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陪我一起去,妈妈不能走”,上周四,小区里的思思小朋友邀请四个小朋友去她家里吃晚饭,只有振林紧紧拉住妈妈的手,要求妈妈和他一起去思思家,其余三个小孩巴不得父母不在,还赶我们快点回家呢。振林和我家元宝一样大,都是四岁半的小男孩,我们几家关系比较熟,经常会轮流做庄聚在某一个小朋友家,一般家长都不去,几个孩子在一起HAPPY,到了时间,家长一起去接回家就好了。振林妈妈都有点尴尬的解释:这孩子有点缺乏安全感,从小就这样,好想他象你们家的孩子一样,早早就可以放手呀。
安全感是什么?我个人总结应该是孩子对环境,对周围的人和事物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感觉到可靠、可信任的一种心理需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
4岁安全感不足的孩子会有哪些表现呢?主要有以下三点表现非常黏人,一会儿也离不开爸爸妈妈,否则就会焦虑,哭闹。就
象振林一样,后来听思思妈妈说,振林妈妈在她家,几次试图悄悄溜走,都被孩子识破,最后差点大哭大闹呢。
在与同伴相处时,退缩胆小,总感到自己搞不定,不肯轻易尝试新事物。
不自信,不能主动出声表达自己的想法。
造成孩子安全感不足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家长,很多时候家长的过度保护弱化了孩子的安全感。就拿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来说,上周末,我邀请几个小朋友和家长一起踩单车去公园里玩,这个公园离我们小区大概七公里,出小区大约一公里需要经过街边穿过人行道,路上虽有单车专用道,但不象公园内那么安全,剩下5公里多基本在一个开放式的公园里经过,相对安全,以下是几个家长听到我的邀请的第一时间的反馈:
A孩子妈妈:我家娃儿说,B孩子去他才去。
B孩子妈妈:走路都上蹿下跳的拉不住,骑车去不敢想象。
C孩子妈妈:我家娃儿愿意去,可是我骑单车水平比较差,根本不敢带孩子骑在路上呀。
D孩子爸爸:我去做我家娃儿的思想工作,他应该比较有兴趣。
几个家长和孩子沟通后,以下是5分钟后反馈的聊天记录:
A孩子妈妈:我觉得路上车有点多,电动车那些,很不安全,而且那个公园人具多。
B孩子妈妈:娃儿爸爸说了,你家能骑去,我们就能骑去,跟在你们后面学习。
C孩子妈妈:我们还是开车去和你们在终点站公园汇合。
D孩子妈妈:我家娃儿不去了,我安排他爸爸带他搞其他活动。
最终,此次单车拉练活动以包括元宝、A娃、B娃的三个孩子成行,而且最让我们想不到的是,这三个踩单车的孩子不但愉快且安全到达了终点,更让我们欣喜的是这三个孩子还成功地踩回了小区,来回14公里,没有一个孩子叫苦叫累,基本在欢快的尖叫声中度过。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从哪些方面帮孩子建立安全感呢?我建议: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家长放手相信自己的娃。象A娃、B娃,C娃,当家长告诉他们有这个活动时,他们兴奋到恨不得马上出发,因为从他们后来出小区前踩单车踩的飞起来就可以看出他们对这项活动是多感兴趣。家长千万不要小看娃娃们的潜力,只要相信他们能行并做好必要的保护措施就行了。
第二、努力提升孩子的能力。具体的方法是引导孩子从小坚持某一项体育运动,我家元宝不到三岁就会骑两轮自行车了,父母和周围的邻居对他投来赞赏的目光让他的自信心逐渐增强,现在他为了体现自己有多熟练甚至能一手握把一手松把,就象我小时候一样,虽然可能有时会摔倒,但骑单车谁没摔过几跤呢?孩子不就是在磕磕碰碰中学会保护自己的。
第三、营造鼓励孩子的氛围。家长要多创造给予孩子大胆尝试和摸索的机会,象孩子在外面磕了、碰了,和其他孩子发生争执时,家长首先要淡定,否则家长自己本身安全感不足,怎么能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呢?
安全感对孩子未来影响重大,是孩子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块基石,如果这块基石不坚固,孩子向上发展的动力会不足,只有家长认真学习正确有效的方法,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未经本人授权,请勿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