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5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传来喜讯: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凤堰梯田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此次公布的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中,我国共有4处古代水利工程入选,分别是安徽徽州堨坝-婺源石堨 、新疆吐鲁番坎儿井、重庆秀山巨丰堰和安康汉阴“凤堰梯田”。
世界灌溉遗产上新,中国+4
结合公开资料,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等并称为世界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主持评选的遗产保护项目,评选始于2014年。
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评选的世界遗产不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着眼于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对文明的影响。
宁夏引黄古灌区
其评选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在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习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换句话说,能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项目,或曾是灌溉农业发展的里程碑或转折点,为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减少贫困作出了贡献;或者在工程设计、建设技术、工程规模、引水量、灌溉面积等方面领先于其时代;独特且具有具有文化传统或文明的烙印。
制图©新华社
此次共同入选的还有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徽州堨坝—婺源石堨(联合申报)、重庆秀山巨丰堰等3个灌溉工程。
中国是灌溉文明古国,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截至目前,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已达38项。
农耕文化活化石:凤堰古梯田
汉阴凤堰古梯田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漩涡镇,分布在汉江之北、凤凰山南麓海拔约500-600米的区域,总面积达5.2万余亩,距今逾1800年。
这里北依秦岭,紧邻中国南北分界线,是秦巴山区考古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梯田,是陕南农耕文化的活化石,有“天上云梯” “大地浮雕”之称。
凤堰古梯田 图/央视新闻
根据自然地形、河流走向、灌溉水源分布情况,分成堰坪梯田堰坪茨沟区、东河梯田东河区、凤江梯田黄龙中银区三个灌区,集“山、水、田、屋、寨、村、庙、农”为一体,融“浑厚、雅致、奇趣、清新、壮美”于一身。
在此之前,凤堰古梯田被评为“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
清代时,大批来自湖南、广东等地的移民迁居于此,带来了南方的作物。高海拔、多湿润的自然条件让种子在此“安家”,改变了当地以种植玉米、土豆为主的耕作习惯。其后劳动人民利用地形优势,建设出翻山越岭的渠系、结构精妙的涵闸、设计巧妙的堰堤,经过长时间发展,最终形成了如今凤堰梯田的庞大规模。
汉阴凤堰古梯田 图/网络
数据显示,在凤堰古梯田地域内有20余个古民居群落、20余处古寨堡以及多处古庙宇、古堰渠、古塘坝,其中堰、渠等水利灌溉工程有许多至今仍在使用,是当之无愧的活化石。
整个灌排系统由蓄水、引分、分水、排水系统组成,通过水库、塘坝、支渠、毛渠自上而下自流灌溉。多条山溪水为梯田灌溉提供水源,水流长年不断,借助设堰开沟挖渠、开凿分水口等微地形的营造控制径流,进行水量分配和流量调节。
凤堰古梯田 图/网络
可以说,以汉阴凤堰梯田为代表的古代灌溉工程体系,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引水灌溉、农业耕作技术的演变,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
陕西已诞生多个重要水利工程
陕西是水利文明的策源地。目前,陕西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4处。此前,陕西泾阳郑国渠、汉中三堰、龙首渠引洛古灌区3处古代水利工程,先后于2016年、2017年及2020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郑国渠是关中地区最早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与都江堰、灵渠、它山堰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它于公元前246年由韩国水利专家郑国主持兴建,历时十年完工,当代实测渠线长约126公里。
郑国渠景区
郑国渠西起泾阳仲山西麓谷口抬高水位,拦截泾水入渠,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渠水沿北山南麓自西向东伸展,流经今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等县,最后注入洛河。
工程巧妙之处在于,沿途将冶水、清水、浊水、石川水等收入渠中,以加大水量,在关中平原北部,泾、洛、渭之间构成密如蛛网的灌溉系统。
修建完成后,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农业迅速发达起来,高旱缺雨的关中平原由此得到灌溉,成为“天府之国”,使秦国从经济上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准备。其工程之浩大、设计之合理、技术之先进、实效之显著,在世界古代水利史上是少有的。
郑国渠流经范围示意 图/网络
地处陕南的汉中三堰建于西汉初年,是古代汉中灌溉农田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包括山河堰、五门堰和杨填堰。自创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经过历朝历代修缮保护,至今仍在发挥着灌溉、防洪、抗旱、旅游等综合效益。
龙首渠引洛古灌区 图/网络
而龙首渠开凿于西汉时期。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刘彻采取临晋郡守庄熊罴建议,在洛河下游澄城县老状跌瀑处开渠引水,征发士卒万余人,历时十余载,建成了洛河流域时间最早、难度最大的自流灌溉工程。由于施工中挖出了“龙骨”(恐龙化石),故名龙首渠。
民国时期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在龙首渠的基础上修建了“关中八惠”之一洛惠渠,将历代不同方式的引洛灌溉重新整合,续建扩灌。至今仍灌溉着渭南市澄城、蒲城、大荔三县74.3万亩农田,惠及人口69万,发挥着生态、经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