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的需求是所有心理问题的驱动力,是心理健康的基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表明,一个人在满足基本的吃穿住行后,就会追求安全感,体验到安全感,就会有稳稳的幸福感,所以我们穷其一生都在追求安全感,这是人性的本能。
我们看似在追求金钱,实际是追求金钱带来的安全感,我们看似在追求爱情,实质是在追求爱情带来的安全感,我们看似在追逐名利,其实质是追求名利带来的安全感。但问题是当我们都拥有了这些,还是感到不安全,而不断索取,在自己的身上层层加码,堆满无数的欲望,无数名利,来抵御外界的不安全。这样做的结果是疲惫不堪,疲于应对,陷入无休止的恶性循环。就相当于稻田有个孔漏水,你用稀泥来堵外面的孔,你发现,当水再次冲出缺口时,你需要用更多的稀泥来堵,如此反复,但永远解决不了问题。而毛泽东思想告诉我们,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还原事物的真相,堵孔的出水,需要找到漏水的源头,从里面堵孔。一针见血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处在焦虑型人格特质的状态下,头脑给你塑造不安全的假象,不断地投射未来不可控的场景,而你在头脑的引导下试图去证明这种场景的真实性,因为你的头脑总是将意识投射在感觉不安全的地方,头脑总是想牢牢抓住某些东西,让你形成依赖而欲罢不能。
处在强迫型人格特质的状态下,头脑给你塑造万分之一的可能发生的事情,但你会来回证明其真实性,然而头脑不断地欺骗你,你不断的证明,在泛化思维的裹挟下,头脑夸大事物本来的面目。不断灾难化事物的走向,一个不断洗手总是觉得洗不干净的人,因为觉得细菌会导致自己生病,一个不断确定水龙头是否关好的人,他甚至可以联想到水没关好导致的灾难性结果。
这来自于自身核心力量的缺乏,所以对头脑依赖太多,一个长久拥有安全感的人不是依赖其他的东西,而是唤醒本自具足的自己。王阳明说: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你只有将你投射在外界的意识慢慢拉回来,放在自己的身上,在当下有意识投入行动,达到知行合一的状态,当你达到知行合一的状态,才能够真正体会什么是安全感。你苦苦追寻的安全感不在外面,而在内心。不可能在过去,更不可能在未来,而在每一个当下,在当下有意识的行动中。这是意识行为疗法的核心,其核心就是行动。
当我们吃饭,我们有意识地吃饭,感受吃饭给你的味觉愉快体验,而不是在吃饭过程中,头脑充斥着不安的未来,孩子的不听话,工作的艰辛。当我们睡觉,就安安心心地睡觉,而不是焦虑未完成的课题,还不完的房贷,焦虑失眠。在意识行为疗法中提到实事求是的原则,拨开现象看本质。当我们焦虑未来某些事情的时候,事实上并没有改变事物的属性和走向。反而加重自身的精神负担。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们需要做的事是把思维和注意力,从虚幻的头脑中拉回现实世界中,在当下投入自己的能量。该吃饭就好好吃饭,该睡觉就好好睡觉。一个会爱自己的人,才会爱别人,一个活在当下的人,才会有未来。
当下的有意识行动,是解决不安全感的良药。当你在情感中受到伤害,你无法从这段感情中得到安全感,当你在原生家庭中,遭受不被爱和不被重视的童年,你不可能回到过去在原生家庭中寻找安全感,问题是头脑却紧紧抓住不放。
在疑病恐惧中,一点点的不舒服在泛化思维裹挟下,泛化成绝症。在焦虑状态下,害怕未来没有发生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在强迫状态下,总是试图去扼杀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在这种不安全感的驱使下,把事情本来面目绝对化,夸大化,甚至妖魔化。
而基于这种心理防御机制下,我们把自己裹得越来越紧,一个在感情中受伤的人不敢投入另一段感情,一个创业失败的人不敢再次创业,一个被欺骗的人不再相信任何人。看似做得滴水不漏,但生命能量就在慢慢地枯竭。
未来是不确定性的,一个智慧的人一定与不确定性共舞,如果总是去防范那些还未发生的事情,我们的生命将会暗淡无光,能量开始流失,变得麻木不仁,形如槁木。
在追求绝对安全感的路上,有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有这样一个母亲,把孩子死死地困在一个她认为的安全的家里,不让孩子做冒险的事情,交友和工作都在不安全的范围,因为交友意味着被欺骗,工作意味着被压榨和剥削,意味着伤害身体,可以想象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长大是怎样的境况,20岁的年龄看上去面如死灰,两眼无神,虚弱无力,走几步路气喘吁吁,整个人处于无意识的境界,如行尸走肉。
安全感不是你拥有了什么才感到安全,而是不管何时何地,在风雨飘摇的世界,你都能找到安全的落脚点,然后展开就地搜索的能力。
安全感是你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接受了孤独的凄美,而不需要依靠,不需要拥抱。依然感到平静和安稳。
生命本是一场体验,体验了痛苦,才会体验幸福,体验了忙碌,才会体验闲时,体验了悲伤,才会体验快乐,体验了绝望,才会体验希望。人生酸甜苦辣,都是一种经历。生老病死都是一场体验,有了繁忙的包围,才有轻松的快感,有了疾病的煎熬,才有痊愈的喜悦,有了忧愁缠绕,才有忘却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