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城》之:最后的贞节牌坊(27)——胡海狸说官场

二哥雨二 2024-10-01 15:18:35

田鸿莲给丈夫皮洞之和侄子田银选去送牢饭,却被几个禁卒给挡了回来,他们说得很明白,衙门给他们有免费的饭食,不会饿死他们的,家人送的饭菜,谁敢保证安全,如果里面下了毒,犯人吃了怎么办?其他犯人吃了又怎么办,谁来承担这个责任?振振有词的质问让田鸿莲又哭了一阵子,又去闹腾了一番田鸿儒,还不安生。有一个熟人禁卒偷偷告诉她,皮姑爷和田银选在里面过得猪狗不如,要是这样下去,不死也得发疯。

田鸿儒很无奈,又叹口气,恬着老脸来找纪文庸,纪文庸似乎在躲着他似的,又好像是在给自己示威施压。胡海狸说纪大人到阿镇去了,一是给白麦收他们站台,拿皮洞之做反面典型,催收加税;二是深入老百姓当中,了解一下皮洞之在阿镇的所作所为,搜集他为害乡里的证据。

田鸿儒叹了口气,生气地说道:“拿起鸡毛当令箭,多大点事啊?不行,我得去找忠实他们去,让他们给巴大人写封信,我就不信了,这苦城的天下是他姓纪的,这苦城的王法,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胡海狸急忙拦住田鸿儒,给他倒了一杯茶,说道:“田大人,你这话可不能说出去,你和纪大人都是朝廷的命官,这样说,首先就败了一着。他纪大人的职责,就是执行朝廷王法的,而田大人你的职责,就是负责教化的,你插手执法的事,那本身就成了保护伞。上司对地方上的官官相护案件治理有多严,你是知道的,弄不好,连你老大人也牵扯进去,那就太不划算了。纪大人躲着你,是为你好。”

田鸿儒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上司打击“官场保护伞”这事,他多少还是有所耳闻的。胡海狸是个官场老油条,他说的不无道理,可自己总不能看着妹夫、侄子受苦,见死不救吧。多少事,都是可大可小的,怎么到自己这儿,纪文庸就一反常态,变得冷冰冰的铁面无私了呢?他不解,胡涨狸继续说道:“你老要去找李忠义、陈忠实他们,去向巴大人反映,也不瞒你田大人,徒劳无益不说,恐怕还会惹火烧身,到时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都有可能。你想想,他们是什么人,是巴大人从外地带来的‘客’,他们图的是什么?清名、廉吏、升迁,他们办的案子,丁是丁、卬是卬,别想找出半点瑕疵。你老也没看看?巴大人到开封府休息这些日子,他们这群幕僚干了些什么,天天品茶清谈,那一个问事理政?他们不愿意与纪大人合作,可更不愿意得罪他,这群人,奉行的是无为而治,无为无失、无为即有为的信条,时刻都在梦想着有一天上司看到他们高雅与没有一点过失,按着步骤谋取升迁,你找他们,有用吗?送礼,他们不收,请吃喝,他们不去,说事,他会给你重新踢回到典史大人这儿。要是再闹腾下去,他们会根据典史大人递过去的证据,给皮姑父他们来个量体裁衣,到时候,哭,你都找不到门儿。”胡海狸说着,翻了下眼皮,看了田鸿儒一眼,心想,这个老学究,在苦城官场混了大半辈子,怎么就不开窍呢。

田鸿儒似乎有些无奈了,他问着胡海狸,事情到了这一步,到底该如何办?胡海狸摇了摇头,说道:“这事啊,若是走上策,那就只能让上司说话了,比如开封府或是巡抚衙门,都行。可如今,正是上上下下大喊维新之季,纪典史又是打着维新的旗号搞的加税,皮姑父又是对抗了加税的,也就是对抗了维新的,也可以说成是对抗朝廷的,如此以来,恐怕此路不通;田大人,如以你老所言,写信上告到开封府衙或是巡抚大人那儿,定然会招来更大的祸害,此路也是不可行的,是为下策;如今之计,也只能走中策之路了,俗话说得好,从哪儿跌倒,从那儿爬起来,这冤家啊宜解不宜结,既然皮姑父是从加税上跌倒的,那就从加税上爬起来,偷偷地过话给皮姑父,让他拥护加税、拥护维新,不仅如数交上这加税,还要带头做个表率,双倍交上。至于大牢里边的事,田大人,有句老话,你老可要理解了,叫作‘县官不如现管’的,不要看不起柴德金、孙五辈这些杂碎货色,他们就是鬼,‘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就是针对他们这号‘鬼’说的,当如何办,想必田大人比我更清楚。”

“嘿,这可要花大钱啊,再说了,让我去求那些‘鬼’,我这张老脸也放不下啊?”田鸿儒无奈地感叹道。

“田大人,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孰轻孰重,还望大人三思,到了这个时候了,还说什么脸面啊?多少时候,我们都是在和‘鬼’打交道啊,或许,在别人眼里,我们也是‘鬼’啊。”胡海狸同样感叹道。

“那,银选那儿,咋办?”田鸿儒下定了花钱保妹夫的决心,可对于侄子田银选的事,还是没有个着落,他殷切地问道。

“嘿,一个赌徒,欠了赌债,想办法还人家就是了,明眼人都知道,那赌场是谁开的,那‘铳钱’是谁放的,这小子,不务正业,让他尝点苦头,有好处。另外,听说他在里面还大声吆喝着他掌握有一些官员的桃色证据。我看,他的舌头快该保不住了,那种事,也算个事?连衙门伙房里做饭的膳夫都说了,‘不憨不傻,谁没仨俩,’我看他啊,是想钱想疯了,没人相信他的。”对于这个田银选,看来真的没有办法了,借人家“放铳钱”的时候,可是白纸黑字的。胡海狸摇了摇头,田鸿儒又长叹了一口气。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