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石油:“蓝色”行动的源起

指文图书历史 2023-12-07 14:32:00

本文摘自[英]乔纳森·特里格著,刘萌译《德国人眼中的斯大林格勒》

在宽敞的总理府办公室里,希特勒靠在椅子上,一边微笑,一边轻拍着盖伦报告的皮制封面,认为这情有可原。他一直都是对的,斯大林的红军是“凑不成的同花顺”,德国军队自己的情报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任何与之相反的观点或不同的声音,都不会出现。毕竟,在任何有权威的职位上都没有人敢挑战希特勒。瓦尔特•冯•布劳希奇—甚至在他被解职前,一场痛苦的离婚就使他在经济上无可救药地陷入了困境—此时于默默无闻中憔悴、衰老,而国防军总司令威廉•凯特尔和国防军作战参谋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又都是希特勒的应声虫。只有担任陆军最高司令部参谋长的弗朗茨•哈尔德对盖伦的报告提出了异议,他曾对红军在遭受巨大损失后难以置信的恢复能力感到惊讶。他记得这一点,但没有一再强调,而是任由自己被希特勒的乐观主义压制,就像一年前的夏天那样。

然而,一个黑暗的污点破坏了这种乐观。这个污点有一个名字,那就是“石油”,或者更确切地说,纳粹德国缺乏石油。早在1917年,脾气暴躁的法国总理乔治•克莱蒙梭(Georges Clemenceau)就曾写信给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感叹汽油在战争中与血液一样重要。25年后,阿道夫•希特勒也完全认同这一观点。问题是,第三帝国只有少量来自奥地利几口油井的石油供应国内,而且英国皇家海军的力量切断了德国与世界石油市场的联系。早在1936年8月,希特勒就预见到了这一问题,他命令纳粹德国经济“四年计划”的负责人—戈林为一场不早于1940年开始的战争做准备,而石油将是赢得这场战争的关键。

正在加油的德军战斗机,从牵引油罐的牛车就能看出德军在燃料供应上的窘迫

戈林的战略是把国内石油产量提高到每年100万吨左右,这主要将通过应用最新科技和进口来完成。前一种方式指的是制造合成油。这是德国首创的从煤中提取石油的工艺,尽管造价昂贵,但到了1940年,它可为柏林提供270万吨石油。由此生产的石油的产量在第二年再次增长,并在1942年达到了惊人的400万吨。然而,由于战时的石油年消费量约为750万吨2,这仍然是不够的。

这一缺口是通过进口来填补的。一部分进口石油来自匈牙利的小型油田,还有近60万吨石油是从苏联运来的,这是与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起签署的经济协议的一部分。最大的石油进口份额来自罗马尼亚王国。以南部城市普洛耶什蒂(Ploiești)为中心的罗马尼亚油田是全欧洲最大的油田。在20世纪30年代初,该油田每年向德国提供约50万吨的石油。到1941年,这一供应量增长了两倍。这就解释了希特勒无端恐惧的来源,他一直担心苏军的空中力量会以克里米亚和俄罗斯南部为跳板,轰炸这一重要的资源基地。事实上,苏联空军在1941年7月13日对普洛耶什蒂的猎户座炼油厂发动了一次攻击。这次攻击致使大约17个储油罐被烧毁,火势经过一天多才得到控制,并造成9000多吨珍贵的石油损失。柏林方面的反应是在该地区部署大量战斗机,专门负责保护石油设施。在四个月内,派驻普洛耶什蒂的德国空军飞行员在该地区上空击落了143架苏联轰炸机,严重削弱了苏联空军的轰炸机机群并保护了石油工业区。

发起巴巴罗萨行动后,从苏联进口石油的渠道就此被切断,但德国人可以窃取他们新征服的“欧洲帝国”的石油储备,以填补这一缺口。在斯堪的纳维亚和西欧,德国调查小组对油库和储油设施进行了调查,并没收了大部分相关设施,这导致当地居民越来越依赖自行车和马匹进行运输,并使当地本已脆弱的经济陷入了瘫痪。法国是最大的受害者,该国被剥夺了战略储备,只能靠战前石油消费量的8%来维持生计。

总的来说,纳粹从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窃取了60万吨石油,但这只是“一锤子买卖”。1941年3月,柏林战争经济和军备办公室主任、军事经济学家格奥尔格•托马斯(Georg Thomas)将军撰写了一份报告,预测到同年10月下旬,战争对石油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这意味着第三帝国将不得不使用自己精心管控的战略石油储备。4这些石油储备极少,并且在整个战争期间从未超过300万吨—只相当于不到6个月的消耗量。

更大的问题是,罗马尼亚缺乏有效的石油钻井能力。投入设备和新油井勘探的资金不足意味着,罗马尼亚油田的石油产量实际上在逐年下降,其年产量从1937年的870万吨减少到1941年的560万吨,而这时恰恰是纳粹战争机器迫切要求增加石油产量的时候。纳粹对罗马尼亚的军事独裁者扬•安东内斯库(Ion Antonescu)进行了慷慨激昂的劝说和鼓励,但得到的答复是“罗马尼亚已经尽其所能,她没法付出更多了”。安东内斯库并没有夸大其词。为了维持对第三帝国的出口,他被迫将自己国内可用石油的消耗量削减至和平时期的20%,这极大地削弱了王国国内尚不成熟的工业部门。德国也做了同样的事情,并且还征用了该国大部分民用车辆以用于军事用途,虽然这有助于削减需求,但石油产品的匮乏还是严重阻碍了军备生产。

驻守罗马尼亚油田的高射炮兵

在轴心国当中,饱尝缺油之苦的并不只有德国和罗马尼亚,正如意大利法西斯外交部部长加莱亚佐•齐亚诺伯爵(Count Galeazzo Ciano)在1941年夏天的日记中写到的那样:“只有一个难题—缺乏石油。现在,我们仅有10万吨……”与轴心国的石油匮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仅在1942年就从美国进口了1000万吨石油,而且还从中东的伊朗和伊拉克的油田进口了更多石油—大不列颠的上空灯火辉煌,并且从未有熄灭的危险。

在希特勒看来,解决第三帝国石油问题的办法很简单—拿下高加索。高加索地区的苏联加盟共和国拥有十分丰富的石油储量。现位于车臣的格罗兹尼(Grozny)油田和位于现俄罗斯阿迪格共和国的迈科普(Maykop)油田的石油年产量都在200万吨左右,而远在苏联阿塞拜疆的巴库(Baku),其石油年产量于1942年达到了惊人的2400万吨。6这些地方出产的石油先被油轮运到阿斯特拉罕(Astrakhan),然后再被驳船沿着伏尔加河向北运送到苏联的心脏地带。

攻入高加索产油区的德国坦克,坦克车长面对冒着滚滚浓烟的油田,内心想必是五味杂陈

早在1940年7月31日,希特勒就在他位于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脉(Bavarian Alps)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den)附近的伯格霍夫山庄(Berghof)内举行的战争计划会议上,提议夺取高加索油田。他设想了一个钳形攻势,其中一支部队将从俄国南下,而另一支由隆美尔领导的非洲军团将向北推进。尽管这个想法明显非常荒唐,但它却被巴巴罗萨行动的入侵部队的官兵广泛接受。在一年前的夏天,发动战争的前夕,坦克驾驶员理查德•冯•罗森(Richard von Rosen)在苏波边境的森林里思考着他和他的坦克手们正在做的事情,他想:“……要么苏联允许我们自由进入波斯或伊拉克……要么我们去解救隆美尔。”梅塞施密特Bf-110战斗机飞行员约翰内斯•考夫曼(Johannes Kaufmann)认为:“我们是一个巨大的钳形攻势的一部分,旨在困住在中东活动的英军和自由法国军队。钳形攻势的南翼将由北非的德国部队和意大利部队组成。”当时,年轻的奥托•斯科尔兹内(Otto Skorzeny)还推测:

……我们的目标将是波斯湾的油田。俄国将给予德国军队自由通行权,我们将穿越高加索地区,进入伊朗……另一个传言是,我们将通过土耳其进军埃及,以夹击的方式包围英国部署在近东的军队。

为了以防万一,这名未来的党卫军突击队指挥官还随身携带了一本T.E.劳伦斯所著的《智慧七柱》。

1942年春,希特勒正在考虑下一步行动,但他并不是唯一一个对石油痴迷的人。针对德国国防军后备军司令兼军备供应办公室主任弗里德里希•弗洛姆(Friedrich Fromm)关于石油短缺的警告7,阿尔弗雷德•约德尔的国防军作战参谋部(Wehrmachtführungsstab,简称“Wfst”)撰写了一份报告。该报告指出:

明年,原油供应将是我们国防能力的薄弱环节之一……各类原油的短缺已经达到了限制陆军、空军和海军作战自由的程度,并妨碍了战时的生产。

格奥尔格•托马斯甚至更加直率,他告诉戈林和凯特尔,说:“现在有一件事是清楚的……没有俄罗斯的石油,德国的战争机器从现在开始一定会变得越来越无力。”早在1941年年初,第三帝国低效的军事情报部门—“阿布维尔”(Abwehr)就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该部门组建了一支包括一些反共的格鲁吉亚移民(émigrés)在内的约100人的部队,以便其在苏联开始解体的那一刻冲向高加索的油田。在那里,他们将确保油井的安全,并尽快使其恢复生产,以利于帝国的发展。

“蓝色”行动期间,正在向着高加索一路狂飙急进的德军装甲集群

当巴巴罗萨行动失败后,这支部队被留在了罗马尼亚的基地内,但随着夺取高加索油田的目标再次被提上纳粹的议程,该部队被重新起用,之后又被大幅扩编为“高加索石油旅”(Mineralöl Brigade Kaukasus)。

对希特勒来说,命运似乎正在发生改变。在他的脑海中,他可以看到一个重新焕发活力并得到加强的南方集团军群正向东进攻,然后向南切入高加索地区。苏联的大部分石油供应都岌岌可危,莫斯科别无选择,只能将所有可用的师派往高加索,结果就像他们一年前所做的那样,他们在一系列包围战中被德国人围住并被摧毁。一旦取得胜利,南方集团军群将夺取油田,让红军残部因缺乏燃料而逐渐失去战斗力。随后,纳粹将不费吹灰之力攻占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苏联及其布尔什维克制度也将成为历史。一切都水到渠成。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