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管理不是一次性的运动,而是持续的管理动作。伟大的企业,无不在挑战现状,挑战可能性。
——安秋明
自从2023年11月出了那本《对标学习》之后,很多人问我,企业该如何做对标。我发现很多企业对这个话题的热情相当高涨。结合一些经验和书中精髓,我一般都会把思路简化为三横三纵,这样更方便各位管理者们理解。
三横,自己,同行业,跨行业,拓宽视野,全面对标,就像是搭积木的底座,稳固了才能建高楼。
第一横:向内看,深挖自身潜力
对标的起点,不是外部,而是内部。内部都理不清,没有“标”的清醒认知,何谈对标。很多企业,我的评价是身在金山在喊穷,内部的好东西首先是最应该的挖掘学习对象,不应该因为近,所以就被轻。这是管理者要克服的惯性,也是管理自信的真正起点。咱们得静下心来,梳理内部的优秀实践、成功案例,甚至是那些差点儿意思但潜力无限的项目。这些,都是最直接的“对标教材”,业务赋能的第一步,就是自我超越。
第二横:平视同行,寻找最佳实践
同行业常常是对标的主体,但是容易走形。比如,眼睛只向上看,其实top的成功你真不一定能复制。眼睛也要适当向下看,因为你既要对标宏观,也要对标微观,处处皆是榜样。咱们要做的,是平视那些与自己实力相当,或是稍高一筹的同行。他们的创新点、效率提升秘诀,往往更加接地气,更容易被咱们吸收转化。记住,对标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寻找适合自己的那把钥匙。
第三横:跨界学习,激发创新灵感
跨行业对标,需要管理者的智慧,也需要管理者的格局。跨行业对标,关键是要有的放矢,当然也要在合适的时间,无心插柳。功夫在诗外,当然落脚点也在诗内。它要求咱们跳出舒适区,去看看那些看似不相关的领域是怎么玩的。比如,互联网行业怎么提升用户体验,金融行业怎么控制风险,这些都能给我们的业务赋能带来全新的启发。跨界对标,关键在于找到那些能够触动我们业务赋能的点,然后创造性地应用到自己的领域里,实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是“三横”,按相关性排列的三个环。
接下来,说说“三纵”。这就像是给对标之路装上了导航系统,让咱们走得更准、更远。
中间层,现在。上一层,过去。下一层,未来。
中间层:立足当下,优化现状
这一层嘛,大家都懂,就是针对当前业务现状,进行精细化的对标分析。看看咱们的流程是不是还有优化空间,服务是不是还能更贴心,产品是不是还能更贴近用户需求。别小看这些日常的小改进,它们可是业务赋能的基石,积少成多,量变引起质变。
上一层:回望过去,以史为鉴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过去的对标,需要的是行业史和企业史的研究能力,但更重要的是研究意愿。以史为鉴不是句空话,而是无数人交学费得来的血泪教训,但是还是很多人不以为然,令人可惜。要想在未来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就得学会从过去汲取经验教训。研究行业史、企业史,不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找到那些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及那些让企业跌倒的坑。通过复盘,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位置,避免重蹈覆辙,同时也能从成功案例中提炼出可复制的经验。
下一层:展望未来,引领变革
未来的对标,可不是简单的预测趋势那么简单。它要求咱们具备全球视野,了解相同或相似产业在不同国家地区的发展状况,客观认识相同或相似产业赛道在不同国家地区的“时光差距”。同时,要从历史的规律性汲取智慧,不断推演技术和商业双螺旋带来的历史推动力。只有这样,咱们才能在变革的浪潮中站稳脚跟,甚至引领潮流。
对标管理不是一次性的运动,而是持续的管理动作。伟大的企业,无不在挑战现状,挑战可能性。正如奔驰的那句广告语,best or nothing。
其实,更好比最好,更值得我们期待。
更多业务赋能案例,详见安秋明老师畅销书《赋能三板斧: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培训》,安秋明老师是原阿里巴巴及蚂蚁集团资深专家,支付宝大学执行校长,淘宝大学核心负责人,并负责淘宝、天猫及支付宝生态的千万量级的企业客户的数字化赋能工作。原美的集团美的大学校长,原好未来领导力学院常务副院长,兼具互联网、制造业、服务业的背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