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赚
郑板桥先生的书法,学习钟繇王羲之,同时参照米芾蔡邕,风格变化后类似于篆体,又像是隶书;他的绘画是学习了郑所南的家传技法,然后参习了徐青藤老人的风格,挥洒自如,雄浑杰出到了极致,卓然具有大家风范。
郑板桥做秀才时,三次来到邗江,售书卖画,没有人赏识,潦倒落拓,十分可怜。等到他乡试成了举人,登了甲榜,声名大震。他再到邗江时,大家争相索取先生的墨宝,家门外的客人是络绎不绝。
郑先生本是个贫寒的读书人,因此非常看重自己的作品,不是高价,就不肯出售。沈凡民先生为他镌刻了小印章,上面写的是“二十年前旧板桥”,以此来发泄心中的愤懑。
当时江西的张真人入朝觐见回来,路过邗江,商人们争相献媚,想搞郑板桥书写的对联献给真人。有人从江西定做了大笺纸,有一丈多长,六尺多宽,非常难得。这人拿这张大纸委婉地求郑板桥写一副对联,同时请他撰写联句。
来人开口问要多少钱,郑板桥说:“一千两银子。”商人只答应给五百两。郑板桥高兴地动手,奋笔疾书,很快写出上联,是:“龙虎山中真宰相”。
那人求郑板桥写下联。郑板桥笑着说:“讲清楚了是一千两银子,你们只给五百,我也只能写半幅。”这人把情况转告商人,商人不得已只好给了一千两。于是郑板桥写下联,下联是:“麒麟阁上活神仙。”人人赞叹,工妙绝伦。
当时,商人们因为盐政、盐运使都看重郑板桥,于是争相求他的书画,或对联,或字幅,或斗方,以能得到板桥作品为荣。
于是很多商人都得到了,只有一个商人某甲,出身卑微低贱,尤其是品性不好,郑板桥很厌恶,所以就算他肯出高价,也发誓不给他。某甲看着自家的厅堂,没有郑板桥的半幅字画,心里感到很羞愧,但他千方百计,却始终弄不到。
郑板桥喜欢到处游玩。有一天,他带着书童背着诗囊,信步出了城东,渐渐到了没有一处人迹的地方。只见乱坟堆中,隐隐约约露出屋角,炊烟袅袅,柳枝鲜花参差不齐。他禁不住笑道:“难道这里还有什么隐士吗?”
越过岭头,坟头更多,道路更窄。再一回头,看到一个小村落。有几间茅屋,精致典雅,四面没有邻居,也没有院墙;小桥下溪水淙淙,流到门前。
门板上有一副对联:“逃出刘伶禅外住,喜向苏髯腹内居”,上面有小字横批:“怪叟行窝。”进门,又看到一扇门,对联是:“月白风清,此处更容谁卜宅;麟阴焰聚,平生喜与鬼为邻。”横批:“富儿绝迹”。
庭院中笼子里有鸟,盆子里有鱼,与鲜花和药材相掩映。新种的芭蕉,才有巴掌大小;才添的杨柳,却比人还要高。朝南,有两间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屋子里放了一张桌子,一个茶几,四把椅子,两个板凳。还有一张木床、一个藤枕,还有一个书橱,以及一副琴,一把剑。书案上笔砚纸墨等各类文具全都齐备。
墙壁上挂着徐青藤老人的补天图,只见女娲梳着螺髻,额头高耸,仰望炉鼎中的气体冉冉升空,生气勃发,一看就是真迹。两面墙壁粉白如银,没有悬挂字画。郑板桥太喜欢这里了,也不问主人是谁,当即就盘坐在床榻上。
忽然一个光头童子从里屋走出来,看了郑板桥很长时间,接着又进了里屋,大声喊“有客人。”随即听到主人在里面问话,又让把客人赶走。郑板桥带来的书童,很客气地报上了先生的名号,这才见到主人出来。
这主人戴着东坡角巾,披着鹤氅,系着腰带,穿着道鞋,手执拂尘,风度翩翩,是一位老汉。
主人和客人彼此寒暄,略略做了自我介绍,感觉非常融洽。郑板桥打听老汉姓名。老汉回答:“我姓甄,是西川人,流落到了这里。大家觉得我很古怪,所以称呼我为怪叟。”
郑板桥问“富儿绝迹”四个字是什么意思,老汉说:“扬州城里的富家子弟,附庸风雅,打听到老夫的住处有些花花草草,全都偷偷跑来窥看。但是这些人满身铜臭,他们一到这里,就处处不利,有的失足落水,有的被花刺钩破衣裳,有的被花刺戳破了脚,有的被树梢鸟儿粪便玷污了脸庞。最奇特的是有一天,富家子刚坐好,窗户框子上有老鼠,从缝隙上掉下来一片破瓦,正巧击中他的额头,顿时鲜血淋漓,他只好狼狈离去。这之后他们才相互告诫,不敢进我的屋里。我于是写了这个横批,记录这件事。先生清贫还好,如果也是富人,只怕对先生也非常不利。”
郑板桥叹道:“我生平也最讨厌这种人。幸好我有福命,没有做过富人,所以才能安稳地走进你这间高堂,领受您的雅教,太幸运了!”
不一会儿,童子敬上好茶,老汉为他弹琴。琴音清脆冷然,听不出是什么曲子;客人只是很喜欢这音调激越,渐渐转为平和,突地又戛然而止。
老汉问:“先生能喝酒吗?”郑板桥说:“能喝一点。”老汉说:“这里离集市远,没什么好菜,怎么办?”接着想了一想,又说:“锅里的狗肉煮得非常酥烂了,但是用这个来款待贵客,又不合适。”
郑板桥非常喜欢狗肉,听了老汉这话,忍不住垂涎三尺,说:“我最喜欢狗肉了,巴不得狗有八条腿呢。”老汉说:“那就太好了。”
说完就在花下摆设筵席,两人边吃边喝。狗肉之外,还有一些山珍和野菜,风味也不错。老汉喝醉了,又抽出剑舞了起来,只见剑光缕缕,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套路,但是看他舞得抑扬顿挫,不比公孙大娘的弟子差。这时一团白气出现,老汉突然大喊一声,跳出圈外,依旧入座,面不改色。
郑板桥起身,恭敬地说:“老人家真是高人啊!请满满来上一大杯,我与你真是相见恨晚啊!”
看太阳已经落山,郑板桥告辞。老汉殷勤地将他送过桥,说:“我与你,都是同样不合时宜的人,你有空就过来看看我吧。”先生说:“我是不速之客,肯定会经常过来!”于是每天过来一次,不知疲倦,喝醉了才回家。
就这样交往了一个多月,两人渐渐谈及诗词,都能谈到妙处和真谛,只是绝口不提书画。有一天,郑板桥实在忍不住,对老汉说:“老人家也知道我精通绘画书法吗?”老汉说:“我不知道呀。”
郑板桥说:“我自信是沉迷这两样东西,已经累伤了。如今的士大夫们,都喜欢附庸风雅,到处收罗我的作品,但是也很难了。老人家既然墙壁上什么都没有,为啥不拿些纸出来让我献丑,也算是感谢你做东请客呢?”
老汉说:“你再多喝一杯吧。”说完喊书童磨墨,又说:“纸张我准备了很久了,只是从来没有看到一个先生一样的贵客,所以墙壁上都是空的。如今既然有缘相逢,我怎么敢失之交臂呢。”
郑板桥放下衣角起身,看屋里笔墨纸砚都准备好了,于是当即挥毫,顷刻间写了十多副,然后一一落了款。
老汉说:“小泉是我这个怪叟的字,请你在作品上写上称呼,那就十分荣幸了。”郑板桥惊讶地问:“老人家这么高雅,怎么跟贱商某甲同一个字号?”老汉说:“偶然相同罢了。鲁国有两个曾参,同名有什么关系?能够分清就可以了。”
郑板桥信以为真,就补写了“小泉”两个字送给他。老汉说:“墨宝不同寻常啊,我这里从此蓬壁生辉。但是不能随便给商人,只怕那些人徒有其表,不能分辨好坏,白白损毁了先生的清名。”郑板桥觉得有道理。接着两人又开怀畅饮,回去时已经二更天了。
城里的熟人问先生到哪里去了,郑板桥不住地夸赞老汉。大家说:“邗江从来没有这个人,你看到的是不是妖魅啊?而且那个地方全是坟头野树,根本就没人居住,明天我们跟你一道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第二天早上,大家跟郑板桥一道过去,发现果然没有一间草屋,只有一湾流水,满地都是吃剩的菜肴而已。
郑板桥大惊,以为遇上了鬼;不过他很快豁然醒悟,大叹道:“这个商人太狡猾了,竟然能模仿萧翼故事,赚我的书画!”回家后他派人偷偷去查看,发现商人某甲家里,墙壁上挂满了他的书画,墨迹都还没干呢。
懊侬氏说:龙是神物,风云变幻,人们知道它的品性,就能豢养,让它低头,将它做成菜肴。这个商人某甲设的赚局,布置得非常恰当,处处搔着郑板桥的痒处,让他一齐捧出,毫不吝惜。某甲虽然是商人,但也是个懂得人心的精明人。不像其他的人,徒有其表,只有几个臭钱,巧取豪夺。就算是郑板桥复生,又能怎样?我所以留下一句打油诗:人道某甲赚板桥,余道板桥赚某甲。
(出自《夜雨秋灯录》)
总督秘语
献县县令叫明晟,是应山人。他曾经想要昭雪一桩冤狱,却担心上司不答应,因而犹豫不定。县学里有个公差叫王半仙的,交了一个狐友,这个狐友谈论过一些小的吉凶大多应验了,明晟派他前去询问。
狐精正色说:“明公是百姓的父母官,只应当论案件冤不冤,不应当问上司答应不答应。难道偏偏不记得总督李公的话吗?”公差回了这些话,明晟大吃一惊。
因为这其实是一桩秘事。总督李卫公没有显达时,曾经和一个道士一同渡江。恰巧有人跟船夫争吵,道士叹息说:“性命就在顷刻之间了,还在计较那几文钱呐!”不一会儿,那人被船帆尾部扫了一下,掉到江里淹死了。李公心里觉得挺奇怪的。船行到江中间,起了风,眼看船要就翻了。
道士踩着禹步念诵咒语,风停了,终于平安过了江。李公再三拜谢道士的救命之恩。道士说:“刚才那人掉到江里这是命,我救不了。您是贵人,遇到困厄还能平安渡江,也是命,我不能不救。何必要道谢。”李公又拜谢说:“领受大师的训诫,我将终身听命。”
道士说:“也不全然如此。一生的困穷显达,应当安于命运,不安于命运就会奔走争斗、排挤倾轧,用上各种手段。人们不知道,李林甫、秦桧就是不倾轧不陷害好人,也能当上宰相,他们作恶,只是枉然给自己增加罪状罢了。至于国计民生的利和害,就不可以听从命运。天地降生的人才,朝廷设置的官员,是用来补救气数和运会的。如果手里掌握着权力,却无所事事听凭命运的安排,那么天地何必降生这个人才,朝廷何必设置这个官职呢?《论语》里记载看守城门的人说:‘知道不行却勉强去做。’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是否成功是否顺利,这不是能够预料得到的。’这是圣贤安身立命的学问,您要记住。”
李公恭敬地接受教训,拜问他的姓名。道士说:“算了不说了,说了担心您受惊害怕。”下船走了几十步,一下子隐灭不见了。过去在省城,李公曾经对明晟讲起过这件事,不知这个狐精是怎么知道的。
(出自《阅微草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