我立即下令向东转移,再向东北撤退。敌人尾追我军二里多路,我体力不支,由警卫员扶着跑到梁庙。此地离南北庄约有六里多路,是我军后方根据地。这时陈彬三早已率队撤到这里休息。我一见他就大骂:“你陈彬三是孬种,害了‘恐日病”,竟然不战而逃。”他假惺惺地赔礼,认不是,连说情势紧急没有办法等等,又承认不告而退是不对的。这件事使我意识到,国民党军队是假借抗日之名,阴谋达到牺牲我军之实。这次战斗就完全暴露了他们卑鄙无耻的目的。后来他们不断掀起反共恶浪,可见都是有预谋的。
(四)
经过八个月的二十余次战斗,邳睢铜地区的日伪军受到我们的严重打击,有的伪维持会(如崔楼子、顺河集、张庄子等处)被我军拔除了,日伪的嚣张气焰大大收敛,人民的抗日热情日渐高涨。民气昭苏,民心大振,人人都勇敢杀敌。如苏塘营东边小李庄李二嫂只身杀鬼子的英雄事迹,就是一个鼓舞人心的例证。小李庄只有十几户人家。这天李二嫂正准备下地,忽见三个鬼子骑马从双沟方向飞奔而来。前两个鬼子驰往许圩子去了,后一个鬼子就窜到李二嫂家,企图奸污她。李二嫂腰后别着一把菜刀,假意要鬼子到屋里去。当鬼子跟她进了门,转向里屋时,鬼子刚转脸,她劈头一刀,将鬼子砍倒在地接着又连砍几刀,将鬼子杀死。她赶快出门,将马嘴扎住以防马叫;又迅速跑到地里找回丈夫,把鬼子尸体埋在屋后地里;然后杀马,把马肉分送给庄里人吃掉,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后来据点里的鬼子多次来庄里寻找,但始终没有人透露一点风声。这真是一桩可歌可颂的抗日壮举。当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整个邳睢铜地区人民坚决抗日,英勇杀敌,他们的英雄业绩。在淮北地区抗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资料来源:
《安徽文史资料》第九辑(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