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写作文写到长大后的梦想,没见过世面的自己,有多大梦想写多大,以为自己真的很优秀,出来社会后我却活成了没有收入的人。
在大山村里长大,除了上学还有干农活,砍过柴,割过草,插田,割禾,种番薯,种花生,种芋头,种木薯,养过猪,割猪草,养一群家禽……
生活条件简陋,家务全靠手动,一大早妈妈做饭,我去河边洗衣服,才十岁左右就什么都会干了,回来有饭吃了,吃完就去上学,早读加上三节课,上午十一点半放学,回到家开始做饭,我早回家就我做好饭,爸妈迟点回来,爷爷到了外地在亲戚的厂做保安多年,如果爷爷在家我就轻松很多了,父母每天除了在家吃饭和睡觉,其它时间一直在忙。
下午两点半上学,上两节就到四点十分放学,上三节就五点放学,从学前班开始自己上学自己回家,开家长会也没空的,因为家长会在白天,所以父母没空去。
晚上做家里所有家务,父母回来已经很夜了,烧水,摘菜洗菜,做饭,用柴火煮的饭菜,要喂十个八个猪,喂一群鸡鸭,长大拿去卖,父母不忍心我干太多活,把猪卖了就没再养了,做些日常家务就可以了。
即使在小学学习成绩优异,又能怎么样,太落后了,到了镇上上初中就知道有差距了,书本都没有多少本,接收外面的世界只有一部黑白电视唯一的一个台,看完连续剧九点就上床睡觉,没有学习意识,作业在学校就完成了,就得几本学校发来的书,都读到很熟了。
我爷爷懂我,放假回来会买一两本作文书,课外书,练习书,还会买手表,同学都羡慕我每天都带手表,坏了会再买,10元或15元一个,那时候我妈妈工作一天才10块左右,爷爷在外面工作一个月有几百收入。
在镇上上的初中,在路上就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了,大山的路弯弯曲曲,上学下坡多,用时40分钟,放学上坡多,用时60分钟,骑自行车上学,练了身车技,春天雨天多无法上学,还是泥路,安全第一,能撑雨伞就去上学,不能就不去了,冬天冷还能接受,毕竟走路上坡会热身。
艰难的上学路,同行的小伙伴越来越少了,放弃学业,早早出来社会,我还是没有放弃,考上了高中……
小时候的艰苦路,想着长大了出来工作了,尽快让父母上好日子,现在我们长大了,父母也还在做苦工,要么在搬砖,要么在砌砖,收入比我还多得多。
走出大山还是靠父母,他们用了自己大半辈子的积蓄,在镇附近盖了房子,那时候弟弟上学方便了,村里小学都不办了,小学初中都在镇上。
我们都出来工作了,我们没有可观的收入,有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没有想象的容易,生活在城市,很多的不如意,怪自己能力不够吧。
没多久就结婚了,我们是同学也是附近村的,村里都差不多。
我们年轻人都在城市工作,还是没有能力能让父母和我们呆在一起,随着发展,村里的人一直向城市奔跑,村里没多少人住了,租房子也要出来城市,镇上也少人了,从多年前的十几间小学只剩下一间小学,我们被读初中时有几十个班,剩下几个班了。
还是得靠父母给了首付在城市里买了房子,现在要有学区房分配才能上小学,我们靠着公公婆婆给了首付,弟弟靠着父母给了首付,年轻人还房贷。
小时候不懂父母的苦,埋怨过父母安排太多事给我做,不当父母不懂父母心。
现在的生活压到喘不过气来,每月还着房贷,养着两个孩子,现在还必须上幼儿园,两个孩子学费就用了一个人的收入了,另一个人的收入还房贷,剩下各种费用就困难了,还得靠父母帮衬……
是不是活得好失败,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生活,为了生活更好,做生意赌一把,要么有成就,要么失败,结果失败了。
很想回到那个安静的大山里,放慢脚步,享受生活。
现在很多人回去盖楼子了,这些人是有赚到钱的,开始享受生活了,放假和节假日回去回忆小时候的生活,现在方便多了,不用太多手动的家务活。
这是不可能的,不敢停下脚步,不敢休息一天,太压抑了,没有快乐,只能努力干。
也许没有父母的那样的能力,父母年轻时不敢休息,不去赚钱就在家干农活,没有停下来。
而现在的我们变了,想回村里只不过也是想逃避城市的快生活,各种费用压到喘不过来。
在村里是节省很多的开支,却会可能遭到村里人嘲笑,除非有钱人回去住才不会笑你。不能让自己的下一代行自己的路,村里的生活太落后了,背靠大山,一片树林,长满草的田地,信号也不强的地方。
只是向往安逸的村里生活,不想接触城市的喧哗,回去村里是不现实的,革命尚未成功,幼崽还没成长,为生活奔波劳碌是逃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