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揭露龙胆泻肝丸致尿毒症的记者朱玉,现如今怎么样了?

之槐看娱乐八卦 2024-11-08 03:59:07

2022年夏天的一个午后,一条平淡无奇的旅行微博悄然出现在网络上。

配图是蓝天白云下的怡然自得,这样的岁月静好让人完全想象不到,这位现在在微博上晒旅行、分享生活的博主,就是那个在20年前掀起轩然大波的新华社记者朱玉。

当年就是她揭露了震惊全国的龙胆泻肝丸致尿毒症事件,让十万个家庭免于伤害。

而现在她仿佛人间蒸发一般,销声匿迹了......

她去哪儿了?

要说朱玉和新闻的缘分,那可真是"天意弄人"啊!

从小到大她一直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出类拔萃未来一片光明。

谁曾想高考这道坎儿给她来了个措手不及的"暴击"。

当年满怀信心报考北大理工,结果分数线愣是差了150分,这落差感简直比从天台跳下来还刺激。

但人家朱玉可不是轻言放弃的主,这波操作堪称"神来之笔"——果断转战文科,重新出发!

就这样曾经的理科生摇身一变,成了一名文科学霸,而且还真让她考进了北大中文系。

要说这种翻盘操作,怎么看都带着点"主角光环"的意思。

在北大的求学生涯,朱玉就像海绵吸水一样,疯狂汲取知识的养分。

1986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北大毕业,本以为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结果命运又跟她开了个玩笑。

新华社向她抛来了橄榄枝,就这样一个原本梦想站在讲台上的准老师,阴差阳错地成了一名新闻人。

刚进新华社的时候,朱玉就像个"职场小白",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但这姑娘可真是块做新闻的好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能把活儿干得漂漂亮亮。

不管是采访还是写稿,她总能找到最独特的角度,把新闻报道得有声有色。

到了1998年组织上给她安排了一个新任务——负责卫生领域的深度报道。

谁能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工作调动,竟成了她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2002年的那场医药学研讨会,在朱玉的记者生涯中绝对是个重要的转折点。

说来也是巧合这场会议本该是个普普通通的采访任务。

但当她看到主持人那张憔悴的脸时,记者的职业敏感立马就上线了。

要知道一个年轻人能憔悴到这种程度,那绝对不是熬夜加班就能解释的。

"您是不是身体不太舒服?"朱玉试探性地问道。

没想到这一问竟然问出了一个惊天大瓜——主持人患上了尿毒症!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尿毒症居然是吃了一种常见的中药引起的。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这个"元凶"了——龙胆泻肝丸,听名字就是个很养生的玩意儿。

主持人当时就说了,他原本就是为了清火才吃这个药的,谁知道吃了半年后,身体就出现了异常。

这个消息对朱玉来说简直就像一记重锤,敲醒了她内心的责任感。

从那一刻起她就像福尔摩斯附体一样,开启了自己的侦查模式。

她白天跑遍了北京的各大三甲医院,晚上就抱着医学文献啃。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她又找到了三位因服用龙胆泻肝丸而患病的受害者。

四位受害者的遭遇简直是一模一样的翻版,这让朱玉更加确信其中必有蹊跷。

经过反复调查和专家论证,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原来龙胆泻肝丸里含有一味叫"关木通"的中药材,这玩意儿里面有一种叫马兜铃酸的成分。

这个马兜铃酸才是真正的"杀手",它会对人体的肾脏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最气人的是早在2001年就有医学专家发表过关于关木通毒性的研究报告。

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个消息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含有关木通的药品依然在各大药店正常销售。

看到这里朱玉的心都要碎了,她简直不敢想象,还有多少人正在服用这种药物。

真相不能再藏了,必须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惊人的秘密。

2003年2月24日朱玉提笔写下了那篇震惊全国的调查报道《清火良药还是"致病"根源》。

这篇文章就像是一颗深水炸弹,在医疗圈投下后激起了千层浪。

要知道当时全国竟然有十万人因为服用这个药物患上了尿毒症,这个数字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十万这个数字背后,意味着有十万个家庭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

文章发布后朱玉的电话就像是被打爆了一样,每天都有受害者打来电话诉说自己的遭遇。

有人痛哭流涕地感谢她揭露真相,也有人质疑她是不是在危言耸听。

甚至还有人说她是在"抹黑中医",但朱玉知道真相就是真相,她不能退缩。

一些受害者群情激愤,决定将北京同仁堂告上法庭。

可惜因为时间太过久远,证据难以收集这场官司最终以失败告终。

但是朱玉的报道还是带来了重大转变。

相关部门立即出台政策,严令禁止关木通作为药物原料使用。

这一决定等于是给无数个可能的受害者上了一道"保险锁"。

这篇报道不仅挽救了无数个家庭,也让朱玉获得了2003年度的十大新闻奖。

但对朱玉来说最欣慰的不是获奖,而是看到这个药物终于退出了市场。

这意味着再也不会有人因为吃这个药而遭受无谓的痛苦了。

光阴似箭转眼间朱玉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新闻之路。

2020年她来到了香港,继续在新闻战线上发光发热。

有意思的是这位"老将"还与时俱进,开通了自己的微博账号。

在这个快速更迭的自媒体时代,她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生活。

两年后的2022年8月,她悄然回到了大陆。

如今的朱玉已经从繁忙的新闻一线退居二线,开启了她的退休生活。

新华社的版面上再也看不到她的署名,但她在微博上分享的点点滴滴,依然吸引着无数关注的目光。

那些随手拍下的旅行照片,那些生活中的温暖瞬间,都在诉说着一个老记者的悠闲时光。

但在这份悠闲背后,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她对新闻事业的那份执着。

就像一位老兵虽然卸下了战袍,但军人的气质永远不会改变。

这位曾经的"啄木鸟",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她用行动告诉我们:新闻不是为了博人眼球,而是为了守护公众的利益。

二十年过去了当年那个勇敢无畏的女记者,如今过上了岁月静好的生活。

但她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个惊天的报道,更是一个新闻人的责任与担当。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