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一词,
最早出现在《楚辞·离骚》的“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但在之前是两种动物。
【犹】《尔雅》:“犹如麂,善登木”。
——长得像麂(鹿科动物),擅长爬树。《水经注》:“山多犹猢,似猴而短足好游崖树,一腾百步,或三百丈,顺往倒返,乘空若飞”。
——跟猴子区别不大。
《史记·吕后纪》索隐:“犹,猿类也。夘鼻长尾,性多疑”。
综上:犹是一种脸长得像麂、猴子或猿一样的灵长类动物,活泼好动,生性多疑。
一旦发现敌情,会迅速爬到树上躲藏,并在安全后下来东张西望,再慌张地爬上树,如此反复,没有一点主意,毫不果断。
【豫】《说文解字》:“豫,象之大者也”。
——指大象。
大象非常聪明且谨慎。
碰到新鲜事物时也常小心翼翼。
《道德经》:“豫兮,若冬涉川”。
——豫这种古象行动就像在冬天涉过河流一样小心翼翼,犹豫不决。
【犹+豫】就有了今天的优柔寡断、迟疑不决、没有主见的意思。