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经典讲演录》57:希尔德加德《生命的奖赏之书》(四)

永哥历史 2024-12-29 09:03:18

逼真幻觉和强制性迷恋

1、在中世纪修道院中,修女们产生幻觉并对其有真实感受的情况并不罕见,希尔德加德是其中之一,因其留下大量著作而备受关注。这位中世纪女性生于900多年前,大部分时间在山顶修道院度过。与她一起修行的尤塔后来成为修道院院长,她们生活条件艰苦,每天只能吃一顿或两顿饭,且经常因禁食而健康受损。

2、希尔德加德留下了包括幻象作品、科学著作和歌曲在内的宝库,被认为是西方音乐史上最早可识别的作曲家之一。对她的幻象记录作品的研究还不多,但已经有了许多她音乐作品的录音,这也许是因为,用来传达色彩缤纷的幻觉和真实而生动的情感悸动,音乐是比文字更直接、传情的方式。

3、泰勒的研究揭示了中世纪修女们的幻觉恍惚与她们严格的修行环境和身体状况密切相关。他特别提到了位于莱茵河畔的一个名为舍瑙的村庄,那里有一座建于12世纪的本尼迪克修道院和一座修女院。1141年,12岁的伊丽莎白被送入修女院,最终成为女修道院院长,直至1165年去世。

4、伊丽莎白因病弱和苦行导致身体极度痛苦,这种痛苦状态促使她产生了幻象。她的幻象通常在圣徒节日后出现,内容涉及天启和神圣的景象,有时也包含邪恶的形象。尽管她被要求隐藏这些幻象,但最终这些经历被记录在她的兄弟——舍瑙的修道院院长埃克伯特的传记中。

5、伊丽莎白描述的幻象包括在圣詹姆斯节后的一个晚上,她进入恍惚状态,看到一个巨大的火轮和一道比平常更绚烂的光。她看到成千上万的圣徒组成一个巨大的圆圈,其中一些特别荣耀的人持有棕榈叶和耀眼的花冠,他们的额头上刻有殉道的头衔,她认出他们是使徒。在使徒的右边和左边分别有不同的队伍,包括圣天使和其他神圣的贞女。这些幻象的详细描述展示了中世纪修女在极端精神与身体状态下所经历的神秘体验。

6、人们往往认为“眼见为实”,但实际上视觉经常欺骗我们,让我们把幻觉当成现实。中世纪没有现代的影像技术,幻觉主要通过言语描绘和叙述来传达,这些描绘往往会细节化、戏剧化和逻辑化。

7、苦修者的幻觉是隐秘和复杂的,他们的宗教信仰体验通过下意识进入幻觉,形成对上帝真理和魔鬼攻击的生动体验。这些幻觉包括感官的体验,如闻到地狱的恶臭或天堂的芳香,感受到神或天使的触摸等。

8、信仰的痴迷与男欢女爱的痴迷不同,后者通常伴随着欲望和新鲜感,而前者是对抽象理念的迷恋,难以转变和醒悟,表现为顽固型的迷信或集体的狂热崇拜。信仰痴迷者往往在团体中面临同伴压力,难以成熟,甚至可能出现认知失调,认为信仰得还不够,需要变本加厉。

9、在群体信仰的环境中,盛行无限崇拜和敬仰,甚至出现为崇拜对象“牺牲”“献身”的冲动。中世纪的苦修者中有因苦修而自虐甚至饿死的例子,这些行为被信徒视为与救赎和纯洁联系在一起的“功德”,尽管被教会谴责为邪教。

10、在中世纪,希尔德加德和修女伊丽莎白等修女通过苦修和严苛的生活条件,创造了一个容易产生宗教幻觉的环境。她们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维持信仰的热忱和精神亢奋。然而,如果她们能够过上正常、健康的生活,幻觉可能会减少。这种苦修和严苛环境是维持宗教热情的一种手段,但并非所有修道院都如此极端。

11、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制造幻觉的机制和逻辑依然存在。现代世界中,虽然不再有人制造中世纪式的幻觉,但政治幻觉的制造依然普遍。政治幻觉如同《1984》中的描述或纳粹德国的情况,需要极端环境来维持,且具有亢奋和痴迷的特征。阅读中世纪修女的神秘幻觉时,我们应警惕现代政治幻觉的相似性。

12、政治痴迷和宗教痴迷都需要用夸张的语言来表现“无限热爱”和“无限敬仰”。然而,现代社会的表演者不需要真正的信仰或情感,他们只是按脚本扮演“绝对热爱者”的角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外力强制的迷恋可能转变为自我强制的迷恋。

13、“强制性迷恋”(limerence)是由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多萝西·泰诺夫提出的概念,主要特征包括对迷恋对象的过度美化、非理性积极评价、情感依赖和渴望回报。这种迷恋表现为多种形式,如坠入情网、教主崇拜、忠仆对主人的忠诚、强迫感恩等。泰诺夫将其描述为一种无法控制的、生物学决定的、非理性的本能反应,能够完全控制人的思想过程,无视个体的智力、情感成熟度、自我意识和意志力。

14、最关键的是,这种迷恋对意识的入侵违背了个体的意愿,使人越陷越深,难以自拔。情欲的控制自古以来就难以成功,它顽强且不由自主,不受个体欲望强度的影响,超越了个体的福祉,且不会随年龄减少。

15、在基督教初期和早期发展阶段,传道者通过“入侵性”方式扩大信众,主要吸引下层人和妇女,这些人往往是在不知晓教义的情况下被“拉”入教的。罗马帝国晚期,北方部落的首领先皈依基督教,随后带领整个部落成为基督徒,这种先入教后信仰的现象在现代组织发展中也有体现。

16、一旦入教,信徒会面临“强制性迷恋”的压力,被革除教籍会带来极大的孤独和恐慌。泰诺夫描述了这种迷恋的开始是自愿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迷恋对象的形象会不由自主地占据思想,导致持续的遐想和痛苦,最终失去对自我意志的控制。

17、泰诺夫指出,强制性迷恋并非精神病理学问题,也不是精神疾病的伴随现象,而是一种依恋方式,其起源不明但过程和现象可观察。受其影响的人可能在其他方面智商不低,甚至颇为精明能干。

18、强制性迷恋不受年龄、性别、取向、职业、种族、国籍的限制,但在某些制度环境中更为常见。如果制度将迷恋理想化或政治化,人们会对迷恋者宽容,甚至模仿其行为;而在启蒙条件较好的环境中,人们更倾向于抵制迷恋。

19、现代社会对强制性迷恋的认识比中世纪更为明确,这是启蒙和自我启蒙的成果。尽管可能无法说服他人抵制迷信和外力强制性的迷恋,但至少个人可以保持警惕并避免陷入其中。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