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大品种
满足第十一批国采基本条件
第十批国采中选结果将于今年4月实施,目前已有不少品种满足下一批国采基本条件。
日前,国家医保局在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对2025年医保工作划出了八大重点,其中第五条提到“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国家组织和地方牵头的药品耗材集采,引导医疗机构优先使用质优价宜的中选产品。”
国采常态化制度化推进,第十批国采中各品种的竞争格局≥7家,根据米内网数据,除去已纳入的品种,目前神经系统化药有12个品种符合申报资格企业数达7家及以上,包括3个抗癫痫药、3个麻醉剂、3个精神兴奋药、1个精神安定药、1个抗帕金森氏病药以及1个其它神经系统药物。
一些药品的竞争企业数已经达到10家及以上,如盐酸美金刚口服溶液(11+0)、丙戊酸钠口服溶液(10+0)、阿戈美拉汀片(11+1)等(具体见文末附件)。
12个通用名药品2023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合计超过60亿元,一旦这些药品被纳入新批次的国采,又将是一场不小的比拼。
第十批国采即将落地
上海地区配送企业公布
1月6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布了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上海地区配送企业(名单附文末),为第十批国采的落地做好准备。
四大药商以及地方大型药商是地方国采品种配送的主力军。赛柏蓝梳理发现,上海地区配送企业以国药控股股份和上药控股为主,均达到20个品种以上,其次是上海海欣医药、上药康德乐罗达(上海)医药等。
2024年12月发布的《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上海地区补充文件》对配送企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指定配送企业应符合两个条件,即指定配送企业2023年配送药品范围覆盖本市所有区;指定配送企业具备24小时内向全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配送中选药品的能力和条件。
这两个要求对于配送企业的配送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力较弱的小型配送企业将被挤出第十批国采中选品种上海地区配送企业的门槛之外。
同时,作为承担配送义务的药品配送企业不允许通过第三方购买中选药品。不能履行上述义务的,一经确认,即取消配送资格,并按规定进行处罚。
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已经发布过多次类似的补充文件,集采对医药流通企业影响逐渐扩大。集采中选药品降价,对医药配送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医药流通企业终端优势被削弱,毛利率逐渐降低。
规则不断完善
大力推进集采药品“三进”
相较于此前,第十批国采在规则上进行了不断完善。
包括对B证及相关企业的限制更新,全部关联情形均被认定为强关联、明确中选企业不得受委托生产企业转为同品种其他中选企业或同品种其它中选企业的受委托生产企业、有3家以上代工企业,最高入围企业数再减1;中选机制也有所改变,入围规则的变化使得第十批国采竞争更加激烈、中选机制的变化使得报价企业被熔断的风险增加。
第十批国采234家企业的385个产品获得中选资格,相较于以往国采,第十批国采纳入的品种创下新高,随着国采的常态化制度化推进,第十一批国采将纳入多少个品种?
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10批国采,累计成功采购435种药品,集采药品的落地使用被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家医保局大力推动集采药品进基层、民营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
集采药品不断攻占院外市场。江西省要求参加集采药品“三进”行动单位应双标签公示集采药品中选价格和销售价格,按集采中选价顺加不超过15%销售。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严格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
药品的线上销售更加规范。江西各类线上平台销售的集采药品应标识“集采药品”字样且限其省范围内销售,线上销售价格应与线下一致,不得对集采药品抽取、摊派各类费用,配送服务费另行计算。
对于零售药店而言,集采药品的推广可能会改变药店的传统销售和进货模式,一些小的药店可能因为没有大规模的客流量和特色品种,将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不过,随着更多集采药品进入零售药店、村卫生室以及民营医院,一定程度上也有望增加其客流量和销售量。
附:暂未纳入国采且符合7家及以上的神经系统化药
注:销售额低于1亿元用*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