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虽然是农耕的发祥地,但黄土高原的旱作农业对天气和气候的依赖性太强,尤其是在部落人口增加之后,走出去就成为了必然。
因此,在部落后期,也就是原始社会后期,华夏先民开始走出黄土高原,勇敢地向着平原地区迈出了开拓的脚步。
因为即便是到了平原地区,先期的农人仍然是遵循着黄土高原的耕作模式,而人们所选择的农作物,还是从黄土高原先期培育而成的。
因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小气候区让这里成为了草本进化的乐园,黄土高原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各类草本植物多样性很强,对于选育对人类有用的栽培作物,可谓是丰富已极。
因此,黄土高原被称之为神农后花园,原始农人们,从这里选育出了大量的农作物,让农耕文明很快从原始状态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地球上的高等级文明。
黄土高原对于华夏农耕文明的贡献度极高,甚至可以说,没有黄土高原,就没有华夏文明,华夏文明的一切,早已经和黄土高原深度绑定。
到了新时期,虽然因为交通和信息的发达,人们早已经不再依赖黄土高原的物产作为生存之本,但是黄土高原作为生态屏障的重要性,却更加突出。
如果没有黄土高原的阻隔,从北方而来的疾风,将会把黄沙吹到中原地区,没有黄土高原地形的阻隔,季风会吹向更北方,中原农耕区将会十分缺水。
中国当下正处于农业到工业的重要转型阶段,现阶段的人口流动,仍然是不断解放和释放农村人口,解除农民和土地的绑定,让更多的人口服务于工业化。
因此,对于黄土高原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窗口期,因为黄土高原大量人口的走出去,让黄土高原的承载负担大大下降,自然恢复的速度十分喜人。
在欠发达的时期,人们生活所需的一切,都是从自然索取的,对于黄土高原来说,这样的负担十分沉重,而自2000年以来,这样的情况已经发生了重大转折。
仅仅二十来年的自然恢复,黄土高原的模样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一些物种的扩繁速度十分喜人,很多多年不见的草药,已经长满了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
而且这些年,人们越发重视生态保护,对于黄土高原生态方面的投入也是十分巨大的,加上农村地区多种经营方式的转变,很多童山秃岭,现在已经变得满目苍翠。
黄土高原的改变其实还是很缓慢的,虽然生态环境恢复得很快,但人们的生活节奏非常缓慢,也正是这样的慢,才让黄土高原生态有了缓口气的机会。
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经过了自古以来数千上万年的开发,很少有这样休养生息的机会出现,而黄土高原也从来不让人失望,只是短短的二十多年,就已经成了人们想要的样子。
因为经济和文化的吸引,很多生活在黄土高原大山里的人家,开始主动走出大山,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建设当中,而这些人,始终没有忘记改变自己家乡的面貌。
现在看到了很多黄土高原的人家,开始进行土地整理,这是非常好的举动,所谓保护与开发并行,想方设法地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改变这里贫困落后的面貌,让黄土高原的日子尽快好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