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你在为谁而活

听双聊情感 2024-03-01 18:30:23
你在为谁而活

01

有一则心理故事和点评很有意思,引发我撰写这篇——你在为谁而活?

① 心理故事是“孩子为谁而玩?”: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连,几天过去了,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还来,一如既往的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孩子们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而玩了。

② 心理点评是“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02

无论什么形式与内容的作品,首先都源于生活,而该故事本身就是生活例子。从作品又是高于生活的角度,人们都看重它的寓意功能。上面那则心理故事,有以下几点隐喻:

隐喻一,人本质上是自私的,人是自己行为的主人。“孩子为谁而玩”反映出老人和孩子的行为,受他们各自的利益驱策。

隐喻二,人若知道自己为谁而活,他就活得清醒而有目标。如老人,他活在自己平静的世界,并会努力捍卫他的清净之地;孩子在他们嬉闹的世界,纯粹地为了自己的快乐而活,并因嬉闹而有所收获感到格外开心。

隐喻三,人要达成自己的目的,须有付出或有条件。当孩子的嬉闹无意中侵犯了老人的世界,但老人为赢得自己的净地而懂得需要舍得;当孩子发现自己的行为有价值,虽误以为自己的嬉闹是老人所需,但他们从中懂得了付出是有条件的。

隐喻四,知为谁而活是一种境界,知为什么而活是一种智慧。老人象征成熟与淡定,孩子象征幼稚与成长。老人在处理外来压力与内心难受的办法,很智慧。他懂得自己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有别,故用包容对应外来“侵犯”,具体说,他用赠与的方式谢绝了孩子们的添乱。

引用到家庭教育,若能像老人这样有智慧地对待孩子,孩子会在玩中学会成长。

03

你在为谁而活?实际在拷问,你活在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吗?

故事“孩子为谁而玩”的隐喻反证着,人的痛苦大多是来于自己不知道为谁而活,为什么而活?是一种失去主体的,没有自我地活着。

常听到有人说:真不知什么力量让我去做这么多事情?我活得这么累,究竟是为啥,为了谁?这类“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去哪里”之问,恐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茫茫人海中,我们都力图感受到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可以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去适应环境的变化,因为这样我们内心会产生“一切尽在把握之中”的主体感受,以对抗自我内心的脆弱感、不确定和不安全感。

但事实上,能获“一切尽在把握中”主体感受的人极少,大部分人是活在“一切都是飘浮不定”的焦虑中,为追求所谓的稳定与安全感而耗尽力气。这里举例几种类型的人,看看他们是在为谁而活。

空虚的忙碌型。例某士诉苦:我活到大半辈子,从来就没考虑过自己,过去为着我的大家(父母、姊妹)操心、吃苦,现在为着我的小家庭(老公、儿子)操心、吃苦。可悲的是,到头来他们谁都不疼我,责备我不会生活,还说在我面前有压力...真想不通,这是为什么?

这类人很忙、很累,可谓“爱痛苦”的牺牲类型。从关系角度理解,他们跟他人是“牺牲者-享受者”配对。也可说是“控制-被控制”配对。表象看,牺牲者确实是在为他人付出,为了他人的利益,但本质上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不安,即,如果不付出,会感觉自己不够好,会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

人补偿自卑的办法,往往通过一味地为他人好来证明自己的好。可是,付出者不知晓,这毫无边界的“一味付出”会伤及别人的感受,也不知晓,别人的不予回报是对他付出的拒绝。牺牲类型的人,他们意识里很清楚在为别人而活,很不清楚的,别人根本无需“你为他而活”,他们无意识地活在自己——担心与想象的世界里。

想法多的迷茫型。例,一位叫“天使不哭”的女孩来信说:我自我感觉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但是我没有主见,什么事都是听家里的,大学毕业两年了,工作一直都不太理想,很自卑,有时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但是也经常暗示自己要自信一点。每当自己一有想法,听别人说几句就会觉得别人的想法是对的,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感到很痛苦。

解读这类型的行为模式,从小是被他人的意志左右,幼小的心里种下了太多他人的希望,内化了太多他者的要求。他们无意识地成就着他人,尤其是父母希望他成为的角色。当他们初入社会独当一面时,才感觉自己行为没动力,生活没趣味,然后开始追问自己“为谁而活?”,却发现自己不知道想要什么,人生目标是什么?觉得自己啥也不是,稀里糊涂地活着。

受苦的心理病型。这是我们常见的强迫症、抑郁症等神经症患者,他们并没有身体障碍,但体验着不受自我意志支配的焦虑,仿佛活在被奴役的苦海世界。

他们也可称为“丢失了主体”型。由于过去,是生活在自尊感备受打击,自主感被剥夺的关系环境,故在心灵深处,固着了一种不被自我意志、思维所左右的失控感,时常得忍受冲突或分裂的感觉。他们才是不断寻求自我,却总也寻不到自我的一类人。

04

故事“孩子为谁而玩”还提醒我们,不知道为谁而活与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的区别。前者,是一种身份丧失的存在焦虑;后者,是一种目标丧失的价值焦虑。

故事的心理点评的后一句“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太绝对了。虽然推动人行为的主要靠内部动机,但不可忽视,外部动机也叫外部压力,往往是成就我们内部动机的来源或资源,同样是驱使我们行为的动力。而人是否受外部因素左右,选择什么样的方向,分水岭是你认同什么。

具备自主性的自我才有可能产生出成人的自信,这需两个条件:一,对成人的认同;二,随着更有利的体验出现,逐渐地放弃这些认同,然后有着自己做主的认同对象,这包括事物或思想。同一背景下,一个人不同的认同决定了他“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的心理地位。过去的我很弱小,需靠他人,现在的我是成人,完全能也必需靠自己做主——选择否认或拒绝什么,选择认同或接纳什么。如此我才称得上是在为自己而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